万言书批朱元璋

2019-02-28 04:12程万军
特别文摘 2019年5期
关键词:臣民解缙群臣

洪武二十一年即公元1388年,“三甲进士”解缙正式进入仕途,被授职翰林庶吉士。这是个预备干部,没有实际职权,相当于皇帝的备用秘书。但解缙这个备用秘书不一般,一进翰林院就得到太祖恩宠,不久升为翰林学士,正五品官员,相当于皇帝正式秘书。

二人不仅对诗,而且还经常一起吃饭。一日,在皇家餐厅包间——大庖西室,二人又喝上了,可能喝得有点高,朱元璋也不分君臣礼仪了,拍着解缙的肩膀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咱俩这关系,名为君臣,实际上就是爷俩,亲父子一样,你有什么话,尽管对我说,别有顾虑、藏着掖着的。

洪武二十一年的一个夜晚,受到“准父皇”鼓励的解缙激动得睡不着觉,他看到了成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国师智囊的希望,下决心必须干点什么。于是连夜创作,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大庖西封事》,一蹴而就,写好报告后装入一个黑色袋子,贴上两道封条,密奏皇帝。

应该说,这封万言书,内容敏感,笔锋犀利。主要针对朱元璋严刑酷法、滥杀功臣提出了尖锐批判。解缙说,一个国家的法律朝令夕改就会让臣民生疑,刑罚太多反让臣民视为儿戏,咱大明建国20多年,几乎每天法律都在变,没有一天不治罪人。我听说皇帝你一旦雷霆震怒,对恶人斩草除根绝不留情,但却没有听说这些年,你奖励过谁,给哪个地方广泽皇恩。解缙最后劝诱朱元璋,说古代圣明之君,都是开明慎刑,广开言路,不过度用刑,你却滥施酷刑,闭塞言路,这是暴君的做法。

朱元璋看了万言书,没有表态,而是让下发群臣。群臣看得心惊肉跳,以为大祸降临。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言论方面对臣民控制得非常严,决不放开。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这次放言无忌的解大才子却没有事。

群臣传阅完毕,朝堂之上,朱元璋给了七字评语:“有才”“年少而语夸”。解缙是个好同志大才子,只是年轻气盛,语言有点冲。这就基本肯定了万言书,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好文章。

暴虐的皇帝不仅没有怪罪,反倒大加褒扬。这是为什么?据我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解缙的立意、中心思想“正”。虽然解缙指出了朱元璋的种种弊端,但最后他把板子却打在了群臣身上。万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家都埋怨皇帝杀人,但皇帝你也有自己的苦衷,苦于身边没有忠臣,那些被杀的臣子大多是对不起皇帝你呀。

解缙这样写,与其说是讨巧,不如说是没有看透皇帝,对朱元璋还抱有尧舜之君的幻想。所以,这就让朱元璋很受用。

第二个原因,是朱元璋的政治需要,装相“贤明之君”。朱元璋为了重拾天下人心,必须做“求贤若渴”状。

总之,皇帝的意外宽容,令解缙携处女作一举成名,使他正式成为大明政坛的一颗新星。这一年,解缙刚满20岁。

(摘自“程万军新浪博客”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臣民解缙群臣
神童解缙
神童解缙
朝见皇帝,为何要“山呼万岁”
朝见皇帝,为何要“山呼万岁”
解缙化险
从“臣民”到“国民”:清末民初袁世凯的身份认同
“利维坦”中臣民自由的实现
解缙化险
——旧诗新作
绝缨宴
从“臣民”到“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