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上海实践

2019-03-01 07:24
中国勘察设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建筑业国际化上海

图1 上海陆家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为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及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要求,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有关领导作出了“推动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上海要先试先行”的重要指示。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结合上海实际,建立推进工作组织架构,明确工作职责,开展调研走访,梳理总结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开展上海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比研究,编制《关于开展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的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以优势领域先行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主要做法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通过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和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是实现我国建筑业由“粗放型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型、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使中国加快迈进世界工程建设强国行列的重要支撑。按照上海市委关于“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谋划好聚焦发力的重点”的指示精神,结合上海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新要求,上海市住建委组织开展了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筑法规、标准体系和实施监督体系的研究学习,选择建筑安全、建筑结构、建筑环境、建筑运营管理、住宅设计、绿色建筑、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BIM、海绵城市等重点领域,与国外先进标准进行对标,认真分析与国际一流标准之间的差异与差距,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全面调查,研究对策。为全面了解上海工程建设企业“走出去”的现状,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开展调研工作,梳理出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工程管理体制不同、标准体系差异和标准国际化人才缺乏等几个方面,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补齐短板”的破局思路:一是着力推动建筑业改革和转型发展,实行工程总承包和建筑师负责制,与国际工程惯例接轨;二是着力优化现行标准体系,开展重要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提升标准的国际一致性;三是着力培养人才,加快培养和引进精通外语、懂技术、懂标准的标准国际化人才。

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按照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系统推进国际化工作的原则,我们会同有关管理、科研单位和大型建筑企业成立了工作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的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企业主导、政府推动,统筹谋划、重点突破,立足上海、着眼长远”的工作思路,明确“到2020年,优势领域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接轨;到2030年,跻身标准国际化强国行列”的奋斗目标,确定了优化标准管理机制、提高标准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合作、搭建标准国际化服务平台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发挥优势,协同推进。为充分发挥上海市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尽快打造标准国际化示范企业,我们赴中建三局、中交三航局、上海建工集团、华建集团等单位深入调研,了解推进标准国际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挥企业在各自技术领域优势,实现合作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一是引导并推动在沪工程建设企业成立上海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联盟,建立定期的联席会制度,通过分享经验、剖析案例、总结教训、协同推进,确保标准国际化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二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建设标准信息平台,与国际标准化组织信息互联互通,实现标准信息资源的公开、共享;三是积极引导上海工程建设领域重点科技企业、咨询企业、社团组织和研究机构,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技术实力的标准国际化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标准战略咨询、国际化工作指导和专项人才培训等服务。

图2 借力国际友好城市,加大国际城市间标准互认互通

图3 国际标准化上海协作平台工作会议

图4 标准联通“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

政府引导,企业先行。为有序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我们会同市科委、市商务委、市教委、市质监局、市人社局等有关部门,就加大标准化科研投入、加强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交流、搭建标准国际化信息平台及专业服务机构、资金支持及配套制度建设等关键问题,充分发挥各部门主体作用,分工协作,从政策、制度、人才、资金等多方面提供保障,强化政府对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同时,鼓励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对照国际先进标准,开展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的企业标准国际化体系,发挥企业标准的引领作用。

突出重点,强化示范。通过学习借鉴美国迪士尼、绿色建筑认证等标准全球推广成功经验,提出了优势领域先行、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的思路:一是聚焦超高层建筑、轨道交通、自动化港口、隧道工程、桥梁等优势领域,加快推进核心技术向标准成果转化,打造国际标准;二是加快编制超高层建筑、轨道交通、智慧码头等领域外文版标准,以标准“走出去”带动优势产业走出国门;三是优选上海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如上海中心、上海轨道交通、东海大桥、洋山港四期码头等,打造一批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化示范项目,在国际上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宣传推广;四是组织申报一批优秀海外标准化示范项目,打造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在海外成功应用的样板,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影响力。

成效和体会

凝聚了共识,提高了站位。通过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我们都认识到,必须凝聚各方力量,发挥上海的技术、人才、产业优势,循序渐进、分阶段推进,努力打造国家示范和窗口形象,形成上海经验、上海模式,支撑和引领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战略的整体推进,才能不辜负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重托,也才能有效推动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上海的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在各自领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必须进一步通过政策引导、有效激励、统筹推进,帮助企业提升标准国际化工作战略定位,增强全局意识,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水平,逐步掌控技术和产业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为全国建筑业发展作出贡献。

图5 上海建工修筑的柬埔寨国家6号公路施工现场

图6 上海洋山港全自动化码头

树立世界眼光,拓宽市场资源。上海一批建筑业的骨干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海外项目经验,也参与了部分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例如,上海建工在柬埔寨完成了近2000公里道路和200多座桥梁(其中六座特大桥梁),在柬埔寨路桥市场占有率已达50%以上,全部采用了中国标准。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集团在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编制,为企业产品走出国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推进标准国际化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树立世界眼光,通过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参与甚至主导国际标准编制,拓宽国际市场资源,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发展。

促进转型升级,支撑健康发展。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新的城市战略定位要求建筑业发挥更加积极的支撑作用。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引导和带动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上海正在加大推进建筑业向绿色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全面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建筑信息模型等现代产业技术,努力实现建筑市场规则国际化、分工专业化、监管信息化。在技术和标准上对标国际一流,努力赶超和引领,在营商环境和工程惯例上,着力与国际接轨,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沿“一带一路”扩大境外营业规模,努力打破固守一城一地的经营格局,提高经营的外向度,为推动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建筑业国际化上海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上海电力大学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动物“跨界”建筑业
上海之巅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