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写作

2019-03-02 07:43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琴行导语萝卜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观看微课,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和新闻写作在内容、结构、语言上的基本要求。

2.在课堂上根据微课所学知识撰写消息标题、导语,并通过现场采访获取消息写作的信息。

3.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读者选择不同的新闻角度和新闻语言。

4.培养学生用概括、准确、简洁、客观的语言传递新闻事实的能力。

5.通过课后的“写作”和“评议”,培养学生根据“评议细则”逐条评价和整体修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前自学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消息写作。大家回家的时候已经通过手机扫描老师给的这个二维码,自学了有关“新闻文体和新闻写作”的一些基本知识,

师:我要求大家把重点知识整理成思维导图,大家做的思维导图让我惊喜不断。大家看,有十几张是做得特别好的,重點突出,层次分明,还知道用不同的颜色来分类,有几张还花了很多小心思。你看这张,在导图里画了个蝴蝶和小花朵,瞬间感觉芳香扑鼻啊!接下来,咱们根据这张导图来进行一番知识的回顾吧!我们知道了新闻可以分成广义的新闻和狭义的新闻,而我们的“消息”便是狭义的新闻;我们知道了新闻的五大特点,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简洁性;知道了新闻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需要具有读者意识;还知道子一些写标题、导语和主体的基本方法。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今天课堂的学习。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四个学习活动把课前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让课堂成为大家交流、展示和提高的平台。来吧,让我们动起来!

二、组织课内学习活动

1.补标题。

师: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学习活动——补标题。《学习任务单》里有一则关于“琴行事件”的新闻,但老师拿掉了标题,让大家给它补上。

师:看似很简单的一项任务,但是,要做好不容易啊!下面我们重点来看老师从大家的讲义里挑出来的五个标题,它们很有代表性。我们来给这些标题做一下诊断,看看它们分别存在哪些问题。

(屏显)

1.“星空”去哪儿了

2.鄞州星空琴行倒闭了

3.星空琴行为何突然关门

4.所有星空琴行突然关门,会员预交费用都打水漂

5.星空琴行在全国有多家分店,而所有门店一夜之间全部关门

生:“‘星空去哪儿了”不好,感觉不知道在讲什么,还以为是天上的星空不见了呢!

师:说得很对,这个“星空”到底是头顶的星空还是梵高的名画《星空》呢?不明确,不足以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新闻标题必须具有什么特点?

生:概括性。(板书:概括)

生:第二条“倒闭”这个词用得不够准确,这琴行不一定是倒闭了,也许过两天又开门了呢!

师:是啊,太不准确了。(板书:准确)那应该换成哪个词呢?

生:关门。

生:“所有星空琴行突然关门,会员预交费用都打水漂”这一条太绝对化了,因为从下文来看,并没有说会员的费用已经打水漂了。

师:是啊,有没有打水漂还是一个未知数呢!说得这么绝对,是想吓唬人呢?这个标题违背了新闻标题的什么原则?

生:真实性原则。(板书:真实)

生:“星空琴行在全国有多家分店,而所有门店一夜之间全部关门”这条标题太长了,不够简洁。

师:那你能改得简洁些吗?(板书:简洁)

生:“星空琴行一夜间全部关门”。

师:简洁多了。但是,新闻主体只讲了这个信息吗?还涉及到其他信息吗?

生:还讲了会员的费用问题。

师:那有说到为何关门吗?

生:没有。

师:那哪个标题显然和新闻内容不符合了?

生:“星空琴行为何突然关门”。

师:是啊,读者看到这个标题,以为下文肯定会讲关门的原因了,但仔细一读发现,新闻稿根本没有讲关门原因,这可是对读者极不负责的,读者会说你是什么?

生:标题党。

师:对啊,“标题党”可要不得的。

师:现在大家知道这条标题该怎么拟了吗?

生:“星空琴行突然关门,会员费用该何去何从。

师:你拟得真不错,和我们班唯一一个拟对标题的同学所拟的一模一样。

(屏显)

星空琴行突然关门,会员学费何去何从?

生(笑):老师,他就是李卓然。

师:原来如此,老师必须表扬你,你还采用了主题和副题的形式,和原标题几乎一样。大家想看原标题是怎么拟的吗?

师:你看,也是问句哦。为什么采用问句形式?

生:引起读者兴趣。

师:是的,好的标题能吸引读者往下看。(板书:吸引力)看来,PPT上的那一条标题,其实只需稍微改一个标点就符合拟标题的所有要求了。

生:最后加个问号。

师:是啊,加个问号,一切都解决了。

2.拟导语。

师:标题有了,新闻的角度其实就确定了。接下去是写新闻的哪一部分了。

生:导语。

师:关于导语写作,我在微课里做过一个超形象的比喻,就是卖盒饭的人,定会把最贵最好吃的放在最上面。写导语也一样,一定要张扬,把最重要最新鲜最有价值的写在最前面。千万别写那种“内有鸡腿式”的导语。大家课前已经做了《任务单》中的“拟导语”练习了。我们要求就这则材料来为《科技日报》和咱徐州的《都市晨报》各拟一段导语。

(屏显)

近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古稀之年的研究员许兆祥历经十几年艰辛的专项研究发现,萝卜中含有一种抑制肿瘤的活性物质,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其名为干扰素诱生剂。实验证明,此物质对人的离体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等癌细胞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常见蔬菜特别是资源丰富而又廉价的萝卜中发现干扰素诱生剂,在世界还未见报道。许兆祥认为,萝卜的防癌保健功能在实验室內已有了充分证据,目前应该在肿瘤高发区,特别是胃癌、食道癌高发区大力提倡每日生吃细嚼100根左右的萝卜。

师:结果,有两个同学,他们给两份报纸拟的标题一模一样,那么大家觉得这两份报纸的导语会是一模一样的吗?

生:不会。两张报纸看的人不一样。《科技日报》是跟科技有关的人,所以,导语写作要跟科技有关。(都市晨报)的读者大多数是普通市民,所以,导语写作得贴近老百姓的需要。

师:说得真好,看的人不一样,那就是读者群不一样喽!《科技日报》的读者是科技工作者或科技爱好者,而《都市晨报》可能大家家里都有订阅,是吗?它是咱老百姓的报纸。那好,老师再呈现两条同学们写的导语,先请大家猜猜这两条导语分别是为哪家报纸写的,理由是什么?

(屏显)

1.有研究员发現,萝卜中含有抑制肿瘤的名为干扰素诱生剂的活性物质,其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癌症难题或将有新进展。

2.就在近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许兆祥发现资源豐富又廉价的萝卜能抑制肿瘤。这真是太好了!那些患有癌症的人,赶快去吃萝卜吧!

生:第一条应该是《科技刚辽》的,因为它的用词比较具有科技性,比如“干扰素诱生剂”;第二条语言很口语化,应该是《都市晨报》的。

师:哦,语体色彩不同。很有道理吧?确实,这两位同学的导语分别是为《科技日报)和<都市晨报》拟的。但是,你们觉得这两条导语够完美了吗?还存在哪些问题?咱们以小组形式用两三分钟时间,给它们进行一番紧急会诊。(小组讨论)我看大家讨论得非常激烈,也参与了几个小组的讨论,发现意见都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生:我们组觉得《科技日报》中得出现“5W”,比如时间、地点、人物都必须要有。

师:哦,“5W”竟然丢了,这可不行。

生:我们组觉得《都市晨报》中可以不要研究员的单位、姓名这些信息。因为老百姓对这些信息不会感兴趣的。

生:那不一定,有了这些信息,这则新闻就更有权威性了。

师:两种不同意见出现了。大家赞同哪一种?

生:我觉得在《都市晨报》里可以改为“研究员研究发现”,具体什么单位什么姓名,对老百姓来说不是关键性的,也可以放在主体部分。

师:这是一个好办法。大家赞同吗?

生:赞同。

师:看来,导语中要不要保留“5W”中的所有要素,还得看具体情况。那老百姓不关心这个信息,他们关心什么呢?

生:第二个导语语言太啰嗦了,可以更简洁些。

师:对,简洁!你觉得可以去掉哪些文字呢?(板书:简洁)

生:比如,“这真是太好了”可以去掉,“资源丰富又廉价”也可以去掉。

师:是啊,导语是寸土寸金之地,必须要简洁。

生:我觉得“这真是太好了”必须去掉,因为这个是作者的主观评价。微课里说了。消息的语言要力求客观。

师:哎呀,这也给你发现了,了不起。(板书:客观)确实,消息里面不能有表示记者主观隋绪和观点的语言出现,要尽可能客观地进行报道。

生:第二个导语语言不够准确,他说“那些患有癌症的人赶快去吃萝卜吧”,但事实上,萝卜是起防癌作用的,并不是冶疗癌症的。

师:你看得很仔细,确实,这个表述不准确。(板书:准确)还有其他发现吗?(生沉默)刚才我说,老百姓不关心研究员的单位身份和姓名,那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呢?

生:萝卜能防癌。

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信启也是他们关心的吗?想想看。

生:怎么吃。

师:对啦,红烧还是清炖?生吃还是煮熟了吃?得吃多少?要是每天要生吃五公斤,那还是得癌得了。现在,大家知道,你们自己写的导语有哪些问题了吗?知道该怎么修改了吗?咱们班也有两位同学写得不错的。大家看一看。

(屏显)

1.《科技日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员许兆祥近日发现萝卜中有一种抑制肿瘤的活性物质。

《都市晨报》:近日,经科学研究发现,萝卜中有防癌物质,专家大力支持每日生吃细嚼100克左右的萝卜。

2.《科技日报》:近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员许兆祥发现,萝卜中有一种抑制肿瘤的活性物质。

《都市晨报》:近日,有研究者发现萝卜中有防癌物质,专家大力支持每日生吃萝卜100根左右。

师:这两位同学写得导语还不错,而且很相似,我想这肯定是英雄所见略同,是吧?哪两位同学写的?(两个男生举手)你们写得挺好的,不容易啊,但追求无止境,我们还可以再润色一下。

(屏显)

《科技日报》:萝卜中竟含有抑制肿瘤的干扰素诱生剂,这是近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研究员许兆祥的研究发现。这一发现在世界还未见报道。

《都市晨报》:萝卜能防癌,这是最近的科学研究发现。服法:生吃细嚼;服量:每天2两。

师: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两条信息(“萝卜中竟含有抑制肿瘤的干扰素诱生剂”和“萝卜能防癌”)放在最前面吗?

生:这两条信息最重要了。

师:说得真好。那加上最后一句“这一发现在世界还未见报道”的目的何在?

生:说明这个发现很有价值。

师:对啦。“世界未见报道”意味着这一发现的价值所在。这就叫什么?(生沉默)哈哈,不知道了吧?这叫“衬托”呀,微课里讲到过的。(板书:衬托)从这个“拟导语”的学习活动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写新闻,得充分考虑到谁的需求?

生:读者。

师:是啊,读者就是上帝!不同的报纸,它的读者群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咱们徐州当地有两份报纸:一份《彭城晚报》,一份《都市晨报》。

(屏显两份报纸及其办报宗旨)

(彭城晚报)办报宗旨:追踪时尚潮流,有思想深度,贴近生活,可读性强;《都市晨报》办报宗旨: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紧追热点、服务百姓。

师:现在,请你根据他们的办报宗旨,推测一下,这两份报纸的读者群会有何差异?

生:《彭城晚报》读者群可能偏年轻,偏时尚。《都市晨报》的读者群则可能是普通老百姓。

师:老师突然在这两份报纸的两条头版信息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家看两张报纸头版头条发表的新闻,一张是《现在人都想住什么样的房子?》,另一张是《2017春季房博会明日启幕》,发现了什么奥妙呢?

生:(现在人都想住什么样的房子?)是追踪潮流,题材有一定的思想深度;《2017春季房博会明日启幕》则纯粹是提供信息,服务百姓。

师:是啊,都跟“房子”有关,但关注点却不一样,不同的关注点正好吻合了两张报纸的“办报宗旨”。同学们,这就告诉我们,作为记者,在新闻采写中,什么意识非常重要?

生:读者意识。

师:是的,读者意识,尤其是在实用类文章的写作中!其实,文学作品的创作也需要拥有读者意识。(板书:读者意识)

3.写消息。

师:接下去,我们要进行消息的整体写作环节了。我们知道消息的整体结构呈现出什么形状?

生:倒金字塔。

师:(板书画“倒金字塔”)倒金字塔结构也是“读者意识”的体现,是为了让读者能快速便捷地汲取新闻的中心信息。我们还知道了主体要围绕“导语”来写,但又不能重复“导语”内容,那就需要我们具有“大十字思维”。通过“大十字思维”寻找环境材料和时间材料。(板书画“大十字思维”)看来,知识的掌握对大家来说不成问题,那接下来就出发吧,我们要奔赴新闻现场。现场在哪里呢?同学们,此时此地,就是我们的新闻现场。现在,你们的身份就是记者,你们的任务就是报道徐老师上课这件事。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必要的资料。

(屏显)

执教课题:《消息写作》

执教时间:2017年11月23日

执教者: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老师

执教班级:徐州市第十三中学819班

教学理念:翻转课堂(课前学,课中练)

课外学习任务:扫二维码看微课——补标题——拟导语

课堂学习活动:补标题——拟导语——写消息——当编辑

执教背景: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课政优秀课例展示

师:事就是这么一件事,这有什么值得报道的呢?我们看看,谁有当记者的潜质,谁的思维最快,能最快找到这个事件中新鲜的重要的新闻价值,从而确定新闻报道的角度。我们说,新闻是抢出来的,现在,我们要开抢了。

生:“执教背景”值得报道。

生:“扫二维码看微课”挺有意思的。

生:“翻转课堂”也挺新鲜的,以前没有见过。

师:哦,看来大家都有当记者的潜质啊!这么多新闻角度,到底选择哪一个比较好呢?由谁来定?

生:记者。

师:是吗?哦,还有同学说主编。他们有这么大的权力吗?

生:读者。

师:到底谁定?

生:读者。

师:这就对了。读者就是上帝啊!那现在,我们假设这则新闻是提供给《徐州第十三中学学生报》,读者群是学生,大家会选择哪个新闻角度进行报道?

生(齐):扫二维码看微课。

师:好,那就定下“扫二维码看微课”这一新闻角度。现在,围绕这个角度写新闻报道的话,你还需要一些资料或信息,怎么办?

生:采访。

师:对呀,我们就在新闻现场啊,当然得采访。大家在做《学习任务单》的时候,可能老师没有说清楚,结果大家把采访任务也完成了。但我发现,大家的采访对象好特别,竟然还有科比、姚明等,真的吗?假采访可不行,那写出来的会是假新闻,这是很要命的。今天,我们现场有这么多人,绝对不需要假采访了。现在,请大家根据你们的需要,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好采访方案:向谁提问?提什么问?要注意采访问题要有针对性,语言要简洁明了。

(屏显<新闻采访组稿单>,生讨论)

师:差不多了吧?每个组只有一个提问机会哦。采访提问要快,记录也要快,没有人会等你或为你重复的,而且记录时要对被采访者负责,不能随意篡改。

生:老师,我们想采访您。

师:欢迎。

生:您是怎么想到采用“扫二维码看微课”的方式来让我们学习的?

师:好问题。我当时有四个考虑:①新闻写作教学涉及到的内容多,课堂时间不够,只能通过微课向课外要时间;②我想改变学习方式,采用“课前学,课中练”的翻转课堂模式;③想让大家的学习变得更便捷自由;④互联网+背景下教学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这样回答可以吗?

生:可以,谢谢老师。

三、作業布置

师:同学们,时间有限,我们的采访只能进行到这里了。现在,大家已经拥有关于这则新闻事件的很多一手资料了。此刻,大家一定跃跃欲试,想抢发一则完整的消息了。但很遗憾,课堂只有四十分钟,我只能把这个“写”的任务放到课后了。其实,课后除了“写消息”的任务之外,还有一个“当编辑”的任务。

师:好,下课!

翻转课堂,创意迭出 姚为洲

翻转课堂,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调整课堂内外的学习安排,课前学生在家里通过视频“上课”,而原先的“家庭作业”却拿到课堂上完成,即“课前学,课中练”。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徐赛儿老师在徐州第十三中学上的“消息写作”课,以其“翻转课堂”的创意和显著的教学效果,在“首届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课改优秀项目与课例展示活动”中,获得“创意奖、效果奖”。

创意一:在家手机扫码,观看视频微课,学习知识在课前

徐赛儿老师教学“消息写作”,预先录制了一堂《新闻文体特征和新闻写作》微课,转化为二维码,印在“学习任务单”上,让学生在家用手机“扫一扫”,观看视频微课,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微课上所学到的知识。

学生在家看视频课,不仅方便,而且可以自己掌控学习的节奏,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正如课堂采访中,一位学生采访另一位学生:‘你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吗?”受访学生回答:“我当然喜欢,扫二维码看微课让我的学习更加便捷自由,而且,看不懂或记不住的地方,我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这样,学生通过课前学习,然后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自主思考,互动交流,完成“作业”。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便可以更专注于有关项目的活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卓有成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创意二:安排合适任务,设置真实情境,合作探究显成效

在课堂上,徐赛儿老师借讲评学生课前完成的“思维导图”,简要地概括了新闻的特征和新闻写作的注意点,然后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补标题”“拟导语”这两项“任务”。

为完成这两项“任务”,徐老师精心选择了报纸上的几则消息作为训练材料。用于“补标题”的一则关于“星空琴行关门”的消息,来自徐老师家乡的《宁波晚报》;用于“拟导语”的一则关于“发现萝卜的防癌保健功能”的材料,来自《科技日报》和学生身边的《徐州日报》;用于探讨消息写作中“读者意识”的两则关于“售房购房”的消息,来自徐州的《彭城晚报》和《都市晨报》。这些材料贴近生活,关注民生,为消息写作的学习设置了真实的“情境”。

“任务”安排适当,“情境”设置真实,教师引导得体,学生学习主动,合作愉快,探究积极,发言踊跃,课堂上生机勃勃,成效显著。

创意三:学做新闻记者,采访本课教学,课堂活动起高潮

课堂活动的高潮,形成于完成“写消息任务的第一个环节“新闻采访”。徐老师别出心裁地要求学生写一则消息,报道“徐老师上课”这件事。于是,课堂便成为一个产生新闻的“现场”,部分学生便做了一回“记者”。

徐老师提示,大家要写的这则消息是提供给《徐州第十三中学学生报》的,读者群是学生。经过讨论,大家确定,从“扫二维码看微课”这一角度进行报道。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采访方案。教师提醒学生“向谁提问?提什么问?采访问题要有针对性,语言要简洁明了”之后,一个小组首先采访徐老师,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十分愉快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创意四:完成消息写作,尝试编辑审稿,持续学习到课外

徐老师把学习任务中的“补标题”“拟导语”和“写消息”中的“采访”安排在课堂上完成,而把“写消息”中的“写”放在课外,固然与一节课40分钟“只能如此”有关,但更是徐老师的匠心所在。她有意识地将消息写作中最为重要的三个“作业”放在课内,用互动交流的方式得到真正的完成。這样,把一则消息写出来,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从课堂上学生倾情尽力参与的表现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写出一则符合要求的消息,报道这堂有创意的课,是毋庸置疑的。如此安排,也是徐老师对自己教学方式及其效果深怀自信的表现。

徐老师的“消息写作”课,还有一项“学习任务,——“当编辑”(由同桌审稿、改稿)——留在课后完成。这也是一种创意:提出一个可持续学习的问题,把学习延伸到与本课有密切联系的新场域。

徐赛儿老师的“消息写作”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一次与时俱进、富有创意、效果显著的教学实践。这一实践为“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猜你喜欢
琴行导语萝卜
导语
阳光
天下琴行
本期专栏导语
萝卜蹲
买萝卜
导语
琴行产业遭遇的九大冲击(下)
分期付款搞促销资金链断裂压垮小琴行
“产供学赏”四维一体 琴行连锁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