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音乐德育功能彰显的路径研究

2019-03-03 22:00杨明刚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9期
关键词:主客体陶冶原生态

□ 杨明刚 付 仿

为了创造寻根的“天人合一”的德育生态与文化环境,原生态音乐德育功能的彰显崇尚道法自然,以敬畏之心认识世界,以慈悲怜悯、和善纯良之心面对他人,以清净之道沉潜觉悟道德境界,以原生型音乐质料浸润道德生命个体,以“无为”实施德育,以“不言”教化他者,在人、社会与自然的均衡和谐发展的生态共同体中寻找与感受生命的本真与价值,笔者认为原生态音乐德育功能的彰显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一、道法自然,推行不言之教

原生态音乐德育功能发挥需要德育主客体顺应自然,致虚守静,充分发掘德育主客体自组织的内部系统功能,行不言之教,回归德育的生态场域。自然作为一个整体的开放与系统,其内平衡主要是靠生命与环境系统的耗散、超循环以及协同等来维系,德育主体与自然、社会系统之间是一个平衡——不平衡、有序——无序状态的相互转换与耗散的过程,通过协调、合作、互补,“一个非平衡的开放系统,不仅可以通过突变从无序走向有序,而且也可以通过突变从有序再进入混沌状态。”(邹甲申,邓浩:论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15.)。

在真实性、整体性与奠基性的原生态音乐德育的场域中,德性从个体的内心滋长,具有存在依附性与内倾性的特点,德育主客体通过回归自然的方式,挖掘德性于自然中的内在依附性,道法自然、回归自然,多样与多元的自然不至于遮蔽人的个性。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调动整体系统的内调节力量,是作为德育主体面的人在面对人、社会与自然的混沌体时应有的态度和方式。

针对当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说服式德育方式,德育的过程漠视对自组织系统功能的发挥,借外力干预强力灌输,其结果必然导致德育主体的自组织的调节功能的丧失,内生性的学习欲望亦消失殆尽。实施原生态音乐德育的主体需要秉持知止不殆、知足不辱、复归于朴的生活态度与方式来面对德育的内容,而且应该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贵柔守雌,挖掘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诚如Bergson 所言:“一个由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社会要求命令的秩序体系,和由代表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的人们向我们每一个人所作的一组呼吁。” (Bergson ,The Two Sources of Morality and Religion,p.68.)。

由此,我们可以从人、社会与自然的整体维度充分发掘其德育意蕴与内涵,倡导不言之教。其一,发掘榜样的力量,通过宣扬榜样的先进事迹来引导德育内生性的形成,如城步的盘歌、排歌和古言中就以岳飞、花木兰以及本民族信奉的神作为榜样;其二,积极挖掘内生性力量,在大自然中体悟真善美,致虚守静,仰望天空,通达宇宙与生命的意义,促成德育的自我生成。德育的有效性需要人的沉潜修炼、致虚守静、复归于朴,充分发掘德育主客体自组织的内部系统功能。

二、天人合一,重视聆听与交流

天人合一的原生态音乐的德育观认为,德育主客体是一种平等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亦是一种主客维度消弭的非主体关系,强调主客体间的平等与自由,这种主客关系的融合有利于交流与互动,德性在平等的身体场域中,“大德”与“玄德”的标准得以澄明,教化内化于心,主体性在自由精神的彰显中得到释放,在“天人合一”与“身心合一”的包容宇宙万物的场域中,“天人合道”与“天人合德”的审美之境得以生成。

传统德育课堂将德育内容视为严肃的规训性内容,认为师生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服从者与聆听者,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必然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的逃离。

欲构建平等的原生态音乐场域中的德育师生关系,其一,要构建符合原生态音乐德育功能有效性发挥的环境,即以歌声为媒介,以天地为教室,宇宙万物为施教者,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言一行,一曲一词皆为为教材,这里只有组织者,没有灌输者;只需引导者,无需领导者。其二,教师需去聆听学生发自内心的、富有天性的、自然淳朴的、感性生动的原生态音乐彰显的道德见解。要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应成为主动的道德探寻者。

再者,师生应是充满对话与交流的互动,因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师生在“和而不同”的氛围里,相互启发,自由言说,从而使独立思想得以自由表达,创新思维得以缤纷绽放,精神视界得以多边融合。“在生态论视域下,课堂始终充满着未确定性和未完成性,蕴含着转变和创造的种种玄机。”(周庆元,黄耀红:走向课堂的生态和谐[J],高等教育研究,2008(3):76.)。“未确定性”和“种种玄机”正是激发学生德育创造力、好奇心与兴趣的内在动力。

由此可见,欲使道德教化内化于心,就需要使交互的师生融入到天地宇宙之间,到原生态音乐的环境之中,吸吮天地之精华,领略传统音乐文化之精要,虚其心,笃其行,切己体察,方可真正成为孔德之人。

三、环境陶冶,倡导自觉自悟

原生态音乐的德育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特质,它是一种原生意义上的本真传承,是自然对自由生命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浸淫,是非概念性、非功利性的人与自然的互动与交往,多样性与差异性的生命个体具有与自然交往的内在动力,“生命的千姿百态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扩大和加深了人们本来已有的与大自然的交往。”(雅斯贝尔斯:生命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1:116.)。

原生性的传统音乐文化在陶冶性情、修心养性以及德行建构之中,呈现出超越物质性界定的诗化的道德精神感化力量,陶冶是一种生活世界的教育,“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的,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雅斯贝尔斯:生命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1:103.)。作为真实、可感、具体、感性及在场的德育方式,陶冶亦是一种现实的伦理的生活表征,是远离抽象“道德律令”的人性化感动与创生性本真精神的生成,面对创造性的、能动的、能生长的德育对象,在“天然给定性”中世界接近,直面事物的本身。“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陶冶则意味着,在铸造和展开人的这一天然给定性过程中,通过人自身的活动、意识和他特有世界的形式与一般的形式接近。”(雅斯贝尔斯:生命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1:104.)。

德育实践中亦需要主客体具备生命关怀理念,当践行德育成为生命自觉,德育内涵必然会在德育对象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震撼,德育主体自然成为杜维明先生所言的“为人楷模的德育导师”,“在儒家传统中最崇高的理想人格是圣王。在这个理想背后的信念是人必须自我修身,以成为一个为人楷模的道德导师”。(杜维明:一阳来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144.)。马克思也认为“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性”,“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96.)。这就说明,德育的主体首先是自由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德育的对象应该是“自由自觉”的人。

在原生态音乐的德育过程中欲充分利用环境陶冶的功能,发挥德育主客体自觉自悟的能动性,弥补传统德育在此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 第一,倡导学生深入自然与生活世界,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间地头,在原生态的音乐环境中感受伦理道德精神,因为陶冶就是现实的德育知识,“陶冶活动本身就是已获得教养的表述和继续教育的途径” (雅斯贝尔斯:生命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1:103-104.)。第二,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将优秀的原生态音乐文化融入其中,赋校园环境以魅;第三,营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构建人性化的考核内容体系,体现真善美的道德追求,确立知识、信仰与行动合一的目标;第四,引导德育主体重视生命自觉与自悟,沉潜、冥想、彻悟德育的文本理论,从生命意义的本真和灵魂、心灵的敞亮的高度将德育的内容融入生命主体,并化于天地之间,践行于切实将“觉”与“悟”作为德育过程的重要一环;最后,将包括原生态音乐文化融入德育范畴,充分利用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找到文化自信,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自觉与自悟达成文化自觉,通过本民族的文化张力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进而彰显生命意义,因为“接地气”的文化积淀更加容易吸引、催生生命自觉与自悟的呈现。

四、审美世界:激发原生性审美体验

马克思认为审美是人与自然的对象性活动,人具有审美的需求,用艺术的方式和用经济的方式掌握世界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只是由于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总之,那些能成为人的感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6.)。审美活动是德育主客体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异于道德说教的生命本真的审美呈现,是作为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特殊的展现。同时,审美主客体是交互的双向生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存在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大自然的美以“道”的形式呈现,而“道”具有无形性,主体依附性和内倾性的特点,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李耳:老子[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2.)。自然美依附于主体的审美感受,内生于主体的生命顿悟,只可默会,不可言传,浑浑噩噩,不即不离,若即若离,需绕开语言的表述,作自然之子,身临其境,因为“从语言过渡到生活的整个问题,只存在于哲学幻想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28.)。需用心参悟,通过深刻体验直达宇宙与生命之道,体验神奇的非理性的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提高审美意识与修为,在混沌境界中整体的感悟自然无形的美。

尽管如此,但是,现如今的我国大学德育基本是停留在教师的道德说教与照本宣科的书本教材当中,殊不知枯燥乏味的说教会使生的心灵逃离德育的本真,主客体的灵肉交往才能产生精神的提升与灵魂的陶冶,既不主动亲近大自然,还忽视自然之美的交互作用。

针对此种情况,首先,在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认同并践行德育教材的构成元素就是一场“旅行’的观点。笔者认为费孝通老先生于1990 年的80 华诞的聚会上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社会和谐观点,对解决目前的德育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一,各美其美,就是要认识到自然美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与独具个性的五彩缤纷的自然界交互可以给德育的主客体带来创造性的体验,皮亚特认为:“知识在本源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体和各个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初便是纠缠得不可分——中发生的。”(常俊玲:原生态艺术传承与儿童审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09.)。德育的有效性就是在这种“纠缠得不可分”的“天人合一”的整体的混沌状态中得到提升的。其二,美人之美,尊重各个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大自然是以“游戏”方式存在的,“游戏”不是一种实体性的活动或某种对象物,而是艺术作品中那种具有吸引游戏者(艺术创作和欣赏者) 的魅力并使游戏者“卷入”到游戏中的东西。([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 [M].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37.) 因此,给德育主客体以充分的自由,心怀淳朴本真的游戏精神,释放主体的精神动能,毫无保留的怀抱大自然。

综上所述,原生态德育应在无为的混沌状态之中,在真实自然不矫揉造作的行动中,在看似闲散闲暇的交往中,秉持尊重多样性、差异性、主体性的原生态德育理念,远离说教,重视人的欲望喜好,顺应人的本性,释放人的生命。利用主体心灵的存在依附性、内倾性与内生性功能,使原生态德育意蕴内化于心,充分调动德育对象的自组织的内部系统功能。心怀敬畏与谦卑,知天命,顺天理,天人合一,天人合德,坚持“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张永祥:国语译注[M],上海三联书店,2014:413.) 的原则,参赞化育,构建广延性、无限性与自主性的德育课堂,以新的原生态视角着力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主客体陶冶原生态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作文呼唤“原生态”
原生态静宁苹果
浅析“物我本相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管见
从“涵养美感,陶冶德行”到“立德树人”——听王安国教授谈“音乐教育的‘原点’问题”有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陶冶教育初探
小学语文陶冶性教学探究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