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课程改革下指导学生选课的策略

2019-03-03 14:09高弋雅
求知导刊 2019年45期
关键词:指导新课程改革策略

摘 要:2014年9月4日,《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预示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新课改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做了明确的说明,即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成绩由全国统考中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的成绩和学业水平考核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三个科目的成绩。学生选课是否适当,将决定着其在高考中的成绩。文章结合笔者对新课改的认识,探讨一下学生选课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学生;选课;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5-0023-02

引 言

新课程改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考试选择,进一步促进了高考的公平。但是,如果学生选课不当,不仅增加其在高考中失利的概率,而且影响其在大学中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就业。为了保证学生选课的合理性,在高考中能够考取理想的大学,在以后有更好的发展,教师应当做好新课改内容的研究工作,明确新课程改革下不同的选课组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一、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解读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在录取模式上实行“两依据、一参考”。这里的“两依据”主要是指学生的三门统考成绩和三门选考成绩,然后再参考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等方面。其二,考试科目上,不再区分文理科,其中语、数、外三门作为统考科目,满分保持不变,仍为150分;三门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相应的分数。其三,针对英语科目,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考试,将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其四,在考试时间上,统考科目仍在每年6月进行,而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进行。

选考科目从六科中选择三科,会产生多达20种组合。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组合,确保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不仅是学生及家长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改革下学生选课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下,为保证学生选课的合理性,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爱好,以及不同选课组合适合就读的专业,做好深入的研究,为学生提供合理化建议。尤其应注重遵守以下原则。

其一,兴趣导向原则。如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较为优良,没有明显的偏科,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其喜欢的大学以及专业,选择感兴趣的选考科目组合。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1]。其二,成绩导向原则。如部分学生偏科严重,教师应结合选考科目中各科的成绩,首先选择等级为A或者B的科目,或者将拉分的科目排除在外,然后再让学生考虑自己的兴趣来确定最终的组合。其三,潜力导向原则。部分学生选择选考科目较为困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进步较大的科目,在考试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缩短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提高被录取的概率。

三、新课程改革下学生选课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为保证每位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顺利地被理想的大学录取,教师在指导学生上课时应注重运用以下策略。

1.分析大学录取条件

新课改允许高校指定选考科目中的必考科目。如高校指定其中一科或两科为必考科目,学生只有选取了其指定的科目,且成绩达到其录取要求,才会被该所高校录取;如高校指定在两科或三科中选考其中一科的,学生只要选考其中一科就能报考;针对不做要求的高校,可从六科中任选三科。综上可知,在新课改下,高校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选考科目。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时,教师应充分了解高校的录取要求,一方面,通过与高校招生部门沟通,或上网收集不同大学在本地招生条件的资料,为指导学生选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学生选课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另一方面,做好对于学生平时测试成绩的分析,根据学生平时的测试成绩,对学生的综合考试成绩进行评估。如学生确定考某个大学且考取的把握较大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析不同专业的招生条件,选择这所大学指定的必考科目后,再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选考科目。

2.研究科目的竞争力

选考科目的20种组合,在大学录取中的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别。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考取理想大学,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课时应注重研究不同科目组合的竞争力。一方面,如果新课程改革在当地刚开始实施,应注重收集试点地区各个大学对不同选考科目组合的录取情况,作为学生选课的重要参考。如果新课程改革不是刚开始实施,应注重统计往年各个大学对不同参考科目组合的录取数据,进行理性、客观地分析。另一方面,结合对不同选考科目组合的研究结果,为学生明确指出不宜选取的科目组合,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组合,此类组合可报的专业较多,选取的学生较多,竞争较为激烈。另外,部分高中配备的物理、化学教师的水平比较高,高水平的学生较多,如果这三科的成绩不是特别优秀,建议学生避开。部分学生认为,“地理+生物+政治”组合比较容易学习,选择意向较高。但是,该组合与大学的课程衔接较为困难,原因在于高校的很多理工科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而文科专业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显然,该组合在大学学习中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尽管该组合各科学习难度不大,但仍不建议随意选取。

3.分析大学可报专业

当前,高考和填报志愿大致分为医疗卫生类、理工科类、文科类,下设70个门类,1115个专业。部分专业较为特殊,对学生的选考科目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时,教师应注重分析不同选考科目可报考的大学专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权衡利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组合[2]。一方面,教师为学生收集不同选考科目可以报考对应专业的相关资料,制作成专门的手册,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研究,避免盲目地进行选课。例如,物理科目可以报考的专业有自动化、机械制造、航天类、工程力学等。另一方面,教师注重收集不同选考科目所能报考的专业比例,通过数据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哪些选考组合最受欢迎、哪些选考组合较为冷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课。例如,“物理+化学+历史”组合可报考专业比例为99.9%,“物理+化学+地理”组合可报考专业比例为99.4%,“化学+生物+历史”可报考专业比例为88.7%。报考最受欢迎的组合时,需要考虑竞争是否激烈的问题;报考冷门组合时,需要考虑将来的就业问题。

结    语

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高考的变革,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顺利进入理想高校,教师应当做好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让学生早做准备。一方面,为学生解读新课改下相关文件内容,使学生充分地了解高考变化。另一方面,认真分析与研究学生选课的相关原则与策略,保证学生选课时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在高考中的分数。

[参考文献]

方尚旭,刘庆国,乔晓午,等.新高考模式下影响学生选课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26):65-67.

胡文端,李艳.山西省选课走班试点运行状况及对策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4):23-25.

作者简介:高弋雅(1988.12—),女,广西防城港人,曾荣获防城港市各类校内外活动比赛优秀指导奖,2018年防城港市中小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指导新课程改革策略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