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武陵山片区脱贫对策研究

2019-03-05 09:17徐志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

徐志花

(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重庆 40810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针对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理论的发展与升华,对我国农村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方针,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只有农村在这五个方面都有了发展,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和农民生活的“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得到改善。这样“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对于长期脱不掉贫困帽子的武陵山片区,意义尤其重大。

武陵山片区位于湘鄂渝黔四个省份的交界地带,并且被武陵山系围绕,是我国特别贫困的民族地区。自2011年国家将武陵山片区划定为6个重点扶贫区域起,国家对武陵山片区脱贫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该片区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显著,科教文卫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武陵山片区地理环境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方式落后,该地区至今仍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因灾返贫的现象常见、区域性贫困和分散性贫困并存、贫困区域分布集中等。乡村振兴战略为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使农村发展在当今经济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在全社会掀起一股建设农村、发展农村的热潮。武陵山片区应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契机,脱掉贫困的帽子。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地区经济发展建设的硬件条件,在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中起着火车头的作用,能够提高武陵山片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武陵山片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公共交通密度小、等级低;通讯网络设备覆盖率小、普及率低;生活垃圾处理设备规模小、效率低;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差等方面。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限制了武陵山片区的发展,使得武陵山片区脱贫缺乏硬件支持。

加快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提高公路等级和公路抗灾能力;其次,完善农业水利系统,修建农田灌溉系统和防排洪系统;再次,发展生物能源利用系统,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农村系统丰富的生物能源,为日常生活提供清洁高效能源;最后,建立科学完备的基础设施管理机制,确保基础设施的可持续使用。

二、发展特色农业体系

特色农业体系即有特色、规模化的农业体系,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农村脱贫的重要途径。武陵山片区处于亚热带地区,辖区内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具备发展特色农业体系的条件。但是由于投资资金缺乏、农业技术落后、传统观念落后,武陵山片区目前农业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不均衡,配套设施缺乏,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未形成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要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发展起完整的特色农业体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完备的水利、交通和通信设施,为农业发展夯实基础。第二,有组织地发动村民力量,建立农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和龙头企业形成稳定购销关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第三,科技兴农。加大农业技术扶持,引导村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鼓励农业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用于农业生产,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第四,建设通畅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农产品流通企业;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途径的发展,加大对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农超对接”,形成迅速高效的农产品配送流程。第五,扶持特色农业品牌发展,建设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系统。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包装标准化;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方法加大对本地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

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发展,是扶贫的重要手段。由于教育投入欠缺、师资力量薄弱,武陵山片区的教育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龄儿童失学率居高不下,教育质量和水平落后,严重影响武陵山片区的人口素质,成为制约武陵山片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发展武陵山片区教育事业,促进人口素质和技能发展,提高武陵山片区脱贫的动力和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寻找多种渠道,发动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力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争取经费支持;对学校硬件设施进行改善,确保每所学校都有符合教学条件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操场和宿舍。第二,推动教育资源均衡流动,对教学水平低、师资力量缺乏的薄弱学校和薄弱地区倾注更多资源;保障农村教师的待遇,加大对农村教师的专项补贴,保证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第三,提高师资水平。为在职教师提供多种进修学习计划,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优质条件吸引学历高、水平高的人才进入教育系统,尤其是争取六所部属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到片区内任教。第四,以当地产业结构为依据发展职业教育。

四、注重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是一项惠及百姓,流芳后人的工作。武陵山片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我国生态分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片区内共有4个国家地质公园、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个国家森林公园。且武陵山片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对长江流域的水土涵养和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武陵山片区地形以山脉丘陵为主,自然灾害频发,加之过去不科学的开发方式,导致该区域内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给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武陵山片区在开发脱贫的过程中,生态保护应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形成脱贫和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目标。

首先,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理念。认识到生态资源是武陵山片区最有价值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保护生态资源就是在为经济发展储备力量。片区内各级政府要以“生态立区”,以生态保护为发展的前提,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劣势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等低碳产业。其次,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对于因生态保护需要退耕还林的耕地,需要搬迁的民居给予优厚的补偿条件,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保障搬迁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再次,以一系列工程为推手实现生态保护。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江河污染、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在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区进行保护工程;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等;在人口聚居的地方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生态能源再利用工程。

五、落实和推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方式。武陵山片区是精准扶贫政策的试点之一,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能准确识别贫困户,对贫困户的贫困程度界定不准确,对贫困区域的划定不精准等方面。为了更好地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为精准扶贫提供制度保障。建立政府、企业和慈善机构共同发力精准扶贫的制度,搭建完备的扶贫信息平台。第二,完善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对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进行第三方评价,确保贫困人口的识别和精准扶贫能够公平公正的开展。第三,改变过去面向大众的产业扶持政策,依据地区和人口贫困程度以及当地产业特色对脱贫产业实行差异化的扶持。

总之,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工作应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重大契机,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业体系,加强生态保护,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区域内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效的脱贫路线,真正脱掉贫困的帽子。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武陵山歌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