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互联网+”翻转课堂实践与探索
——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

2019-03-05 09:17翁向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师范学院国际化师生

翁向华

(广西师范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一、研究背景与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中生英语基础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各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大学新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相应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强。大学英语一直以来较长的学时安排渐渐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许多重点高校已经减少大学英语课程的学时到两个学期,每学期12周的课时。至此,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进入到“后大学英语时代”。束定芳教授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培养相应的国际化人才。

笔者作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被区教育厅选派为2016年度广西优秀教师出国留学人员,到美国肯塔基州墨海德州立大学进行一年期的访学交流,师从该校传播交流与语言学院博士、教授Ann Marilyn.Andaloro。在导师的指导和合作下,对墨海德州立大学的传播交流与语言学院、外语学院、英语学院的教学和科研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对肯塔基州立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语言类课程进行了考察,通过观察研究发现,美国大学在教学手段上广泛运用互联网、多媒体工具和各种个人数字无线终端设备,在教学模式上多采用由美国教师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首创的“翻转课堂”进行教学,效果良好。笔者访学结束回国后,在广西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将教学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并利用“互联网+”手段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国际化“互联网+”教学的可行性调查

(一)“互联网+”教学可行性调查

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2015年向全国人大提出“互联网+”战略。他指出,“互联网+”战略是指结合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在新领域创造新的生态。“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这样的融合同样适用于大学英语学时压缩背景下的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互联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和无处不在的学习技术支持。笔者首先对在广西师范学院实施“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笔者主讲课程的广西师范学院2016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5个大学英语教学班,其中男生178人,女生138人,共316人,分别来自空中乘务、中文、化学、资源与环境、心理学、城市规划和学前教育、教育学等八个专业。调查工具采用调查问卷和抽样访谈。调查问题包括是否会上网、上网地点、上网方式、在线时长、在线时段、上网内容、上网与英语学习的联系度、个人对网络学习英语的态度和期待、个人无线终端使用工具、使用系统、个人交流平台等。收集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100%学生熟练上网浏览资料和学习娱乐;2.学生使用校园宽带、校园无线WiFi接入,通过个人电脑、手机、iPad等平板电脑、电子词典登录网络,其中100%的学生多数情况下使用手机,间或使用其他无线终端工具;3.上网地点56%宿舍,26%教室,18%图书馆或其他;4.每天上网时间,8小时以上53%,1小时以上100%;5.上网时段,每天19;00-23;00占83%;6.上网内容与英语学习相关度23%;7.97%的学生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对网络学习英语的指导;8.21%的学生使用苹果手机和系统,75%的同学使用安卓手机和系统;9.57%学生使用微信作为交流平台,41%使用QQ作为平台;2%使用其他。从统计结果分析,学生具备使用“互联网+”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条件,但上网内容与英语学习相关度不高,仍缺乏正确引导和有效指导。

(二)“国际化”教学的可行性调查

笔者在墨海德州立大学访学一年期间,对该大学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网络使用方式、美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建立了美国师生和中国师生沟通交流的渠道:

1、墨海德州立大学前身是肯塔基师范大学,与广西师范学院有共同的师范教育背景,学校愿意与中国高校师生建立网络交流渠道。

2、学校配备有专门负责国际学生语言教学的课程和教师。

3、学校将中国文化和汉语作为学分课程供学生选择,并配备华裔汉语教师。

4、学校提供资助学生前往中国交换学习的项目计划。

5、学校欢迎中国学生前来访学、留学。

三、实践步骤与效果

(一)国际化师生沟通交流平台选择:中国师生多使用QQ、微信和微博,美国师生多使用Facebook、苹果产品的imessage、Twitter、YouTube、Instagram 和校内师生电子邮箱及校内Blackboard系统。考虑到国际间的软件通用问题,选用苹果产品的imessage、加装vpn的Facebook和Instagram作为国际师生即时网络沟通的软件工具。

(二)将专业相关或相近的中美师生组建学习交流小组:美国的 international studies、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communications三个专业师生和中国的空中乘务、中文师生建立交流小组;geography与资源与环境专业建立交流小组;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和学前教育、教育学建立交流小组;psychology与心理学建立交流小组。基本上实现同小组专业相关或相同,便于讨论沟通专业问题。

(三)交流小组初步沟通的研究问题选择:为了开始小组内中美双方师生的初步接触和认识,先各自对对方文化中的感兴趣研究问题进行主题在线讨论。先通过在线选择投票率最高的问题,并在讨论前做好资料收集、统计、归纳和总结。师生在讨论前将话题的研究发现和观点通过音频和视频传到交流平台,以供组员学习和参考。外语学习、外语考试、专业学习、访学和留学途径、专业选择、步骤和成本、社会安全、环境保护、节日文化、景点旅游、审美标准、家庭宠物文化等话题是双方师生通过感兴趣率较高的问题,双方师生在小组内都对以上问题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进行了网络讨论学习。翻转课堂可以利用慕课、微课的形式完成。利用互联网+手段,将讲解环节放在课前和课外完成,将练习和互动放在课内进行,效果良好。

(四)国际化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辅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无论在精读还是听说课上,都涉及许多美国文化和语言的内容,中国师生在教学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向美国师生提出求助,能得到美国师生的解答帮助。

(五)交流小组深入沟通的专业问题:交流小组是以相近专业进行构建,故具备讨论和共同学习本专业问题的条件。中美师生对本专业的课程和专业知识在线上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对本专业的国际化认识,使学生具有更宽国际视野、通晓本专业国际规则。与美方学生对专业问题的沟通学习反过来也加强了中国学生对英语的实践和运用。

(六)实践效果。在中美双方高校的合作下,通过国际化“互联网+”翻转课堂的教学,广西师范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在以上的八个实验专业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动力增加,学习英语得到了美方师生即时的、有效的帮助,更愿意使用英语表达;学生得到了许多将英语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学生英语的口语和听力明显提高;参加各类英语竞赛的人数增加和获奖选手增加;英语学期课程考试成绩明显提高、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有所提高、中国学生中出现出国访学和留学意向。同时,墨海德州立大学师生通过国际化教学交流,更多的学生选择汉语和中国文化作为学分课程,与中国学生建立友好联系,产生参加中国交换学习项目计划的兴趣,并有到中国留学或工作的计划。国际化“互联网+”翻转课堂的运用在广西师范学院实验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师生的广泛满意和认可。

四、局限与展望

在中美高校合作下,采用国际化“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广西师范学院实验班大学英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的局限性:

(一)由于中美存在13个小时的时差,要将课程协调到同步上课比较困难,只能一方利用晚上上课的时间才能同步,这是无法改变的局限性。

(二)由于是跨国网络连接,在信号接收效果,交流沟通软件兼容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三)翻转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完成课堂谈论问题的知识输入,但在这个环节,学生的自觉性和完成度仍有待提高,教师仍需要在此环节加强对学生知识输入的监控。

(四)缺乏能让中美双方高校师生共同使用的国际化语言教材,教材中应该包含中美双方文化内容和特点,适合双方师生使用。

经过实验教学,获得了良好效果,并看到了局限性,争取今后弥补改进,培养精通外语、具有国际化视野、通晓国际化规则、在自己本专业领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各专业人才是新世纪大学英语的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师范学院国际化师生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聚焦港口国际化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洛阳师范学院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麻辣师生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