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与实践逻辑

2019-03-05 15:16
江西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工作者哲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充分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社会价值。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培根铸魂的作用,必须自觉做到“四个坚持”:在价值向度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在时间向度上,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善于聆听实践的声音;在人格向度上,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站在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上;在目标向度上,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满足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发挥主体能动性,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三有”学问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价值支撑。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1]在这次讲话中,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什么样的学问家”,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明确要求:希望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继他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重要论断之后,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社会意义的更为明晰的简练概括和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升。为人民“培根铸魂”,既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荣誉,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光荣任务,它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扎根中国大地治学,倾听人民的声音,把学问真正写进群众的心坎里。

一、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培根铸魂的战略地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改造世界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体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能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P98)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3](P311)可见,哲学社会科学是照亮人类前行的精神灯塔,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作用。他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4](P147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5](P796)1940年2月5日,他在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6](P269)后来,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其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5](P847-848)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地位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的论断:“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7](P495)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8](P26-2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9](P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到“培根铸魂”的战略高度。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10]在这次会议上,他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0]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1]从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大有作为”到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到“培根铸魂”的战略地位,充分显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深刻把握,也充分说明了他对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充分相信和高度认可。

二、系统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培根铸魂的四重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明确提出了“四个坚持”的要求,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四个坚持”从价值向度、时间向度、人格向度、目标向度等四个维度,指明了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

(一)在价值向度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承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勇于回答时代课题”的要求,“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为此,只有先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来回应和解答群众的思想认识方面的困惑,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治学的最直接的价值实现。

一方面,要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站稳政治立场必须解决的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解决我们为什么人研究学问的价值立场问题。做人民群众需要的学问家,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实现理论武装群众、改造社会的主要路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旗帜鲜明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5](P857)他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5](P86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10]毛泽东与鲁迅素未谋面,但他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文艺战士极为崇敬,称他为“民族魂”“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现代中国的圣人”,就是因为鲁迅先生用文学为人民“鼓与呼”。

另一方面,要坚持为民解疑释惑的工作目标。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澄清理论是非,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家,而不是念念有词的空谈家。真学问来源于实践经验的吸纳,其价值在于为群众解决思想困惑。延安整风运动后,毛泽东曾在党内多个场合提出“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深入群众,不尚空谈”“实事求是,力戒空谈”等口号。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反对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空谈家”,倡导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做人民需要的学问家,关键要在解疑释惑下功夫、收实效、求认同。首先,必须深入群众,理解群众所思所想。理论工作者要深入人民的火热生活,围绕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做好理论研究,调查研究要“身入心至”。其次,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群众的思想感情。“中国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两岸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这些表达,充满传统文化底蕴,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密切了党群关系,让人民群众产生亲近感。再次,努力做有“四力”的学问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个优秀的学问家,要迈开脚力,投身社会实践的“大舞台”;增强眼力,练就辨别是非的“火眼金睛”;增强脑力,把准意识形态的“方向盘”;增强笔力,写出妙笔生花的“大文章”。

(二)在时间向度上,“坚持与时代同步伐”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就在于聚焦时代问题,洞悉时代精神,凝聚时代共识,引领人民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0]我们认为,新时代是需要学问而且一定能够产生学问家的时代。

只有发思想先声的学问,才能引领时代风尚、推动时代前行。哲学在社会变革中具有先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开时代风气之先,根本原因就是它具有的反思性、批判性和革命性。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通俗读物,引导当时许多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毛泽东十分赞赏《大众哲学》,认为它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同样,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巨变是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发端的。1977年,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以共产党人的巨大勇气和知识分子的使命担当,勇立时代潮头,勇开思想先河,喊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时代强音,冲破了“两个凡是”思想禁锢,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做人民的学问家,要善于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在今天,就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让广大人民真正理解和热爱新时代,积极为推动新时代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创造美好生活中享受美好生活。生活本身已经非常复杂,要能够把握生活的真谛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由复杂的生活构成的时代就更为复杂和深奥,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依靠自己有限的生活体验所能把握得了的,而是需要系统掌握用来理解时代和社会的重要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看家本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自觉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武装,我们就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而不会被各种现象迷惑,被种种假象欺骗,迷失方向。

做发思想先声的学问家,要避免自卑与自负两种极端心态。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是一个令人振奋、充满希望的伟大时代,同时又由于处于国际环境的大变局中,决定了我们需要进行伟大革命和伟大斗争的时代。在新时代里,既不能为面临国际列强的围剿和国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所吓倒,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也不能沾沾自喜于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问题与困难的存在,形成盲目自负的夜郎自大心态。要避免走向自卑与自负这两种极端心态,我们就要树立以理性自觉为前提的理论自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批判精神,因为唯有在批判中才能创新和创造。批判并不意味着无视巨大成就,对现实的全盘否定,拖时代前进的后腿;我们要与新时代同步,在歌颂新时代的同时,批判不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丑恶现象,为时代发展扫清障碍。

(三)在人格向度上,“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是教育的中心环节,倡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立德树人的示范者、先行者,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他强调,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同人民福祉紧紧结合在一起,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1]。

为人民“培根铸魂”,既是理论工作者的一种莫大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它要求我们既要提升境界,又要开阔眼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化育他人的能力,促进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我们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从中得到一个启示:一个人的思想创造力与其人格魅力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升境界是开阔眼界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方向引领;开阔眼界又能为提升境界奠定科学知识的基础好实践能力。东北师范大学的郑德荣教授被称为“矢志不渝的‘红色理论家’”,他一生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用毕生的执着坚守和甘于奉献,将坚定信仰融入学术、将教书育人融入生活、将研究创新融入生命,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楷模。

新时代的学问家,要自觉追求德才兼备的崇高目标。其一,从哲学上讲,德才兼备体现了真理与人格的统一。提升境界和开阔眼界,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客观要求和表现。其二,从政治上讲,追求德才兼备才能保证根本方向正确。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标识的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又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合理的价值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的是具有强烈意识形态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引航,违背了它,就会走向邪路。其三,从职业道德上讲,德才兼备是人民对理论工作者的更高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本身就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社会使命,唯有正己方能正人,这是常识,不能自我降低道德标准;仅仅做到不失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道德高尚,因为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更高的道德评价标准和更高的道德期待,必须以自己的行动发挥社会榜样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1]这样才能做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真正贡献的学问家。

(四)在目标向度上,“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十九大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战略判断,同时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具有自主性和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推出更多学术精品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只有不断推出更多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有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不辜负新时代赋予的重任。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必须树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10]学术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也要有现实感和方向感。即便所谓纯学术研究,也不能在理论推导的层面兜圈子,而须跳出理论分析的局限伸展至实践层面,不能只是坐而论道和隔岸观火。既要在实践中发现、筛选理论问题,又要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国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致力于将中国的事情搞清楚、说明白。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深入实地去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立足于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把学问真正写进群众心坎里,写在祖国大地上。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必须牢固树立经得起历史、实践与人民检验的标准观念。推出学术精品,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习近平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还存在浮躁之风:少数学者追名逐利,有的甚至弄虚作假,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来不得丝毫心浮气躁,必须静下心来,在学术积累上下功夫,在守正创新上下功夫。“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既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为学之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静下心来多下苦功、多练真功,不断增强自己的学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才能拿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精品奉献人民。

三、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阐明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指明了“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做”这个重大实践问题。

首先,做“有信仰”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意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3](P38-39)

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邓小平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老祖宗,老祖宗不能丢。习近平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11](P323)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党的事业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12](P63)第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证明,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将一事无成。苏联共产党只有20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权;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丧失了政权。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戈尔巴乔夫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奉行意识形态多元化,搞乱了全党的思想。心中有信仰,脚下才能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10]这是新时代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要求,责任重大、时不我待、舍我其谁。

其次,做“有情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10]这里的“有情怀”,主要是指要有人民情怀、家国情怀。所谓人民情怀,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守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立场,潜心为民解疑释惑,努力把“学问写进人民的心坎里”。而家国情怀,指的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扎根。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想抵达高远的境界,必然离不开家与国的滋养。从历史到现实,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延续这一传统,饱含家国情怀来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宣传。

要做到“有情怀”,必须正确处理好国际视野和民族情结的辩证关系。“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14]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并不是一味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对其合理吸收和正确批判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4]。

最后,做“有担当”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四个前所未有”:实现中国梦的挑战前所未有,战胜西方和平演变的挑战前所未有,凝聚人们价值共识的难度前所未有,人民群众要求解疑释惑的需要也前所未有。做“有担当”的学问家,必须牢记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是非问题上敢于发声、在原则问题上勇于亮剑:在道德生活领域,引导群众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自私自利”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问题;在国际问题领域,引导群众正确看待我国崛起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中国用和平发展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与尊重。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当前,我们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理性看待中美贸易之争的本质,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携手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工作者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菱的哲学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