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肌力训练治疗创伤后膝关节粘连的疗效研究

2019-03-06 02:47周世恒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肌力膝关节关节

周世恒

对于骨折患者、膝关节周围创伤患者而言,若术后处理、护理不当,容易发生膝关节粘连情况。膝关节粘连是骨科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膝关节长时间固定、缺乏功能锻炼是膝关节粘连的主要原因[1]。发生膝关节粘连后,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有研究指出,影响膝关节粘连的因素除术前病情、手术方法以外,早期康复计划也是影响膝关节粘连的原因之一。基于此,为了研究强化肌力训练治疗创伤后膝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创伤后膝关节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创伤后膝关节粘连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25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18~6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5±4.2)岁;患者的创伤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25°~75°,平均活动范围为(50.5±10.5)°;患者的病程为15~60 d,平均病程为(35.8±5.1)d;骨折类型为交叉韧带完全断裂11例,股骨髁上骨折10例,其他骨折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20~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1±4.3)岁;患者的创伤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25°~80°,平均活动范围为(50.0±10.9)°;患者的病程为15~60 d,平均病程为(35.7±5.2)d;骨折类型为交叉韧带完全断裂10例,股骨髁上骨折8例,其他骨折7例,无重复病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被确诊为骨折,且术后均出现膝关节粘连情况,经检查未发现有严重血液疾病、精神疾病、语言表达障碍患者。本研究经过我我院伦理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松动术、中药外敷等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肌力训练治疗。强化肌力训练治疗内容为:首先,医生与护士对患者的患肢肌力进行评估,倘若患者的肌力评估结果低于3级,则指导患者进行多角度等长训练。选取患者的无痛区域,间隔距离为20°,由护士固定患者的患膝。固定后,指导患者收缩腓肠肌群、股四头肌等,收缩15 s后进行放松,之后再次收缩,10次为一组[2-3]。一般情况下,指导患者每日训练3组,若患者出现不适感可适当调整训练量。倘若肌力评价结果在3级以上,可选择等张训练等方法[4]。等张训练时,取屈膝、端坐位,护士对患者小腿远端施压,结合患者的病情训练,每日训练3组左右,每组间隔2分钟,训练时间为4周。等速训练结分别按60度每秒、90度每秒、120度每秒连续屈伸膝关节,10次为一组,每组间隔5分钟,每日3组,共训练4周[5-6]。

1.3 评价标准

患者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根据两组患者的疼痛、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屈曲畸形、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分[7]。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患者在治疗后关节活动度大于60°,且肿胀、活动受限情况大幅改善,疼痛感消失或显著减轻视为显效;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在30°~60°,局部肿胀、疼痛现象改善视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小于30°,肿胀无明显变化,仍具有疼痛感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与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SS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HSS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HSS评分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膝关节粘连是术后并发症之一,若不及及时干预、治疗,可能会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创伤后膝盖的早期软组织会出现出血情况,进而引发炎症,在大量纤维蛋白渗出的情况下,这些物质会在膝关节沉淀,最终导致膝关节粘连。

有研究指出[8-10],开放性手术或物理治疗对创伤后膝关节粘连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能损害患者的身体,治疗后再次发生粘连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指出采用肌力训练等方式治疗创伤后膝关节粘连。根据力学理论,关节损伤与关节源性肌肉抑制存在较大的关联。研究显示[11],若关节持续制动时间大于28日,关节周围会形成致密结缔组织,导致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对患者给予强化肌力训练,可以促进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有利于患者膝关节恢复。与此同时,强化肌力训练可以条件患者的膝关节内压,加快膝关节滑膜代谢,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表1 两组患者HSS评分结果比较(分, ±s)

表1 两组患者HSS评分结果比较(分, ±s)

研究组 34.03±6.27 85.13±4.71 32.581 < 0.05对照组 33.82±6.94 67.15±5.79 18.439 < 0.05 t值 0.112 12.045 - -P值 >0.05 <0.05 - -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HS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王宇[12]认为在中医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等速肌力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患者的恢复是十分有利的,这一结论与本文的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强化肌力训练治疗创伤后膝关节粘连可以提高患者膝关节的灵活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猜你喜欢
肌力膝关节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