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治疗

2019-03-06 02:47吴宝玉吴倩刘慧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特应克莫司性皮炎

吴宝玉 吴倩 刘慧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婴幼儿、儿童期及青少年期常见的皮肤变态反应性、免疫调节失衡类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呈慢性、反复性发作。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性过敏、免疫功能异常(Th1/Th2失衡)、慢性炎症等密切相关[1]。糖皮质激素外涂是本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但长期应用有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且停药后容易复发,临床使用受到限制。他克莫司是一种小分子免疫抑制剂,能够透过表皮屏障,与皮肤蛋白结合,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2]。本研究将我院就诊的AD患儿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单独用药与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皮损处瘙痒明显,无明显渗出、糜烂、结痂等,用SCORAD法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排除标准:患儿合并急慢性感染、严重系统性疾病、过敏体质、有免疫抑制剂使用禁忌;将所有符合研究标准的AD患儿(共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7±2.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4±0.5)年,根据SCORAD法评分,轻度18例、中度17例、重度8例;对照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7.1±2.7)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病程(2.5±0.6)年,SCORAD法评分示,轻度17例、中度18例、重度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皮损严重程度、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0.05%地奈德乳膏(生产厂家:重庆华邦制药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725,规格:0.05%×20 g),在皮损部位涂抹一薄层软膏,2次/d,连续外用2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0.03%他克莫司软膏(生产厂家: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113,规格:0.1% 10 g:10 mg)在皮损部位涂抹一薄层,2次/d,每次间隔时间在10~14 h,连续治疗2周[3]。两组均于2周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皮损及瘙痒完全消失,SCORAD评分减少超过95%,且停药后未复发;显效:皮损及瘙痒减轻,SCORAD评分减少61%~95%;有效:皮损及瘙痒有所减轻,S CORAD评分减少20%~60%;无效:皮损及瘙痒无改善,SCORAD评分减少不足20%[4]。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数×100%

1.4 观察指标

采用SCORAD评分[5]评估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包括皮疹积分、瘙痒积分、总积分三项,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观察治疗期间有无皮肤灼热感、刺痛、干燥、丘疹等不良反应发生。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采用(±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CORAD评分变化

治疗前,两组皮疹积分、瘙痒积分、SCORAD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积分、瘙痒积分、SCORAD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SCORAD评分变化(分, ±s)

注:*与#相比,P<0.05

观察组(n=43) 12.45±2.36 5.11±3.24 6.61±1.72 2.67±1.01 19.06±2.04 7.78±2.13*对照组(n=43) 12.28±2.69 7.83±4.02 6.39±1.85 3.54±1.23 18.67±2.27 11.37±2.63#t值 0.312 3.455 1.850 3.585 0.838 6.95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观察组皮肤灼热感、刺痛、干燥、丘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

3 讨论

儿童特应性皮炎是儿童常见的皮肤病,具有慢性、过敏性、反复发作性、免疫调节紊乱等特点。临床研究显示,本病存在Th1/Th2细胞亚群失衡,皮损处Th2细胞处于优势,其介导产生皮肤过敏性炎症反应,导致发病[6]。目前,本病的治疗多采用局部皮损用药治疗,特别对于儿童,原则上不使用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间断治疗是常用方法,本研究使用0.05%地奈德乳膏外涂治疗,其属于弱效激素,具有抗过敏、抗炎、抗渗出的功效,可获得短期疗效,但该药停药后患儿AD易复发,且长期使用可导致皮损处产生不良反应[7]。因此,对于AD患儿,需要优化临床治疗方案,以提升疗效,降低复发,减少不良反应。0.03%他克莫司软膏属于免疫调节剂,外涂于患处可发挥消炎止痒、调节免疫等作用[8]。其药理机制为可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阻断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调节皮损处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发挥调节免疫、抗炎止痒的功效[9-10]。研究表明,0.03%他克莫司软膏与0.05%地奈德乳膏联合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瘙痒症状,并能减轻局部刺痛反应,减少地奈德用量,利于长期使用[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4.42%(P<0.05);观察组皮疹积分、瘙痒积分、SCORAD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灼热感、刺痛、干燥、丘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表明,对于AD患儿,使用他克莫司联合地奈德进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儿童特应性皮炎使用他克莫司联合地奈德治疗效果良好,症状改善明显,能改善皮肤免疫功能,抑制病情复发,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特应克莫司性皮炎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他克莫司软膏的处方研究和制备
肾移植受者联合用药对他克莫司影响及其剂量调整策略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益生菌在防治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探究
地奈德乳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依巴斯汀三倍剂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