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对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的作用

2019-03-07 06:27莉,董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实习生科室发生率

刘 莉,董 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 402160)

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经常遇见的不良事件,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发生过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比例已达77.5%[1]。可见发生职业暴露在医疗行业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特别是低年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2-4],表明工作经验较少的医务人员更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实习生初入临床,极易因自身知识掌握不足、临床经验不丰富等,造成操作不当或防护意识不足,从而引发职业暴露事件[5-6]。发生职业暴露后,实习生不仅需要定期进行抽血检查或服药干预,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更有可能因此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实习生的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和培训,提高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意识,降低其职业暴露发生率尤为重要。常规带教模式下,带教教师经常自行发挥,无专门的组织机构及严格的监管,而简单的培训又不足以达到预期效果[7]。本研究引入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念[8],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再细化,加强督导,及时反馈,并采用一系列的目标管理手段,增强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学生98人为研究对象,其已完成大专两年在校学习任务。将实习生按照学号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两组年龄、学历、男女比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临分别,王祥向老道讨了个冥器留作纪念,双方各奔东西,既没有分赃不均,内讧火拼。也没有见财心起,大打出手。双方是好聚好散,分了手还是好朋友。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案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采用常规带教法,即由科室进行集中培训或带教教师进行临时指导,包括常规的科室介绍、科室相关知识讲解、注意事项(如操作中的医疗废物处理、洗手、职业暴露处理等)提醒。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

2014年3月18日,法官宣布ALDF等机构联合起诉迈阿密海洋馆违反濒危动物保护法不成立,洛丽塔重获自由的希望再次落空。

数据中心方面的进展首先就是其已经建立能够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数据共享体制,地方环评相关单位以及环评数据中心单位能够分别建立各自不同功能区的环评数据库,还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功能;其次是建立了标准的数据规范体系,此项体系的建立为以往存在的数据管理和数据集成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后数据中心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类集合成了一整套有规律性的和综合全面的数据资源库,为环评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2)确定目标。①领导小组分析医院近年来上报的职业暴露事件,结合国内外有关职业暴露发生率的研究结果[9-11],以及国家相关标准[12],将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总目标设置为2.0%。②实施小组根据科室实习生知识水平、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与其实际操作情况,制定目标并细化(重点知识掌握率大于90%、操作合格率大于90%)。③将科室目标细化为个人目标,要求实习生目标设定高于总目标的2.0%。

(3)全员培训。领导小组对实施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目标管理理念及目的、目标管理依据和标准、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与追踪方法及评价等。此外,邀请专业管理学讲师举办专题讲座。科室制订具体的实习生培训计划,罗列出实习生从入科到出科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等。

1.2.2 目标管理方法(1)成立管理领导及实施小组。领导小组由科室责任人(1名)及护士长助理(1名)组成,实施小组由7名科室临床带教教师组成。领导小组的职责为制定目标管理标准,制订实施方案,培训实施小组成员,加强过程监管,注重效果评价。实施小组成员的主要职责为对实习生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根据领导小组制订的方案,对实习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并反馈,落实管理目标。

1.2.3 评价标准 (1)统计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两组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次数/实习生总数。(2)自制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试卷对两组实习生进行测试,内容为本科室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相关知识点及注意事项,评分范围为0~100分,其中<85分为低认知度,85~95分为中等认知度,96~100分为认知度较高。

(4)督导反馈。实施小组对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重点知识掌握情况、实习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等,将追踪情况反馈至科室责任人,领导小组根据反馈情况进行小结,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完善实施方案。

常规实习生培训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管理松散;(2)培训结果随意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带教教师是否重视培训,注意事项多为带教教师在临床上遇到相应情况时顺便讲解,无统一规范及要求;(3)实习生培训重专科知识讲解、操作技能培训,而轻自我防护意识培养。本研究在实习生培训过程中引入目标管理,实验组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多项研究已证明目标管理具有提高实习生组织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的作用[13-15]。针对实习生初入临床,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操作不规范、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缺乏等情况,建立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制定适当的目标,并通过全员培训,让带教教师(实施小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同时根据实习生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目标和计划,调动带教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及时对每一轮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积极进行整改。在实施目标管理后,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至目标设定值(2.0%),可见目标管理能有效预防实习生职业暴露。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见表1)

2.2 两组试卷评分比较(见表2)

表1 两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试卷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能有效预防实习生职业暴露

1.2.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两对比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3.2 能提高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

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低是其职业暴露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16]。本研究采用自制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试卷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测试,由表2可知,对照组评分为(88.408±3.931)分,处于中度认知水平;实验组评分为(96.082±2.707)分,处于高度认知水平,优于国内调查中普遍存在的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低的情况[17-19]。这也进一步说明目标管理对提高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的作用。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这与同样重视效果评价的实习生培训工作一致,可将两者相结合,以过程控制为手段,有效提高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3.3 对目标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在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目标管理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带教教师要加强自我管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预期管理目标。目标管理的对象是实习生,其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较强,但临床经验、职业暴露防护意识不足,目标管理的重点在于细化实习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注重实习生知识掌握情况测试、纠正容易导致实习生职业暴露的错误操作等。另外,目标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不在于金钱鼓励,而在于通过达到自行设定的目标值所激发的责任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励工作人员以更高的热情去完成新的任务,达到新的目标。

在农村中学,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没有用,英语只是作为必考科目去学,因此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这是农村中学生听力薄弱的主观因素。

综上所述,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培训需要全体人员参与,以目标管理理念为指导,采用目标管理这一管理手段,有效降低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认知水平。目标管理不仅可应用于实习生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工作,还可推广至其他培训工作。

猜你喜欢
实习生科室发生率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