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青铜器之三:巧工铸器 浑然天成

2019-03-07 10:33牛道德
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绳索垫片青铜器

牛道德

大家去博物馆参观,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小的几厘米高,大的几米高。对于那种大尺寸的青铜器,尤其是中空的,你想过它是怎样制作的吗?

早期的青铜器,绝大多数是用陶范法铸成。如果模上的纹饰是凸出来的阳纹,那么范上的纹饰就是凹进去的阴纹。浇铸之前,每块范的边缘都有相对应的榫卯来定位组装。因为陶范的组装,青铜器难免会留下“范线”这种铸造痕迹。也有范线被工匠刻意打磨掉或在使用中被磨损掉的情况。为控制器壁的厚度,要在内外范之间垫上铜垫片。铸造后这些铜垫片会留在青铜器的器壁上。由于垫片摆放时要避开有纹饰和铭文的部位,故垫片多见于青铜器的底部和下腹部。而失蜡法铸器却无需垫片,如需固定则用隐藏的铜梗来代替垫片。

汉代后随着失蜡法日渐成熟,制作的器物很少有合范的范线。其后随着更易操作的翻砂法被广泛应用,块范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制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

中国的失蜡铸造技术起源于焚失法一些绳索类三维空间造型的附件,可能就是用麻、草之类纤维制成的绳索作母模,敷制外范后,燃烧或烘烤绳索成灰,可通过两环分范处吹出灰烬,然后两环处合范后,即可浇注成当中一段无范线而两环处有范线并有捆扎痕迹的、由焚失法铸成的构件。

《宣德鼎彝谱》载明代铸造大名鼎鼎的宣德炉时用的就是失蜡法。在用料呈册中物料主要4种:(1)黄蜡,540斤,呈册说“此蜡作鼎彝蜡模坯用”。(2)黄砂,6石,呈册说“此砂和黄蜡等,作鼎彝模坯用”。(3)大毛桱竹,300茎,呈册说“此竹作鼎彝模坯箍匝及杂用”。(4)琉球国安澜砂,160斤,“此砂作鼎彝点染、磨光模坯用”。

继范铸法和失蜡法后,古人又发明了更简单易行的翻砂法。翻砂法顾名思义:就是用模型翻制出砂模的铸造方法。而且由于翻砂法在铸造前需要剥离母模,因此其多用于铸造扁平化的器物,而应用翻砂法最多的就是钱币的鑄造。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载:“凡铸钱模以木四条为空匡,土炭末筛的极细,填实匡中,然后以母钱百文(用锡雕成)或字或背布置其上,又用一匡如前法填实合盖之。既合后,已成面背两匡,随手覆转,则母钱尽落后匡之上,又用一匡填实合上后匡,如是转覆……”

猜你喜欢
绳索垫片青铜器
绳索
不锈钢缠绕垫应用建议
解开干部身上的“绳索”
薄垫片悬挂式去应力渗碳淬火
一种耐高温氟硅橡胶垫片
一种高生产效益垫片零件级进模具设计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
梁带村里发现的微型青铜器
一种新型绳索钻具打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