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信息化新闻不妨“少”些技术含量

2019-03-08 03:08张雪涛
今传媒 2019年1期
关键词:可读性

张雪涛

摘要:税收信息化新闻报道,虽然写的是信息化,但不能囿于信息化。如果仅立足于介绍软件,稿件就很容易变成“说明书”,变得难读难懂。因此,写作税收信息化新闻时,不妨“少”些技术含量,将报道重心放在展现软件应用后发生后造成的影响和带来的变化上,这样不仅可充分展示新技术、措施应用成效,显示其应用必要性,增加报道分量,而且由于稿件中人物和故事的增加,还会使稿件变得生动有趣。

关键词:晦涩难懂;展现;抽象变具象;可读性

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KG1.5mm]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1-0056-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税务机关金税三期工程已完成部署,税务信息化建设正向更深层次挺进。经过多年实践,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税务机关提高征管效率、降低税企成本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税收工作中,全国各地区税务机关自行研发了许多功能强大的软件系统,这些软件系统应用后,提高了征管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广大税务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

报道全国各地税收信息化的建设成果和动态,介绍信息化应用先进省份税务机关的经验供其他地区学习参考,是税收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但是,目前很多地区税收信息化新闻稿件的写作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新闻稿件不是晦涩难懂,就是枯燥无味,使新闻报道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没有得到发挥。

二、税收信息化新闻写作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归纳起来,目前很多税收信息化新闻稿件的写作有以下几点“通病”:

(一)稿件写得像产品说明书

很多通讯员写作的税收信息化新闻稿件,仅将“火力”集中在介绍新软件和系统功能上,这使稿件读起来很像IT产品说明书,文章也因此枯燥乏味。

如某市税务局研发应用了文书审批影像系统,通讯员消息的主体内容是这样写的:[HTK]“该系统主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简洁实用。工作界面提供与审批业务对应的范本,方便税收管理员操作;二是适用面广。系统目前包含了5大类20个涉税审批流程及內部文书和工作任务流转,流转资料既可以是扫描影像,也可以是电子文档,适应不同办公环境;三是服务贴心[1]。系统与短信平台相结合,可自动向工作人员发送短信。”

还有一篇写某局岗位管理系统的稿件则是这样写的:[HTK]“岗位技能动态管理系统建立了人才数据库,运用360°人才指标模型,初始数据归零,采取加减记分法,全面记载税务人员成材轨迹,量化人才指数,形成能力指标体系,用数据指标综合评判职工岗位技能。同时,设置了能力K线,以曲线形式反映税务人员能力指标值……”

(二)过多使用技术语言

不少税收信息化新闻稿件中,过多使用技术化语言,使文章因此变得难读难懂。

比如一位通讯员在报道当地税务机关开发的信息共享系统时是这样写的:[HTK]“据介绍,信息共享系统主要是通过税务、工商双方各以一台现有的计算机作为前置机与服务器组成一个专有的网络进行数据的抽取、传递、分析和共享。同时,通过设置网络防火墙使三方系统实现安全隔离。”

再如某市税务局编写了“税收电子书”软件。利用该软件,税务人员进行税收分析工作时,可以快速查找到该局历史税收数据,关于电子书的研发通讯员在消息中是这样写的:[HTK]“收入核算部门有关人员,对CTAIS数据‘通用查询模块进行了研究,并自学了‘VFSQL语句,根据需要进行指标分类设置了查询公式,经过若干步骤的调用将查询数据结果导出,编写了‘税收电子书。”

[HJ1.9mm]

(三)信息化应用效果展现少

[JP2]不少新闻稿件对于信息化措施实施后的效果着墨不多,习惯“自说自画”地介绍,疏于展现新闻事实,不仅使新闻报道读起来枯燥,而且说服力也大打折扣。[JP]

如前文所举文书审批影像系统一例中,对其应用效果,通讯员是这样写的:[HTK]“经过试运行,该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提升了税收征管效率。税务干部摆脱了日常繁琐的审批档案整理、传递工作,加快了审批办理速度。二是提升了纳税服务水平。由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纳税人申请审批事项,纳税人办理业务不用多次跑,还优化了办税流程。”

三、增加税收信息化新闻信息量的措施

笔者认为,税收信息化虽然与信息技术有关,但相关新闻稿件也可以写得生动、具有一定新闻信息含量,并有很强的可读性。税收信息化相关新闻稿件的报道写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稿件写作应引入深度报道理念

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并与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事物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尽可能多地展现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以利于读者充分了解新闻事件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税收信息化新闻报道亦应如此。写作税收信息化新闻稿件时,作者不应仅着重于介绍信息化事件本身(软件系统或信息化措施),而应尽可能地通过各种写作手法将信息化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均在稿件中进行表述,这样写出来的稿件才会信息含量多,才能达到“闻者晓其事”的宣传报道目的。

此外,信息化新闻事件(软件、系统、措施)虽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部分,写作时需对其进行介绍,但笔者认为税收信息化新闻报道不是汇报材料,不应面面俱到。为使稿件通俗、易懂,税收信息化新闻稿件在写作时不妨“少”一些技术含量。在介绍有关软件系统和信息化措施时,作者应对其功能、内容完全“吃透”之后,再下笔,并在行文时尽可能用通俗、非技术化的语言择重点之处予以介绍和描述。这样,不仅可提高文章可读性,同时有助于读者了解事件的本质内容。

(二)效果展现是稿件写作的重心

对税收信息化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目的是展现各地税收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状态,介绍对信息化应用先进经验,以利其他地区学习参考。因此,笔者认为,效果展现应是信息化新闻稿件写作的重心。通过实地采访新闻事件有关人物、详细了解相关事实,随后集中笔墨展现信息化新闻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影响、带来的变化,可充分展示信息技术措施应用所带来的成效,显示其应用必要性,而且由于稿件中人物和故事的增多,还会使稿件变得生动有趣。

例如:某市高新区税务局应用了汇算清缴系统软件,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讯员在写作该稿时从系统中选择了“数据自动汇总”“疑点即时筛选”等三个较为突出的功能,结合应用实例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展现,对于“数据自动汇总”该稿是这样写的:

“汇算清缴系统可直接从综合征管系统中提取企业汇算清缴数据,自动汇总生成报表,使税务人员的审核效率成倍提高。已在所得税管理岗位工作8年的税务人员刘少东说,以前没有使用该系统时,汇总企业所得税清缴数据,他每天必须盯着电脑上的一大堆报表数据,逐行统计、审核,一天下来累得腰酸眼疼不说,审核速度还很慢,稍不注意就会出错。‘现在简单多了,只要输入纳税人识别号,点击软件上的汇总按钮,系统就可以自动汇总数据,别提多方便了。”刘少东高兴地说。

刘少东介绍说,“一份企业税源汇总表涉及786个数据,手工填报容易出错。过去审核填写这样一张表格需要1周左右时间。汇算清缴系统使用后,企业税源汇总表通过系统只需要5分钟就可以自动生成,不仅速度快,而且数据也很准确。”[2]

很显然,由于稿件中这段文字立足于反映新闻事件发生后带来的变化,细致地展现了新软件应用后,税务人员日常工作状态的不同,不仅使软件的抽象功能变得具象,而且也使软件应用后工作效率提高的结果真实可信和有说服力。相信读者在读完文章后,都会觉得这个软件“确实好”,应该早用、早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超,苗金海,李佳.影像流转系统:征管档案管理实现无纸化[J].中国税务报,2011-03-16.

[2]左世忠,覃涛. 系统自动汇总:所得税汇缴不再是件麻烦事[J].中国税务报,2010-07-21.

[责任编辑:李婷]

猜你喜欢
可读性
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通俗易懂”吗?
可读性
略论如何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
文本分析技术文献综述
海峡两岸初中数学教材因式分解比较研究
影响译本的可读性因素分析
公益广告招贴的可读性设计分析
政务微信的内容提升策略
莎士比亚戏剧的文体教学
我国电子档案长期可读性的障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