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肌细胞增强因子2C基因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凋亡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19-03-12 10:30马红梅张津华赵春水郝彦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孵育内皮细胞氧化应激

马红梅 张津华 赵春水 郝彦超

(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0)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发生在大中动脉管腔内的慢性炎症及纤维性增生性病变,是大部分脑血管病的病理基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且发病机制较复杂〔1〕。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管再生、血管舒张、炎症等血管生理学方面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AS和高血压的一个关键因素〔2〕。氧化应激被认为是引起内皮细胞发生损伤的一个主要病理因素〔3〕。因此,寻找有效的抗氧化应激方法对于脑血管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C是MEF2家族成员之一,有研究表明,MEF2C可通过Kruppel样因子(KLF)2和核因子(NF)-κB抑制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4〕,在受到氧气刺激时MEF2C可以负反馈形式抑制内皮细胞生成〔5〕。在AS斑块中MEF2C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附近血管壁处表达量,miR-499a-3p和miR-135b-5p可靶向抑制MEF2C促进人皮肤微血管内皮细胞(HSM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迁移〔6〕。但MEF2C对AS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的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使用H2O2建立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通过RNA干扰MEF2C表达,检测MEF2C表达受到抑制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力及凋亡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1 材料方法

1.1实验对象 人组织标本来源于开封市中心医院自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的AS患者斑块,共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51.3~78.3岁,平均(66.2±11.1)岁。所有患者经血管造影确诊,且严格排除曾经有心绞痛、患有糖尿病及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以上患者在后期进行脑血管手术时切除斑块组织,同时切除部分正常血管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组织采集后立即做好标记,并放入液氮中保存。本研究通过开封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主要试剂和仪器 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胎牛血清(FBS)、噻唑蓝(MTT)溶液均购自美国Bibco;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细胞凋亡试剂盒、流式细胞仪均购自美国BD;H2O2购自美国Sigma;核因子(NF)-κB p65、NFkappaB激酶抑制剂(IKK)α、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和GAPDH抗体均购自美国Abcam;酶标仪购自美国Bio Tek公司。

1.3细胞培养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ECV-304细胞购自美国ATCC。细胞在含10% FBS及双抗的DMEM培养基中,于37℃、5%体积分数CO2培养箱中培养。实验选择生长至对数期的细胞。

1.4siRNA转染 MEF2C的特异性siRNA(si-MEF2C)及阴性对照组siRNA(NC)的设计参照siRNA设计原则,由上海吉玛合成。转染前1 d,以5×105/孔密度接种ECV-304细胞于6孔板,于37℃、5%体积分数CO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达80%~90%融合密度时,将制备的siRNA-lip2000混合物加入至6孔板,转染参照LipofectamineTM2000说明,仅加脂质体的为空白对照组,48 h后,收集细胞用于实验研究。

1.5MTT检测细胞活力 ECV-304细胞分为3个处理组,即NC组、H2O2组和H2O2+si-MEF2C组。NC组ECV-304细胞转染阴性对照组siRNA 48 h,H2O2组ECV-304细胞先用0.5 mmol/L的H2O2刺激细胞4 h后转染阴性对照组siRNA 48 h,H2O2+si-MEF2C组先用0.5 mmol/L的H2O2刺激细胞4 h后转染MEF2C的特异性siRNA 48 h。以5×103个/孔密度接种生长至对数期的ECV-304细胞于96孔板,常规培养24 h后,参照上述分组处理细胞,收集处理至规定时间的三组细胞,加MTT溶液(5 mg/ml),每孔20 μl,37℃孵育4 h,再在每孔中加入150 μl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充分震荡混匀10 min,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A值,490 nm)。实验重复3次。

1.6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收集按照上述分组处理至规定时间的三组细胞,制备成单细胞悬液,收集1×106个细胞,预冷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及1×结合缓冲液重悬细胞后,分别加入5 μl的AnnexinV-FITC 和10 μl的PI,避光环境孵育15 min,再加入1×结合缓冲液400 μl,1 h内,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重复3次。

1.7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含量 以5×104个/ml密度接种ECV-304细胞的细胞悬液于6孔板,每孔2 ml,于37℃、5%体积分数CO2培养箱中孵育24 h,按照上述分组处理后,加入终浓度为10 μmol/L的2′,7′-二氯荧光黄(DCF)双乙酸盐(DCFH-DA)工作液,避光孵育15 min,离心,收集细胞,PBS重悬细胞,上流式细胞仪检测DCF的荧光强度,以此可反映出细胞的ROS水平。实验重复3次。

1.8Western印迹检测MEF2C表达 放射免疫沉淀法(RIPA)裂解液适量提取细胞总蛋白,二辛可宁酸(BCA)法定量蛋白样品,每孔道上样蛋白40 μg,经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聚偏二氟乙烯(PVDF)转膜、5%脱脂奶粉封闭,4℃孵育稀释好的一抗过夜(1∶500稀释的NF-κB p65、IKKα、PCNA、Bcl-2及内参GAPDH抗体),洗膜,加1∶2 000稀释的辣根过氧化酶(HRP)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1 h,电化学发光(ECL)显色,显影、定量。以目的蛋白与内参GAPDH的灰度值比值为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实验重复3次。

1.9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

2 结 果

2.1MEF2C在AS患者斑块组织表达 AS患者斑块组织MEF2C蛋白表达(0.355±0.03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47±0.008;t=14.466,P<0.05)。见图1。

图1 MEF2C在AS患者斑块组织表达

2.2MEF2C siRNA转染ECV-304细胞效果 si-MEF2C组MEF2C蛋白表达(0.071±0.009)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0.302±0.028)(P<0.05),而NC组MEF2C蛋白表达(0.296±0.025)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差异显著(F=104.720,P=0.000),见图2。

图2 MEF2C siRNA转染ECV-304细胞后MEF2C蛋白表达

2.3MEF2C siRNA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活力的影响 H2O2组细胞活力(0.417±0.038)显著低于NC组(0.823±0.066)(P<0.05),而H2O2+si-MEF2C组细胞活力(0.679±0.051)显著高于H2O2组(P<0.05)。三组差异显著(F=45.390,P=0.000)。

2.4MEF2C siRNA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凋亡的影响 H2O2组细胞凋亡率〔(27.11±2.08)%〕显著高于NC组〔(3.36±0.38)%〕(P<0.05),而H2O2+si-MEF2C组细胞凋亡率〔(11.56±0.74)%〕显著低于H2O2组(P<0.05)。三组差异显著(F=260.971,P=0.000)。见图3。

图3 MEF2C siRNA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凋亡的影响

2.5MEF2C siRNA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H2O2组细胞ROS水平(2.567±0.213)显著高于NC组(1.000±0.000)(P<0.05),而H2O2+si-MEF2C组细胞ROS水平(1.447±0.196)显著低于H2O2组(P<0.05)。3组差异显著(F=69.995,P=0.000)。

2.6MEF2C siRNA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NF-κB信号的影响 H2O2组细胞NF-κB p65和IKKα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C组,PCNA和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低于NC组(P<0.05),而H2O2+si-MEF2C组细胞NF-κB p65和IKKα蛋白表达显著低于H2O2组,PCNA和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2O2组(P<0.05)。见图4和表1。

图4 MEF2C siRNA对H2O2诱导的ECV-304细胞NF-κB p65、IKKα、PCNA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组别NF-κB p65IKKαPCNABcl-2NC组0.182±0.0200.151±0.0160.486±0.0500.243±0.024H2O2组0.803±0.0711)0.389±0.0421)0.132±0.0151)0.043±0.0071)H2O2+si-MEF2C组0.415±0.0392)0.206±0.0232)0.257±0.0262)0.192±0.0212)F/P值127.221/0.00059.128/0.00085.291/0.00091.185/0.000

与NC组比较:1)P<0.05;与H2O2组比较:2)P<0.05

3 讨 论

血管内皮病变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一个关键环节,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黏附因子、机械损伤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内皮细胞损伤,其中氧化应激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7〕。H2O2是机体产生的ROS,是重要的自由基形成源,近些年的多项研究表明,H2O2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AS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8,9〕。脊柱动物中MEF2家族成员有四个,即MEF2A、MEF2B、MEF2C和MEF2D,MEF2蛋白在控制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及多种信号传导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10〕;MEF2C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TLR)/NF-κB信号降低AS的发展〔11〕。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在转录后阻断基因表达的一项新技术,能高效性、特异性抑制目的基因表达,目前已在基因功能研究、疾病治疗等多个方面广泛应用〔12,13〕。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将合成的特异性干扰MEF2C表达的siRNA转染人ECV-304细胞,MEF2C的表达受到抑制,且MEF2C表达被抑制可明显提高由H2O2引起的ECV-304细胞活力降低,并可降低细胞的凋亡率及ROS水平。提示MEF2C表达抑制可降低AS血管内皮损伤。

NF-κB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真核细胞中,可调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黏附分子、氧化应激相关酶等,功能涉及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14〕。NF-κB信号参与AS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如枸杞多糖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减轻氧化应激、抑制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等降低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15〕。蓬子菜总黄酮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IκB信号途径〔16〕。PCNA是一个在DNA合成过程中必需的核蛋白,其表达水平可反映细胞增殖,有研究表明,下调PCNA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17,18〕。Bcl-2是一个抑凋亡蛋白,属于Bcl-2家族成员之一,在包括AS在内的多种脑血管疾病中可检测到Bcl-2表达水平的降低〔19,20〕。本研究检测NF-κB信号通路NF-κB p65和IKKα及下游与增殖凋亡相关的PCNA和Bcl-2的表达,发现MEF2C表达抑制可降低由H2O2引起的ECV-304细胞NF-κB p65和IKKα表达升高,且上调PCNA和Bcl-2表达。这提示MEF2C对AS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保护与下调NF-κB 信号通路有关。

综上,下调AS血管内皮细胞MEF2C基因表达可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机制可能是细胞内ROS水平降低及NF-κB信号通路的下调。MEF2C可能是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一个关键分子,但还需更多体内及体外的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孵育内皮细胞氧化应激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扳机日血清雌激素不同水平时授精前后卵母细胞孵育时间对短时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增加自噬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LINC00612靶向结合Bcl-2抑制Aβ1-42孵育的神经元凋亡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用课程“孵育”会“发光”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