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导学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初探

2019-03-13 13:24毛学红刘自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自主学习

毛学红 刘自成

[摘 要]微课导学是信息技术发展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体现,可以切实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度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之一。

[关键词]微课导学;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54-0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网络、电子白板或一体机,恰当地使用微课导学,不仅为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新的尝试策略,而且为信息技术发展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基于微课应用的数学课堂导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又可以指导学生在借助微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自主学习方式,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以微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在互联网科技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界的共识,而阅读学科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既然阅读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教材。数学教材的每一个章节的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是一篇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说明文。无论是要求学生就学习内容进行一般阅读,还是使用微课导学,都要引导学生将详细阅读和有针对性的阅读相结合,促使学生将被动视听和主动读思相结合,把握和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定义、概念、法则以及所学内容的条理顺序和逻辑关系等,力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方式有所转变,这也是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发展方向。

教师仅在微课中抓住一两个知识点进行精炼讲解,学生在视听过程中不一定能够完全接收和消化,这就需要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内容和再次阅读教材内容来补充学习,完成初步感知和印证认知,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微课进行导学前,应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初步了解和掌握,然后让学生带着在阅读教材中产生的问题去学习微课,效果会更好。如在使用微课导学前,教师可以用“自学要求”的形式引领学生逐条逐点地阅读教材内容,以确保学生掌握阅读顺序,构建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在微课导学后,教师可以“自主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通读本节内容的前提下,有重点地阅读部分内容,如定义、概念、法则等,以及尚未理解的部分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者在使用微课导学后,教师以“自学提示”的形式,适时点拨、提醒、引导学生去阅读需要重点理解和掌握的部分,以此引导学生抓住本节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定义、概念、法则等,并促使学生加深理解。如此循序渐进,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微课导学下逐步学会自主阅读教材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会学习和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学生的自主成长奠定基础。

二、以微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微课导学中,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把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要点及发展过程提前录制成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期间大多数是以展示、陈述的形式出现,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汇报的时间。这样,教师将无从掌握学生建构知识的状况、学生的思维过程及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倘若教师还是单一地使用微课导学,将不利于学生掌握这节课的知识。

仅靠视听而没有自我思考的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在使用微课导学前后,要恰当地设计相关的问题,且使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目标性和思考价值,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如观看微课前可以问学生:预习时有没有遇到困难?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观看微课后可以问学生:看完后你学到了什么?(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打算怎样解决?(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途径,即通过师生的帮助来达成学习目标)还有没有其他疑问?(引导学生质疑)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观看微课,带着问题去认真详细地阅读教材,然后带着问题去合作、去探究,再带着问题及讨论的结果去汇报,学生有了思考,学习便多了主动性,学习效果才会趋于预设的教学目标,而学生也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三、以微课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仅仅靠大脑记住概念、定义、法则、定律等是行不通的,而要学习和掌握一节课的内容,仅凭几分钟的微课讲解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践、验证、构建知识,学习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因此,使用微课导学,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点拨、提醒,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期间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既是抛砖引玉,又是星星之火,终究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那么,这时的微课导学就要给学生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提供指导,既要给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指出方向,又要给合作探究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有时间去合作,并在合作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时,课前要求学生去发现、收集生活中的圆柱形物品(这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课上使用微课导学进行授课,其目的就是先让学生做到眼到心到,从发现、收集到观察了解,再到进一步学习,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之后通过互动设计,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纸围成圆柱,再动手剪一剪、展一展,得到一个圆柱的展开图,然后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和探索的时间去验证、去思考、去总结。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通过动手做圆柱、剪拆圆柱体、展开圆柱,就会发现圆柱侧面展开图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可能是不规则图形。)

师:剪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展开图形的长当于什么,宽相当于什么?你有没有办法把展开的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或不规则图形吗?

(同桌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初步达成结论)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推导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讓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                     ↓][                      ↓              ↓]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  高

再次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演示剪拆拼接后的图形,由此明确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在这堂课上,微课导学、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辅相成,使得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可以在合作交流中得以充分共享,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圆柱表面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善于适时激励,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有利条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如在微课导学后,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可以用诊测练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应用有关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用行动去验证知识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计算方法,或通过实践、类比、推导出计算公式等;还可以在巩固提高阶段再次播放微课视频,拓展延伸练习,促使学生从中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基于微课导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以导为主,适时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教材让学生自主阅读,疑难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让学生主动探究,解题思路让学生自主讲述,知识让学生主动通过练习去验证。当学生在经历一系列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过程后,教师再给予恰当的点拨,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及应用,学生定能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样一个全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必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陈育琨,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王瑞,李永波,王晓东,等.移动自主学堂及其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3] 王瑞.信息化环境下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12).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自主学习
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