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地林农激励机制研究

2019-03-14 14:21方国华
安徽林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林农林地激励机制

方国华

(徽州区呈坎镇林业站,安徽 黄山242700)

集体林地作为当前农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要想提升我国农村集体林地林业发展建设水平,就应该按照现代林业发展建设的要求,对整个集体林地现代林业发展建设中的林农激励机制构建,这样才能保障在相应激励机制的构建实施中,有效的为集体林地现代林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针对集体林地林农激励机制研究,其意义在于按照集体林地现代林业发展中的要求,将林农激励机制整合,这样才能保障在相应激励机制构建中,提升林农种植积极性,以此满足实现乡村集体林地林业现代化建设需求。

1 集体林地林农激励机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集体林地林农发展林业基础性不足

集体林地经“林业三定”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绝大部分林地使用权进一步明确,且将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确权到户,林农确权经营的林地存在“一户多山”和“一山多户”现象;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期间,家庭内部又因子女分家,经营的林地再次细分,使林农手中的林地更为破碎。由于没有有效的林地经营权流转激励机制,林农林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积极性不高,与发展现代林业需规模经营的矛盾突出,成为林农发展林业的基础性瓶颈。

1.2 集体林地林业顶层设计针对性不强

林业政策是影响林农发展现代林业积极性的重要性因素,要想在现代林业发展中,提升林农积极性,国家应在林业政策的调控上及时作出转变。这样才能保障在相应激励机制的构建实施中,为有效的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保障。但是通过对我国现有林业政策体系研究得出,我国在国家林业政策的调控上,对于林农经营管理公益林的补偿过低,与林业对生态建设的贡献不相匹配,影响了林农保护和管理公益林的积极性;对林农经营商品林的激励政策仅限于营造林补助且数额较低,不足以激发林农投资林业经营积极性。要想转变这种现状,只有及时从国家层面进行调控,这样才能保障在相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有效为现代林业发展奠定基础[1]。

1.3 集体林地林业建设回报率不高

发展现代林业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特别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形式,在其整个工作规划中,对于效益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当前集体林地林业发展中,由于林农的经营林业投入较大,整个投入周期性较长,伴有较高的风险,且林业种植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不高,很多林农不愿去发展林业。从而阻碍了我国林业发展建设水平。作为林农激励中的重要手段调整之一,对于林业种植回报率的提升,是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中必须要调整和转变的一项发展要素[2]。

2 集体林地林农顶层设计构建

2.1 构建原则及策略

在集体林地林农顶层设计构建中,为了达到正向激励林农的效果,应该在积极构建原则上做出调整。首先,在激励原则的构建中,应该以林农本位原则为基础;其次,应该以利益导向原则为基础;再次,应该以因地制宜原则为基础。只有完善了以上三点构建原则,才能提升林农激励机制建设水平。在保障策略的实施中,要以政府引导和利益驱动为保障,这样才能提升现代林业发展中的林农激励水平。

2.2 条件建设与措施

条件建设与措施构建也是现代林业发展中激励林农的一项重要性因素。在我国当前集体林地林业发展中,要想达到激励林农作用,在林地流转条件的制定以及相应的效益转化条件上,应该做出科学的分析。同时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上,加大对林农扶持政策的制定,以保障在相应保障措施的构建中,有效达到激励林农的作用[3]。

3 集体林地林农激励机制体系构建

3.1 构建激励林地流转机制

林地的规模化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稳定集体林地集体所有权和家庭承包权长期不变的基础上,在政策层面应制定激励林地流转的机制。通过对林地经营权转让、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制定发展现代林业补助、优惠等政策,大力发展家庭林场、股份林业公司,制定集体林地承包者、经营林地的林农互利共赢的激励机制,提升林地承包者及林农双方的积极性,提升集体林地流转水平,为现代林业发展奠定基础[4]。

3.1 构建林地投入激励机制

集体林地在国土安全、生态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要建设全社会共享共建机制,国家应制定与集体林地贡献匹配及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的发展现代林业激励政策。对公益林,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提升林农保护、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对商品林,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制定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针对性扶持政策,以利益驱动提升林农的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高效特色林业种植产业和森林旅游产业,打造集体林地资源丰富、功能齐全、优质高效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3.3 构建林地经营保障激励机制

林业经营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回报预期低的特点,为激励林农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国家需建立稳定的林业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森林经营金融支持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与现在林业经营特点相适应、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金融产品。建立健全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着力强化现代林业支持保护体系,提升林农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特色林产品市场交易服务体系,开通信息服务、产品物流绿色通道,提升现代林业综合经营效益。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林农发展现代林业起到保障和激励作用[5]。

3.4 构建林地监督服务激励机制

林业监督服务体系构建也是在发展现代林业中,提升林农积极性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建立国家林业部门监督服务机构,把发展现代林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落实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现代林业规划编制责任、依法治林执行责任和经营活动的监管责任。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在现代林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行人才强林战略,优化科研环境,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加强林业相关科研院校现代林业科研人才培养,夯实现代林业理论技术研究基础;加大林农专业技术培养力度,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完备的各级林业技术管理和服务体系,为林农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做到林农有主体责任、投入有规划渠道、服务有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林农林地激励机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