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衰弱的识别、发展轨迹及干预策略研究

2019-03-17 09:02张琰芹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刘 丹 张琰芹

(兰州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一、引言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包含少数民族的文化精神,能够展现少数民族的传统特色与文化底蕴。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不断交织、融合,进入了多元音乐文化并存的新时代。因此,应全方位审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本文以更加全面的视角,研究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衰弱识别、发展轨迹以及干预策略,以期能够提升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水平。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衰弱的识别

(一)缺乏交流:生存经验不足

一种文化如果长期处于比较封闭的生存环境中,单靠自身成长发展,与其他文化交流少,则必然走向衰弱。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导致民族文化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与外界的交流,缺乏与其他文化的融合,主要依靠自身独立发展,无法汲取多种文化的营养,这样必然导致自身发展速度缓慢。交流使文化更丰富;交融使文化更多彩,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由于长期缺乏和其他音乐文化交流,导致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要改变弱势的地位必然需要与现代各种音乐文化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丰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生存经验,汲取文化养分、交流发展思路、探讨发展方向,以此丰富自身生存经验。

(二)缺乏了解:不了解生存境遇

对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来说,其在现代社会能够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就必须了解自身、了解环境。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形成与传承的环境是特定的民族区域,是少数民族传统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不仅要从传统的社会背景中过渡到现代社会,还需要从特定的地方性背景过渡到大众多元化背景,多种情况决定着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生存发展境遇。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必须要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掌握自身的情况、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身未来发的展方向。

(三)缺乏创造:失去生存意义

创造力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生存的根本要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增加对自身情况、生存环境的掌握与了解,最终目的是要促成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创新。因此,只有创造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音乐“产品”,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社会发展中生存下来。此外,从传统音乐文化本身来说,创新也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不断丰富发展的基本要求。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之所以在特定时期逐渐衰弱,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创造,不能根据社会当下的发展需求创造出迎合现代民众需求的音乐作品,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自然也就难以在现代社会得到良好发展。

三、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轨迹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近代的发展轨迹可概括如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并没有受到重视,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新音乐作品的创作更为罕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逐渐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经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一)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前,只有极少数音乐家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搜集、整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品,王洛宾和王云阶二人在该时期的研究调查成绩比较突出。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发展不受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没有一所专业的音乐学校,民俗文化活动也因生活条件艰难不能很好地开展,只有很少一部分少数民族拥有音乐艺术表演团队。这一时期,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与音乐作品的创作更是步履维艰,除了王洛宾改编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与谢功成用王洛宾搜集的维吾尔族民歌改编的《阿拉木汗》、冼星海的几首小提琴曲,几乎没有创作其他新的音乐作品。

(二)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初期,部队中的一些音乐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就开始了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调查与搜集,新中国成立前,只是个别人开始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搜集、整理,而在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得到了搜集、整理,在继续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同时,新音乐作品的创作也呈现出一片崭新气象,这些新作品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创作方法在继续保留传统的同时运用了西洋音乐的和声、曲调和配器技法等。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标志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进入崭新的时代,新的音乐作品、新的乐队、新的曲目应运而生。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虽然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一时期学者与相关部门基本停留在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而全面的发展规划。

(三)改革开放以来

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主要处在资料搜集与积累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则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全面发展与逐步深入的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复苏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研究思路更广阔、方法更新颖,取得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学术成果。音乐学专家们总结了每一个少数民族音乐发展与演变的规律,对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比较研究,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的音乐形态、音乐文化进行参照对比、总结规律,进而研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原始形态与独特个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创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新的音乐作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每片必歌”成为一种普遍化模式,音乐作品的质量也有所提升。

在20世纪末期,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工作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由于专家学者对少数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不全面、不深入,比如只倾向于对民间音乐的研究,而对于其他类型的音乐则较少涉足。因此,在20世纪末期仍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全面的文本资料,甚至在全国有多少音乐曲种和器乐乐种也不明晰。此外,汇总的相关资料科学性普遍有待提升。

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干预策略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文化更加多元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实质上既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不断抵御其他音乐文化的冲击、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也是运用新媒体先进技术进行推广传播、汲取其他音乐文化营养的过程。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不仅需要国家进行战略部署也需要民族音乐工作者积极创新思路,在厘清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当前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寻求解决出路,在开拓中谋发展。

(一)依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加强战略部署

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努力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已经依托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资源,进行了制度与战略层面的部署。例如2007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到“支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突出高等院校音乐教学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承”作为11个专题之一被纳入研究范围,这标志着我国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在国家级层面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进行了战略性思考。因此,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纳入我国音乐教育体系成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的首要工作,修订志书、编撰教材成为当务之急。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运用大量物力进行志书修订、编撰,然而该项工作的成果只是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文本搜集并尘封起来,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文本资料有何用、怎么用才是推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对搜集整理的传统音乐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汇总,依据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特征,充分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资源,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音乐教育试点,同时做好修订志书、编撰教材的工作,使其成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试点的主要教材与指导书目,将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志书的重要作用,重塑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我国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二)细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统音乐与原生态音乐分开保护

传承是最有效的保护。面对其他文化的强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当前最重要的是做好传承工作。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原汁原味的本来面貌,保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原生态性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创新,在保留其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去盲目迎合市场需求。在现代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应该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更加细化的区分,区别传统音乐元素与原生态音乐元素,这是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实现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现代社会出现的某些新概念、新元素可以加入到传统音乐的分析研究范畴,对于濒危的器乐、音乐文本、表演技巧等则要考虑保持其原生态性。在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文本、资料进行修订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传统音乐的发展现状进行分类,对于具有传播潜力的音乐类型进行流行化推广。对于濒危的器乐、音乐文本等则要记录、保存其完整性,考虑对其进行原生态性保护。

(三)运用技术传播,充分发挥现代新媒体的作用

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中,通常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闭塞的地理环境条件,阻却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外部文化的交流,然而随着现代信息化发展,新媒体的运用无疑能够弥补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与外部音乐文化在空间上与时间上的区隔,加强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融合。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极大普及,使用门槛降低,这有利于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提供先进的技术条件。新媒体具有影视、声音等多种表现形式,与其他传播手段相比具有更强的传播力与展现力,能够对音乐的演绎进行同步显示字幕、摄影录像、弹幕互动,运用多种方式推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干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播与发展,能够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运用社会现代化所提供的先进条件,更好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五、结语

随着文化多元化发展,我国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是其他音乐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不仅代表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走向。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衰弱的识别、发展轨迹及干预策略进行研究,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的要求,通过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推广等举措的实施,以期能够使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相信经过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努力,中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在21世纪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并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音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