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文化交流研究

2019-03-17 09:02王永建吴建平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媒介

王永建 吴建平

(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 710063)

一、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与文化交流的意义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伴随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生产实践产生、发展,不仅以运动形式和运动创意的方式体现了各民族人们的生活环境、可利用的物质资源等内容,也承载着各民族人们强身健体、生活娱乐、陶冶情操和增进团结等价值。一个民族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作为民族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人昭示了该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以一个民族某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为切入口,能够管窥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同时承载民族文化与民族记忆,向外延伸,戮力生长。以太极拳为例,太极以传统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为主,并兼有搏击对抗多种功能,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赋予我国人民的以形养神、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中庸智慧。太极运动不仅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全民基础,同时,它亦逐步走上世界体育运动殿堂的主流舞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精彩与价值。2016年起,欧洲健身气功运动会已经在欧洲国家连续举办了三届比赛,健身气功已经在欧洲主流社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参与。由此可见,承载一个民族文化灵魂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走向世界的强大潜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是我国现代体育文化的源头活水,亦是打通中外文化传播交流渠道的重要手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的现实需求。

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复杂的社会文化功能,通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世界,能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体育这一突触传导民族文化,同时与交往对象对本民族文化做一反馈。除体育运动本身强竞技性及其所具有的强身健体功能外,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组织性活动,能够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同时,许多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作为少数民族节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仪式性,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常常作为各少数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码出现,如出现“赛马”,就使人联想起苍茫的大草原和马背上的蒙古族。如今,伴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其所具有的强烈的独特性和观赏性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是以,在现代社会,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展现出其复杂的文化身份和强大的发展潜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充分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民族志气功能、仪式性功能和文化符码功能,使其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促进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存在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无所不在的社会中,媒介中介了一切,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媒介将包含民族传统体育在内的民族文化表征形式都囊括在其中。当前时代是注意力经济时代,要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犹如逆水行舟,必须声传广远,不仅要牢牢守住民族传统体育在本民族、本区域内传承的“自留地”,还要发掘一批具有特色的、具有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其“走出去”,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此时,把民族传统体育看做传播内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彻底的传播学领域中的问题,传播主体必须深入掌握民族体育传播的规律,洞察传播受众的需求,采用合适的传播媒介,并辅以适当的传播技巧以祛除传播活动中影响传播效果的噪音,才能充分激发传播活动中各环节的活力,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远弗届地广泛传播。据此,本文认为,提振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效果,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需要从传播主体及其控制手段、传播媒介及渠道匹配、传播受众及接受意愿和传播策略等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化解削弱民族传统体育传播过程中的噪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主体定位偏差

传播主体是传播行为的施动者,传播主体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扮演了主导角色,其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技巧及落实的程度,均会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以往,政府部门被认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主体,作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职能机构,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其文化建设职能,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繁荣。因此,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传播上,政府部门责无旁贷地担任了文化传播的主导者,将大量人、财、物力投入到原生态体育文化记录传承保护、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来。但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责全部交给政府,既不合理,也不现实。伴随着日益复杂的传播环境,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主体定位偏差的问题凸显,政府部门在民族传统体育传播中担任主体责任时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带来了许多严重后果。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内容厚植于民族区域,带有浓郁的乡土性和民族性,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依赖民间社团交流,政府部门在干预民族传统文化市场时,经常难以找准重点,形成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反而削弱了社团传播的功能和效果。

(二)民族传统体育媒介应用渠道不畅

就体育传播来说,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特别可资借鉴的成熟节目模式较少,民族传统体育的媒介应用并不充分。在我国大力倡导竞技体育的政策指导下,体育职业化成为当今体育发展的一大特征,也正是因为这样,足球、篮球、网球等具有成熟联赛的强观赏性竞技运动才展现出快速繁荣的局面,资本注入也越来越多。而各类民族传统体育在我国传承发展至今,发展水平较低,尚未有较为成熟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品牌,在娱乐性上不占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似乎是逆流而上,但这是一个文化自信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全面发展的趋势下不允许被遗忘。目前,在媒介应用上,已经有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如使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登录电视台,甚至设置专门频道,为爱好者提供点播服务,通过电视媒介扩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力。此外,以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切入口来表现一区一地一族的历史人文内容纪录片纷纷上线,登录纪录频道,受到纪录片爱好者的欢迎。如今,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有的陌生化、仪式化属性赋予了其极具观赏性的品质。如果能打通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登录移动互联网的渠道,用短视频等方式呈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魅力,那么就能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媒介使用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媒介使用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方法问题,是怎么发展的问题,从渠道上找到适合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释放的渠道,就能解决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传播力不强、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三)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受众接受意愿较低

时至今日,不少人仍然认为现代体育的本质就在竞技体育。的确,“粗暴”、“简单”的竞技体育能够在强对抗中赋予体育比赛以精彩绝伦的娱乐观赏价值,能够起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纾解日常繁琐生活压力的作用,很容易被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所接受,所以就形成了现在竞技体育在学校教育传承、在媒体文本传播中均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现象。

但是,我国的传统体育有其自身的独特优点,我国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中老年人的普及度更高,而这些具有充足时间的中老年人恰恰是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发展我国的大众体育也是我们国家未来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大众体育发展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一些矛盾和问题被凸显出来,即民族传统体育传播受众的不明晰导致传者传播策略的失灵,在尚未洞察受众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传播活动就急功近利地匆匆开展,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由地方政府、学校等事业单位组织的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活动被广大受众认为是社会任务,导致传播受众接受意愿降低,传播效应反而被弱化。墙内都无法开花的民族传统体育墙外无法探索出符合受众需求的传播互动方式,走出去的难度和成本水涨船高。

(四)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策略技巧失灵

面对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失根断流的传承与传播窘境,必须正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需求和传播优势,采用科学的传播方法和传播手段,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创新。

其实,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富矿,具有陌生化特点,有不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因其散发的独特民族气质和神秘韵味而极具观赏性。此外,不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常作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少数民族传统习俗相贯通。因此在传播技巧和传播策略上,就要紧扣这些民族传统体育已经具有的审美特点,张扬并凸显它们,提升传播技巧和传播策略。

三、打通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渠道

(一)丰富主体层次,科学定位传播主体

为正视和面对新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出现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并提升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效果,必须丰富主体层次,科学定位传播主体。借鉴国外国内已有的成功经验,采用政府干预主导、行业协会等民间团体和赛事落实、引入商业资本和职业联赛等方式,多层次地针对各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不同运动进行推广。像一些蕴含深刻民族文化理念、并有全民基础、已经有较好的赛事渠道的运动,就已经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同时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交流传播基础。此时,就需要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中外文化节及各层次体育赛事,在政府部门的明确规范和指导下,通过灵活运用政策倾斜扶持重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鼓励市场各主体各负其责,积极参与,同时建设一批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品牌。此外,各地社团选拔和参与应接受政府部门引导,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和丰富上述文化交流和赛事。最后,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下,商业机构应当收束目光,与政府部门一同推动流量转移和集中到具有发展潜力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赛事和品牌上来。

(二)利用各类媒体,打造主题媒介产品

媒介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在,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人都逐步开始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例如,湖南卫视收视一直居全国前列的大型功益类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就邀请了世界各地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继承人登上节目舞台,其中香港深水埗舞狮等民族传统运动均给电视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节目通过介绍舞狮运动,不仅使观众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舞狮运动技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通过邀请汪涵为舞狮“点睛”,介绍了舞狮运动相关的民族文化,展现了争高争强、团结协作的舞狮精神。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地的优秀文化越来越多地被展现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上,这类软件易于操作,内容传播迅速,同时使用数据计算进行同类推送,能够较好地收束兴趣人群,有利于在互联网长尾市场中捡拾和集中喜欢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好者,同时将内容快速推广到二三线下沉市场,并无远弗届地涉入国外兴趣爱好者的生活中。

(三)区分各类受众,进行针对性的媒介宣传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有天然巨大的内需市场,针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老年人的普及度更高的特点,应当充分调动中老年人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同时,使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成为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加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力与知名度,通过各类媒介使得这些项目走入世界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当然,这也提示我们必须建设有竞争力的主题媒介产品,需要启用专业人才,提升民族传统体育媒介产品的制作水准,这样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中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体育运动媒介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书,最优雅的媒介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