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领域新情况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2019-03-17 09:02黄长虹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少数民族民族

黄长虹

(济宁学院,山东·曲阜 273155)

一、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近年来,义务教育的普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但多数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大多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年轻支教大学生,他们一方面不熟悉本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过程中仅仅使用普通话单一语言进行沟通,而这些接受基础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听不懂教师的语言,因此,师生间容易产生沟通障碍,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学习。[1]另一方面,年轻支教数学教师大多不了解该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情分析,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引用的案例、使用的模型没有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融合,学生不易理解,增加了数学学习的难度。最后,这些年轻支教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也把握不好,往往设立的教学目标过高,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这就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抵触心理。

(二)学校教学设备不足

首先,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少资金支持,学生宿舍条件差,教室的桌椅破旧甚至缺少,少数民族学生相对缺乏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这不利于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的产生。其次,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需要的电脑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缺乏,硬件教学设备不足,教师难以开展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如运用新科技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2]这些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学设备的不足使得数学教学可供参考的辅助教学资料非常有限,这不利于基础教育数学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数学基础教育的发展。

(三)社会可提供的师资有限,教师能力不足

首先,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教教师,大多数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很少是数学专业毕业生,对于数学学科的专业知识相对缺乏,而且缺少教学经验。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资缺乏,难以留住优秀的教师,数学教师的流动性大,而教师的频繁更换,就需要少数民族学生不断地适应新教师的教学方法,这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数学教育质量提升的难度。[3]其次,这些支教的大学毕业生多数是首次参加教学工作,没有教学经验,更缺乏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能力,大多数数学教师对教学硬件如投影仪、电脑等设备仅仅是会简单的使用,难以结合时代特征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从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由于支教教师的教学能力有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也不够了解,因此,难以开发结合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数学课程,缺少与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基础、难易程度相适应的数学教材。再加上,少数民族地区对于基础教育不够重视,教师上课过于敷衍,对于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不能够做到及时查阅,扩展数学知识,教师的态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这使少数民族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热情,对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产生不利影响。

(四)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

首先,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信心不足。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少、师资缺乏、教育设备陈旧以及语言障碍等原因,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整体学习质量不高。由此也引发接受数学基础教育的学生对数学渐渐失去学习兴趣,进而会减少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在具体的数学基础教育过程中是被动学习的,不能给自己的数学学习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得过且过。[4]随着数学基础教育学习难度增加,对于数学难题呈现出信心不足,甚至会出现放弃数学学习的现象。

其次,数学学习的方法不恰当。在数学的学习中良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家庭对数学启蒙教育缺乏,数学教师的流动性大等原因,并没有引导学生重视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仅仅依靠教师灌输知识点,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简单地以接受知识点为主,缺少数学思维能力及思考解决问题能力。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渐下降,当出现数学难题时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学习。[5]

最后,数学学习自控能力不足。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基础教师资源的缺乏,大多是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教青年教师,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不熟悉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和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学情也不是十分了解,且流动性大,这就导致一方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讲授的数学知识点的难度大,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在课堂中经常分心,不能高效学习。[6]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支教教师不能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及时的监控与管理,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缺少自我监督与管理能力,对于课堂中遇到数学难题也不能及时解决,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也不能认真作答,最终数学学习的难度越来越大,进而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家庭教育中要重视学生数学的启蒙教育

家长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是唯一的教育者,而事实上家长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重要的启蒙教育者,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家长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视教育合力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到不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还需要家长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科学的引导与教育,使学生了解基础教育阶段是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意识到学习好数学的重要性。[7]其次,在工作之余了解数学课堂学习情况,关注学生作业完成表现,不过分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多地重视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最后,在关心学生数学学习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勤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心理的其他问题。

家长要注重教育方式的调整,教育内容的完善。基础教育阶段不仅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应选择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家庭教育方式,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多给予学生理解与尊重,注重赏识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8]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敏感,因此,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更多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另外,要不断完善家庭教育内容,关注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提升,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具体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家长还要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如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优化数学基础学校教育环境

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自身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少数民族地区的数学基础教育要了解当地学生的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这样师生间容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在数学基础教育过程中引用的数学案例与数学模型要尽量与当地的民族特色相联系,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其次,数学教师掌握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一方面有利于进行双语教学,减少师生间的沟通障碍,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外还可以促进教师与民族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对于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形成教育合力加以帮助与引导,从而促进数学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改善学校教学设备,创造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首先,不断改善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设备资源,一方面要更换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室的旧课桌椅,黑板等,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实行小班教学,为师生间的沟通提供有利条件,促进良好教育效果的产生。另外,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如为每位教师配备计算机、教室内增添投影仪等,丰富教师辅助教学形式,增加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网络系统建设,从而加强教师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联系,在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的同时,不断丰富数学教育资源,提升基础教育学生的数学认识水平,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加强优秀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数学教学人才的培育,特别是要加强本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队伍建设。[9]由于本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不仅精通本民族的语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而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易掌握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身体发展规律,从而促使讲授的数学知识点难易适中,更易被学生接受。另外,本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与学生间由于有共同的民族情感,沟通间障碍少,方便数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出现学习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本民族师范院校的建设,不断扩充本民族数学师资队伍。与此同时还需要本民族地区的数学教师队伍着力挖掘结合本民族文化特色,适合本民族学生难易程度的双语数学基础教材,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促进数学基础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社会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视

政府要不断调整利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在具体的开展工作中,政府工作人员要了解基础教育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经济困难家庭给予帮助与支持,确保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能够接受义务教育。另外政府工作人员有义务向少数民族地区宣传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受基础教育进行法律保障,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另外要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学校支持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高质量的教学人才。

(四)学生自身不断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要不断促使少数民族学生增强对数学的热爱。在数学基础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多种案例形式讲授数学知识点,不断促使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数学的魅力,进而增加学习的兴趣。[10]另外教师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内容的难易要适中,促使学生感受到解决数学难题的喜悦,增加数学学习的信心,进而激发数学学习的动机,增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不断端正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帮助其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数学学习问题,避免产生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

要让少数民族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首先要让少数民族学生不断提升其汉语水平,由于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可以查阅到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但资料多是采用汉字形式,因此,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另外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上课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后整理错题本等,这些能够帮助理解、记忆教师上课所讲授的数学知识点,对于数学难题及时向同伴与教师寻求帮助,避免数学问题的积压,数学学习热情的丧失。最后要让少数民族学生养成建立数学错题集的习惯,对于自身做题中出现的数学难题,及时查阅资料,向同学、教师请问方法,并及时对错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另外还要求少数民族学生设立适合自身的数学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结成数学互助学习小组,不断对自身进行监控与调节,对出现的数学难题也可以互相解答,从而防止数学学习的懈怠,最终促进自身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少数民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