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读写结合“一课一得”初探

2019-03-18 11:46董文婷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习写作能力教学方法

董文婷

内容摘要:写作既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养蕴含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的重要呈现载体,但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一幕:学生拿到作文题目后,迟迟不动笔。面对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作文教学现状,新课程标准在作文目标中将作文的兴趣培养放在了第一位。作为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顺利度过作文的起步期,让他们对写作充满兴趣,从而帮助学生踏上写作之路?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尝试采用读写结合“一课一得”的方式,即通过一篇讲读课文跟着一个写作训练点的方法,让学生每学习完一课就有一份写作上的收获,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兴趣,以化整为零的方式去各个击破学生的写作难点,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开学第一周,当讲授完第一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后,我们班便开始了第一次写作训练。

1.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仿写《我们的民族小学》,写一写我们自己的校园。

生:写什么?生:怎么写?生:写多少?

生:怎么刚学完一课就要写作文!

……

1.1设计意图

本环节,用于观察学生对写作的态度。我特别留意了学生们的反应,有的兴奋,有的惊讶,更多的是茫然。之前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只要求写一段话,三年一开学就要求写整篇的文章,孩子们大多数是抵触的心理。这就需要老师调整好学生的心态,不能急于求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引导。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字“从……从……从……”,问题随之而出。

师:写作离不开借鉴和模仿,课文中这个排比句用的就很棒,谁能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填一填这个句子?

生:从马路上。

师:什么样的马路呢?

生:四通八达的马路上。

师:就是这样,加上修饰词,描写就更加具体生动了!

生:从一栋栋高楼里。

生:从一条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

……

师:谁来把他们的句子串在一起说一说呢?

生:从四通八达的马路上,从一栋栋高楼里,从一条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师:你们瞧,这就是仿写,根据我们的生活,来填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句子。我们再来写一个句子,向……向……向……

生:(纷纷举手)

师:把这两个这排比句连在一起,我们作文的第一段也就完成了!

此时,同学们,惊奇的看着我,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这个时候,我让一名同学叙述了刚刚同学们一起完成的两个句子。学生紧张的情绪马上放松了,最不爱写作文的东东也兴奋了,自言自语说:“哦,这么简单啊,我也能写了!”

师:同学们,不要着急动笔,只有第一段文章可不完整,我们再来说说下面的段落……

1.2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激发学生的说的欲望着手,最终过渡到动笔写下来。力求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再现生活中的画面,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感知,其實写作一点也不难,写作就来源于生活。

1.2.1学生习作:

我们的校园

三年级六班 戚佑鑫

早晨,从社区里,从花园中,从一条条两旁开满柳树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穿着学校统一的校服,一眼望去,非常整齐。来到学校,同学们向敬爱的老师们问好,向随风飘扬的国旗敬礼,向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还有两分钟就要上课了,铃声轻柔的声音响起,同学们不约而同的走进了教室。

上课了,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路过的老师也放轻了脚步,仿佛周围的任何一件物体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操场上玩耍,有打篮球的、有跑步的、有抖空竹的、还有跳绳的。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一所书香校园。古老的大铜钟,挂在百年梧桐树上,国旗的影子,在洁白的墙壁上摇晃······

1.2.2学生习作:

我们的校园

郑雅文

早晨,从五颜六色的花丛里,从黑白相间的小路上,从一座座高高地楼层里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同学们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保安叔叔打招呼,向小蚂蚁们挥挥手,这时国歌响起了,大家在国旗下敬礼。

“还有两分钟就要上课了,请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随后优美的歌声响起了,同学们不由自主的回到了教室。

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读课文,那朗朗的读书声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大松树不摇了,从这飞过的小鸟不叫了,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树下玩游戏,到三味书屋去挑战孔明锁和华容道 到鸟巢书屋品味书的味道。

这就是我们的校园,一所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古老的铜钟,挂在梧桐树粗壮的枝干上。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光十色……

第一次作文课就这样在孩子们安静的书写中拉上了帷幕。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平日生活中多听、多看、多积累,我制作了班级电子文集,起名为《小荷才露尖尖角》,里面收录了第一篇习作《我们的校园》。以此来记录和奖励学生在写作上的收获和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激发写作兴趣,让作文如“邻家小妹”般亲切自然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漪老师也曾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出来,教学就成功了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就不以为苦,从中获得乐趣。”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接受知识,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以提升。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如何让他们对写作充满兴趣?和写作交上朋友?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急于逼迫他们爱上作文。其次,老师通过讲读课文,提炼出写作的训练点,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训练点是排比句:从……从……从……,向……向……向……。从句子着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学生就会有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自然会对作文产生亲近感,便乐于与写作交朋友了。

3.注重以借鉴和模仿为主的习作教学,让学生爱上习作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每当读到课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学生们都感叹不已,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的第三自然,语言生动有趣,就如同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学生都能熟读成诵。怎样让这些优美的句子成为学生笔下的文章?方法就是借鉴和模仿。民族小学里的小学生,课下可以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我们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替换上属于他们自己的词语。如:下课了,大家在三味书屋读书、下棋、玩孔明锁。把背诵的段落转变成学生笔下的文章,何乐而不为呢!

4.做学生习作上的摆渡者,把习作和生活相对接

写作时我们常常会想到孩子们“无米可炊”,于是千方百计的设计体验活动,其实孩子们更多的写作障碍是“有米也不会炊”。这节课就是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从学生的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通过连词成句,连句成段,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写作与生活相对接,最终写出属于孩子自己的校园。如《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三段是这样写的:上课了,大家在教室里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我们班学习委员凯蒂就联想到上音乐课的情景,写道:上课了,大家都在教室里弹奏口风琴,快乐的音符充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那声音真好听。在她的带领下,同学们跃跃欲试,有的说数学课:同学们整齐的背诵小九九的声音真好听;还有的说传统课:同学们正齐诵古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教室里滿是书香的气息。当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的笔下将流淌出充满灵性的句子。

5.结语

学生的写作水平,只依靠课堂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写作自然信手拈来。《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我校开展的全科阅读活动中,学生本学期的必读书目是《列那狐的故事》和《木偶奇遇记》,在阅读中,我要求学生每天阅读经典名著30分钟以上,做好读书笔记,摘抄适量的精彩片段,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并写出简短的赏析文字。希望通过读写结合“一课一得”的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参考文献

[1]陈振兴.“语感.语理.语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4(5).

[2]陈家清,常珊珊,核素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

[3]顾之川.论语文学科核素养[J].说文论语,2016(3)

[4]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程”[J].论语,2015(11)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统一路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写作能力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