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多媒体教学带来语文教学模式的变化

2019-03-18 09:53连宇
考试周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学生从中学到传统在语文教学中得不到的形象可感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教师如果一味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就容易走进一条死胡同。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既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优势,又要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更上层楼。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模式改变;存在的不足

伴随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语文教学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接受,并应用在教学中。多媒体、网络平台、APP等以生动活泼且个性十足的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特点,悄悄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单一模式,这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而且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给语文课堂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一、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是教师展示素质和才华的平台

以前我们评价一位优秀的教师的标准是教师悉心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每个环节,设计形式多样的问题,在课堂上引发学生讨论,归纳教学重难点,课堂气氛活跃。我们冷静下来,想想学生只是旁观者,这会让学生思想僵化,滋生依赖教师的消极思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最终会对语文学习失去乐趣和动力。

(二) 传统语文让学生缺少或很少与书本文章理解

一节语文课成功与否,要根据教师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课堂气氛和师生互动及知识拓展情况而定。因为语文教学限于课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只能想方设法来讲,学生多被动地接受,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试想一篇好文章、诗歌,如果学生不去认真朗读、体会,如何能掌握主题?一节公开课,听课的教师在听课,感觉所有的环节都很完美,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包括学生的回答和互动,就连布置的作业,都美轮美奂,无可挑剔。教师提问再难的问题,学生都可以顺利回答出来。如此语文课,学生对所学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掌握不深。

(三) 传统语文课堂容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

部分语文教师会训导学生,“不进则退,不思则惰”,“教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直以来,教师惯于严格要求学生,却忘了或不花时间去进行自我提高。部分教师故步自封,停留在自己原有大学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上,对于学生需要什么想些什么一无所知,身为人师,才疏学浅,贻误学生,实在汗颜。

(四) 传统语文教学是高考指挥棒下的一个产品

传统语文教学,让部分学生慢慢丧失自我,知识面狭隘,思想相对落后;学生由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自我素质也没有得到提高。有些语文教师为自己落后的教学模式找了自认为充分的理由:高考胜于一切。他们时常提到“学业荒于嬉”,“梅花香自苦寒来”,一直要求学生读书、背诵、默写等。周而复始,一番努力后参加高考考试,可能有些考生成绩也非常优秀,有些教师洋洋得意,说:“你看,我都没有运用任何多媒体教学或资料,高考成绩仍然很好,多媒体教学可以没有。”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学生的知识是提高了,然而他们思想僵化,对世界一无所知,情商偏低,不符合国家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有甚者,这种教学模式扼杀青年学生的天性和天赋。因此,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必须要改,或者进行调整。

二、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 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形式丰富,最大程度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知能力,进一步理解把握作品内涵。正如孔子所言,“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乐指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就会有动力,这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愿意去学。传统语文教学模式重言轻文,重听轻讲,使原来生动有趣的课堂,少了声情并茂趣味性,变得生硬和乏味。多媒体教学丰富的教学手段、有趣的教学资源让抽象知识变为直观可感的知识,学生又能参与其中,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中国五千年文化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篇章,有对河流山川壮丽美的描写: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如果没有让学生随时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他们是无法真正体会诗人描写广阔意象和意境的,不能准确体会诗人融汇在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的;还有如名胜古迹的神奇之美的描写。如:“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没有借助多媒体资料,学生无法获得具体的景象,无法真正体会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情感,更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

在教学《沁园春·长沙》时,一上课,我打開课件,将长江水波澜壮阔、群山高低起伏、香山红叶、片片白帆、少年毛泽东意气风发的形象和游人在江中奋力游泳展示到学生面前,同时播放朗读磁带,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真实接触到毛泽东一代伟人少小立志、虚怀若谷,心系天下苍生的伟大形象。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少小立志,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爱国情怀。

(二)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中运用,教师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传统语文课堂注重灌输,知识的传授靠教师的讲解和板书。这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佳。而多媒体教学改变以上的不足,教师可以把基础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针对性、分步骤教给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设计校本作业,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在我在高一选修课《中国书法选修课》中,从网上搜集甲骨文、石鼓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特点,把历代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颜真卿、王羲之、柳公权、钟繇等书法大师的作品做成PPT,给学生展示,学生一下子被书法的魅力所吸引。他们不仅被书法家的书法吸引,更为他们的人品所倾倒,这种文化秉承形式更形象化,有效。

(三)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教师完善自身知识建构,乐教爱教,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丰富自己的职业生涯。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个体,他所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教师有繁忙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没办法抽出时间提升和优化知识体系。教师语文素养在某些方面也是存在缺陷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先掌握课文、理解分析,再根据教学需要到网络平台搜集相关资源,消化、吸收和使用它们。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不是授人以鱼,应是授人以渔,应是教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方式和能力。现今的网络平台使之成为一种可能,让具备主动性的孩子找到学习的动力和乐趣。

三、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使用中误区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师生从中受益匪浅。但是我们也很清醒地看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沉溺在多媒体教室当中,基本功慢慢在消退,对课件依赖性逐渐增强,一课时都离不开课件,这令人担忧。

(一) 完全以课件代替教案和学案

语文课不能只通过现代科技控制课堂,教师也不能只是电脑操作手。一个有能力的语文教师不能授之以鱼,而应该是授之以渔。很多时候,我们所听到的是语文教师抱怨课时不够,抱怨学生调皮。如一次《鸿门宴》公开课上,我们看到精彩绝伦的课件,流畅的教学程序,学生积极配合,但是这给听课教师的感觉是在看一次课件,一次已排练多次的戏剧。由此看来更多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去分析“什么”“为什么”,在“怎样”方面提之甚少,他们研究教材、研究学情花的时间很少,这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慢慢消失。有的语文老师,认为一旦有了课件就一劳永逸,不再备课,因为上课只是一个操作电脑的过程,许多年轻的教师基本功在慢慢降低,教师言传身教功能逐渐消失。

(二) 过分追求课堂知识的容量、节奏,让语文课失去原有的味道

高、大、快、全是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它为提高语文课教学效果创造了便利条件。但也不是每一篇课文本都适合用其进行教学。课文的背景材料,如《论语·宪问》中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学生不了解孔子的生平与思想、作品创作与时代特征、讲话的对象,以及社会影响与人们的评价,怎么能对“仁”“智”“勇”做出准确判断呢?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找材料,以课堂交流的形式来领会掌握,如果只是把相关资料下载并展示出来,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必须要恰当控制教学容量、密度与节奏,要以有助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为前提,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 教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再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和再创造

多媒体教学集图像、文字和视频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语文课的热情。但是教师提供的多媒体素材仅是一家之言,一定能正确体现作品的内容,这会限制学生的艺术再创造,慢慢使学生失去参与审美活动的机会,失去珍贵的情感体验。

四、 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为语文教学服务呢

(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学会给学生“留有余地”,否则课堂又变成另外一种的满堂灌。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应该是主动接受语文知识。因此,培养他们主动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要留够时间空间给学生,教会他们思考和领会,就会事半功倍。我在高一语文《焦仲卿妻》教学中,要求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来学习该课。在第一课时,我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要求学生利用电脑和网络区了解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舍内摆设、人物衣着打扮及人物的语言特色。学生一接到人物,认为我给了他们极大的创作空间。于是,在我留的问题基础上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分工,查阅资料,排练节目,最终课本剧演出取得极大的成功,对文本中焦仲卿夫妇、焦母和刘兄等主要任务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并对他们生活的时代有了鲜明的认识,这对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和价值观起到很好的作用。由此我认为,在这节课里,文本的解读非常重要,网络、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

(二)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同时,教师要创设情境或再现情境,配合多媒体引导学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突破难点,否则学生学习就无法顺利进行。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深刻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只要我们合理地引导和激发,学生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在这一方面,多媒体对学生的想象力的训练是极为有利的。例如,我们在教《孔乙己》的时候,学生单单看了作品的内容,无法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如果我们能设置一定的画面,如清末民国初的风土人情、鲁镇、咸丰酒店、柜台、酒客和被人打断腿的孔乙己等等,并配上生动朗读录音,营造出鲁镇典型环境的氛围,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设计学生改写文本,讓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想象从而进行再创造,并用文字把它表述出来,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进行创新思维是极有好处的。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背景,让学生了解春秋无义战的具体含义。在秦晋围攻郑国的背景下,一个风烛残年的烛之武,年轻时得不到重用,年老却要为国牺牲。去还是不去?学生展开热烈网上讨论,并留下各自观点,教师充分浏览学生的观点,充分肯定,进而统一认识。如此一来学生学习语文和传统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

(三) 教师不能忽视自身的重要性

要进一步明确自己在这场教学模式改变中的地位,教师从原来的课堂支配者,变成课堂的参与者。如此一来,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利用学科特长,把握方向,有效地参与,那么语文教学的春天指日可待也。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学生从中学到传统语文教学中得不到的形象可感的感性知识,但教师如果一味依赖于多媒体教学,就容易走进一条死胡同。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任重道远,既要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优势,又要发挥学生学习动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更上层楼。

作者简介:

连宇,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学院附中。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中医内科学实施PBL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相关问题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
TRIZ理论在“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