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围绝经期女性的中医养生与保健

2019-03-19 06:32章培愉
广西中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绝经期生理保健

熊 瑜,章培愉,林 辰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

围绝经期是指女性在自然绝经前后,从生育能力旺盛和性功能正常逐渐衰退的过渡时期,即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完全丧失的生理阶段,是女性从成年步入老年的重要转折时期[1]。一般女性进入更年期的年龄为 40~60 岁,我国基本为 45~55 岁[2]。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进入围绝经期的女性数量越来越多,预计到2030年,50岁以上女性将超过2.8亿[3]。围绝经期是女性的必经生理阶段,是人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的自然规律,大多数女性可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但也有部分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减导致体内雌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引起器官或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出现月经紊乱或绝经、烘热汗出、烦躁、易激惹、眩晕、腰酸、失眠等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低下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严重者会形成更年期综合征,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4-5],近年女性围绝经期的养生保健逐渐被大众关注。中医对于更年期女性的养生与保健历史悠久,方法多样,以治未病思想为指导,通过让女性调整自身的情志、饮食和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地预防或改善上述不适,使女性顺利地度过围绝经期。本文基于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特点,浅谈该时期的中医养生与保健方法。

1 中医对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特性的认识

中医古籍无“围绝经期”的专篇论述,根据妇女围绝经期相应年龄段的生理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有相关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6]中医认为,女子一生的生理特点不离经、带、胎、产、乳,均耗伤精血,常致肾精亏虚,女性步入“七七”,此时期肾气由盛转衰,天癸由少趋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月经将断,生殖功能丧失,进而脏腑功能失常,其根本内因在于肾虚[7];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之源,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渐衰是人生、长、壮、老、已自然规律的结果,女性一般并无明显不适,但体质、环境、精神压力、情志、疾病、饮食、生活起居等外因可影响脏腑气机,导致各种症状产生。《灵柩·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6]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女性进入围绝经期,肾精亏虚,水不涵木,肝失所养,常存在肝血不足、筋脉失养,常有手足麻木、拘挛等现象,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则可见情志改变,表现为抑郁、焦虑、易怒等。另外,脾为后天之本,肾与脾为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先天温养后天,后天滋养先天,二者互相资生促进,女性围绝经期肾衰与脾弱关系密切,脾虚则运化失司,水滞为湿,湿盛则凝聚为痰,痰湿内停于胸,肝郁日久,阳亢易挟痰上扰心神;女子进入围绝经期后,肾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而心神失养,君火上亢则可见心悸、失眠、健忘、心烦等[8]。可见,从中医角度来看,围绝经期女性是以肾气渐虚为根本生理特性,与肝关系密切,同时影响心脾[9]。

2 中医养生保健在围绝经期女性中的运用

养生即保养人的生命[10-11],“治未病”预防观是中医养生与保健的核心要素[12-13]。现代女性通常面临着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而能否平稳度过围绝经期,与自身体质、环境、精神压力、饮食、生活习惯和方式等都有密切关系[14]。

2.1 情志养生 围绝经期是女性不可逾越的生理阶段,是人衰老的必然生理过程,女性应正视自然规律,以平和、愉快的心态顺应自身的生理变化。一些女性对于围绝经期非常惶恐,而高度的精神紧张可使体内气机逆乱,心神失守,面对自身日渐衰退的生理机能,更应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克服心理缺失感。首先,正确学习关于围绝经期的相关知识,掌握该阶段的生理规律,保持精神上的恬静愉悦,少思节虑。《黄帝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内心清净,则心神安宁,气机条畅。其次,修身养性,适当“移情”;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正向的文化活动来充实生活,疏泄压力和情绪[15];《管子·内业》曰:“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通过参加音乐[16]、诗词、书法、坐禅等活动也可以增添心理愉悦感。此外,更年期女性应主动与家人、亲友进行思想交流、倾诉,可以排遣心中懊恼,疏肝解郁。

2.2 饮食养生 围绝经期女性的生理本质为肾虚,而从体质上可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本草求真》曰:“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故可以运用饮食调摄人的阴阳偏颇,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17]。①制定种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谱,保证满足机体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的生理需要。围绝经期女性因雌激素分泌减少,常伴有钙质流失,严重者会有骨质疏松症,可加强乳制品和豆制品的摄入,以补充植物雌激素及钙。根据个人体质的阴阳偏性选择相应的食物,如偏阳虚者可选择狗肉、羊肉、桂圆等温热助阳之品,偏阴虚者可选择水鱼、银耳、燕窝、枸杞子等养阴生津等食物。②饮食应清淡,有节制和规律。围绝经期女性肾气虚衰,水液代谢欠运,颜面常见虚浮,应注意减少钠盐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部分肥胖嗜甜食更年期女性应避免过多糖分摄入。《养生要诀》曰“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故饮食量应节制、适中,避免过饥和过饱对肠胃造成伤害,饭后还需适度运动[18]。

2.3 起居养生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围绝经期女性在起居中应“天人相应”,调节人体生命节律以顺应天地四时及一日间的阴阳消长变化。如《保生要录》曰:“夫人春时、暑月欲得晚眠早起,秋欲早眠早起,冬欲早眠晏起。早不宜在鸡鸣前,晚不宜在日出后,热时欲舒畅,寒时欲收密,此合四时之宜,保身益寿之道。”《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可见一日之中也有阴阳消长变化,应在阳气旺盛时开展工作或娱乐、运动,夜晚阳气收藏时应静卧入寐。生活中应摒弃不良习惯,如熬夜、长时间用眼读书、看电子产品等。

2.4 运动养生 传统的保健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19]、五禽戏,当下时兴的广场舞、慢跑、散步等运动都比较适合围绝经期女性,能使机体筋骨得到伸展,促进气血运行,提升脏腑生理功能,使心情愉悦。但在锻炼过程中需掌握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切忌超出机体承受能力,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故锻炼贵在坚持,才能达到调和阴阳、气血的效果[20]。

2.5 药物保健 历代中医在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干预保健时多从心肝肾着手,强调滋阴益肾、清心宁心、疏肝养肝,创立了很多有效的经方验方并沿用至今。如脾虚肝郁证候,常方以丹栀逍遥丸[21];肝肾阴虚证候,方以二至丸或六味地黄丸,药常选用生地黄、熟地黄、龟板、枸杞子、山茱萸、山药等滋补肝肾,益精填髓;肝阳上亢证候,方以天麻钩藤汤,药常选用天麻、钩藤、龙骨、牡蛎、石决明、柴胡等平肝潜阳;症见失眠者,常方以酸枣仁汤,药常选用酸枣仁、夜交藤、茯神、浮小麦、莲子心等养心安神。需注意的是,遣方用药的前提是准确辨识体质与证型,药证相合,则效如桴鼓[22]。

3 小 结

总之,中医养生保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瑰宝[23],在“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围绝经期女性应积极通过合理的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药物调理等进行中医养生保健,以平稳、安全地度过这一时期。

猜你喜欢
绝经期生理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