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用李志道教授经验快速治愈非洲人癔症性瘫痪1例

2019-03-19 13:46孙亚楠
光明中医 2019年13期
关键词:癔症井穴针灸

孙亚楠

笔者在临床工作十余年中未曾遇到癔症性瘫痪患者,临床较为罕见。它是一种功能性瘫痪,与大脑及脊髓等疾病引起的器质性瘫痪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指在患者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全身或局部的运动能力丧失或减弱,查体、实验室诊断及影像学诊断等并无器质性改变,其神经症状也不符合神经解剖生理特点[1]。现代医学认为,癔症多为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所造成的[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加蓬籍患者Sama Stanislas,男,47岁,部门主管,2019年1月12日来到位于弗朗斯维尔的中加友谊医院就诊。自诉其3年之前身中巫术后突然全身瘫痪,饮食及二便不能自理,无外伤史。患病时双上肢屈曲不能伸直,轻触即有强烈的刺痛感,双下肢无力不能站起。经加蓬及刚果两国大型医院诊治,均未能发现可导致瘫痪的疾病。患者一直接受药物治疗,并有私人医生为其进行按摩,以及进行康复训练。直到2018年8月的某日,患者突然可以自行进食水,但双下肢仍乏力有沉重感。至就诊当日,患者可在他人帮扶下行走,但双下肢依旧乏力有沉重感。行走时其左下肢仍不能正常抬起,向前迈步困难。双上肢可以正常运动,已无任何不适症状。当我询问患者其在2018年8月症状突然减轻的原因时,患者表示自己服用过很多很多的药物,接受了很多很多治疗及训练,他的症状应该能够减轻。当他将他的好转告诉之前的主治医生时,医生表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奇迹”。当问及其为何选择针灸治疗时,患者表示他的一位亲属在中加友谊医院工作,这位亲属告诉他在中加友谊医院里面有从中国来的医生,中国的针灸可以治疗他的疾病。

1.2 诊治经过首诊当日,患者并未携带以往的病例及检查资料,嘱其复诊时携带,并对其进行了查体。查体表现为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正常,巴氏征阴性,霍氏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双下肢本体感觉、触觉及痛觉存在且对称均等。根据患者主诉,再结合其发病时的情况以及查体结果来看,我初步将患者的病情诊断为癔症性瘫痪。这个病症让我回忆起了当年跟随李志道教授学习时对我的传授。依据李志道教授的经验,肩井穴为治疗癔症性瘫痪的效穴。结合适当的暗示,此穴对下肢癔症性瘫痪疗效更佳,且显效迅速[3]。治疗及操作上,首先告知患者针灸是一门来自中国的神奇医术,针灸对于他这种情况有着非常明显疗效。针灸操作上选用华佗牌0.25 mm×40 mm的毫针,采用“合谷刺”[3]的针刺方法。穴位消毒后,在左侧肩井穴直刺0.5寸,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针尖向前斜向刺入1寸,得气后将针提至皮下;针尖向后斜向刺入1.5寸至针柄处。采用捻转泻法操作1~2 min后,用橡皮膏固定住针柄。嘱患者在家属帮扶下行走,将右腿作为参照,用心体会左腿的感觉变化。如左下肢沉重感减轻,则无需家属帮扶自行行走,家属在旁保护即可。这种边行针边运动的治疗方法称为“互动式针刺法”,是李志道教授经常应用的针刺治疗方法之一。互动式针刺法是指针刺得气后,施针(医动)同时,患者配合活动病变区域。这是通过针动结合、调动患者自身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4]。患者“意守病所,运动型体”可使经络气血快速通畅,直达病所,而收“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之效[5]。患者经过30 min的运动后,已经可以自主行走,左腿可正常抬起并向前迈步。患者自诉左腿已经变轻,但感觉右腿较之左腿略显沉重。遂向患者解释,此乃单独针刺左侧肩井穴的结果,并非右侧病情加重;而是治疗前左右两侧双腿同病,左侧更为严重;现针对左侧进行治疗后,左侧之症状已然明显减轻,则右侧病情突显而出所致。嘱其回到家中继续留针,并细心体会双腿病情变化,洗漱前将针取下。次日二诊,患者自诉左腿沉重感较首诊后又有明显减轻,右腿症状无加重。遂如法炮制,取其右侧肩井穴进行治疗,并嘱其运动中细心体会右腿症状变化。患者三诊时带来其2017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时的检查报告及影像学资料,经确认其颈椎、胸椎、腰椎、脑部及脑血管核磁共振检查均无异常,脑脊液检查正常,电解质检查正常。除上述检查结果之外,患者提供的报告中还有血常规、肝功、肾功、肝炎、艾滋病等等化验检查;腹部及泌尿系B超检查以及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等各项检查报告。这些检查结果中均无明显异常表现,这也使我更加确定了首诊时对患者给出的癔症性瘫痪的诊断结果。这次复诊中,患者自诉双腿的沉重感均已消失,但其长时间站立行走后以及突然起身时容易出现轻微的头晕,且容易感到疲乏。遂告知患者上述症状乃因其长期卧床久卧伤气、气滞血瘀、不能荣养清窍及四肢所致,从西医角度讲是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心肺功能及四肢肌容量下降所致。适量运动可行气活血、改善心肺功能及恢复正常肌容量。嘱其逐步增加运动量,1~2个月便可逐渐恢复。并再次在其双侧肩井穴处依前法施针,告知其此次治疗可断绝病症的复发,并嘱其两个月后到医院随访。

2 治疗结果

两月余患者自行驾车前来随访,并无复发,此时患者已经恢复正常工作。

3 讨论

《八总穴》讲到:“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胁肋支沟取,心胸内关谋,两臂曲池妙,两足肩井搜。”李志道教授认为:“两足肩井搜”即指肩井穴善治癔症性瘫痪[3]。虽然歌诀中为“两足肩井搜”,但其中的“足”不应仅指代足部,应理解为腿部。正如《针灸甲乙经》云:“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这里的“足”指代的就是腿部。

阳维脉是连接人体经脉,运行全身阳气的重要通道。肩井穴作为手足少阳穴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对于全身经脉的通联及阳气运行起到关键作用[6]。《灵枢·根结》中有云:“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枢者,户枢也”。“户枢”是指门的转轴,是门能够实现开合的关键。既有关键、纽带、中枢之意,也有调整、转承、把控之意。少阳经的功能特点就像转轴一样可以控制运转,可以辅助和控制太阳经和阳明经的阳气正常出入。少阳经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具有促进并调节内外上下气机运动的作用。针刺肩井穴可以调动调整全身的阳气,气行则血行,气血输布于下肢,可治疗下肢的疾患[6]。

患者患病起于自我暗示,病情好转也源自暗示,治愈同样也依赖暗示。因此暗示对于癔症性瘫痪的产生、自愈及治愈都有着很大的作用。采用互动式针刺法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活动相关部位时精神集中在症状出现的部位,能够使患者很好的将暗示集中到患病区域,因此互动式针刺法对于治疗癔症性瘫痪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癔症井穴针灸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揉肩井,活肩颈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