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调脾胃功能论治老年肿瘤病人失眠

2019-03-19 13:46魏治鹏赵景芳金春晖
光明中医 2019年13期
关键词:微调五脏脾胃

魏治鹏 赵景芳 金春晖

失眠对于病人是痛苦的,特别对于肿瘤病人,能有好的睡眠、食欲,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睡眠作为生命必须的过程,是人体复原、整合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其他人群对比,老年失眠患者的发病率更高,更加难以治愈[1,2]。而肿瘤病人或因为疼痛、食欲差,或因为对于病情恐惧、经济问题,或因为放疗、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3,4],大多数会有失眠表现。老年病人由于机能退化、疾病原因,本身好多有睡眠问题,加之肿瘤疾病因素,所以老年肿瘤病人失眠比例更大。对于老年肿瘤病人,常有脾胃后天不足,加之放化疗、止痛药物等胃肠道反应,由脾胃功能异常导致失眠的病例比较多见,所以本文拟从脾胃论治老年肿瘤病人失眠。

1 老年肿瘤失眠病人的脾胃功能

1.1 老年失眠病人与脾胃功能老年人失眠与其机体退化密不可分。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虽然当前关于人老化的学说很多,如“代谢机能失调”“自由基作用”等等,但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无论如何,衰老是人生命活动中一个渐进的过程,有的变化甚至从幼儿期就开始了。进入老年之后,代谢机能的降低是其生理特点之一,尽管这个进程快慢会因人而异。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胃酸、消化酶分泌减少。平滑肌和黏膜萎缩,使其对食物消化、对营养成份吸收能力降低。胃肠蠕动减慢,排便延缓,出现老年性便秘。有的老年人还因慢性肠功能紊乱,出现过敏性肠炎等。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神不安则失眠,故在治疗上多“从心论治”,一些人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衰,气血生化不足,脏腑组织器官失养,功能低下,代谢失常,致使衰老发生。“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人类进入老年,体内的阴阳处于低水平的相对平衡,正气日益虚衰,抗邪能力明显降低。由于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更易损伤脾胃。《养老奉亲书》提出:“危若风烛,百疾易攻”“神气浮弱,返同小儿”,脾胃为“养老人之大要”[5]。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景岳全书·不寐》中说:“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现代研究方面,李景[6]认为,失眠证除表现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外,常伴有食欲减退、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色痿黄等脾失健运的症状,且脾胃与心经络相通,临床从脾胃论治失眠患者占到临床70%左右。路志正教授提出脾胃“持中央以运四旁”的理论,脾胃病,则五脏不安,五脏功能失调皆可引起五神的变化而发生不寐,而五脏之中,尤以脾(胃)脏最为重要[7]。

1.2 老年肿瘤病人与脾胃功能肿瘤患者虽然与遗传因素有关,但更多与后天饮食、情志因素等关系密切,且肿瘤患者需长期服药,目前常用肿瘤相关药物大多为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品,久之则更伤脾胃。金·张元素曰:“盖积聚癥瘕,必由元气之不足,不能运行而致之。欲其消散,必借脾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一味克消,则脾胃愈弱,后天气愈亏。”可见,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的作用尤为重要。现代研究表明部分健脾类中药不但具有直接的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的作用,还具有对放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顾护脾胃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直接关系到肿瘤治疗的效果。老年人脾胃气衰的特点决定了老年人肿瘤治疗过程中,调理补益脾胃之法必当贯穿始终。

1.3 现代医学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失眠与脾胃功能目前临床对于老年肿瘤病人的治疗,如果KPS评分80分以上,符合化疗标准的也会采用小剂量化疗,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是比较重要的化疗反应,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引起的失眠和疼痛一样困扰着患者;放疗(包括γ刀),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不管剂量大小,最终都会引起脾胃功能异常;新型的治疗比如乳腺癌、肺癌、肝癌以及肾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老年人采用的也较多,虽然相对于放化疗反应较小,但临床口服分子靶向治疗的患者不管是吉非替尼,还是近期的阿帕替尼,胃肠道反应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纳差、腹胀、腹泻等,进而影响老年患者的睡眠。

2 老年肿瘤病人失眠的辨证论治

2.1 脾胃虚弱 气血不和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气血失和,心神失养,证见面色不华,入眠困难,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纳少,体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健脾益气和胃,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焦稻芽、焦麦芽、薏苡仁、枇杷叶、黄芪、茯神、木香、甘草等,随证加减。

2.2 脾虚痰湿 心神不宁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积湿成痰,痰浊阻遏,心神不宁。证见夜寐易惊醒,伴头昏,纳差,嗳气,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等。治以健脾化湿,宁心安神。药用:党参、白术、茯苓、茯神、法半夏、竹茹、厚朴、炒薏苡仁、远志等。

2.3 肝脾不和 痰火扰心脾失健运,肝失疏泄,宿食积滞,生痰热,扰动心神。证见夜寐差,心烦不安,心悸易惊醒,脘闷纳呆,恶心,口苦,大便不爽,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治当疏肝健脾,降浊宁心。药用柴胡、白芍、党参、黄芩、郁金、木香、黄连、法半夏、竹茹、薏苡仁、珍珠母、茯苓等。

2.4 脾虚阴伤 虚火灼心肿瘤晚期,脾胃虚弱,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灼伤心络。证见心烦不寐,纳差,乏力,嗳气,心悸,舌红,苔少,脉细。治以健脾养阴宁心为法。药用:党参、麦冬、五味子、远志、柏子仁、生地黄、龙骨、炙甘草等。

3 老年肿瘤病人失眠治疗的微调理念

微调平衡治癌法为赵景芳教授创立,理论认为,人是有机的整体,当机体保持平衡状态时,人处于健康状态,当失去这种平衡关系时,人则属于病理状态,癌肿来源于人体自身细胞,肿瘤细胞是人体内环境调节控制失灵和信息传递失误错乱的结果,癌症患者始终处于变动中的不平衡状态,治疗上找到导致不平衡的关节点,微调之。

赵景芳教授认为,脾居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旁也”,脾胃充,则五脏和;脾胃病,则五脏不安。故理虚必谈土,治损取其中。肿瘤病,特别是中晚期肿瘤患者,多有虚证,培补中焦,调理脾胃以资生化之源尤为重要。张介宾《景岳全书》说:“……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藏也。”在辨治肿瘤时要注重调理脾胃,并将此法始终贯穿于肿瘤病程的各个阶段。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因此提供生命所必须的能量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脾胃功能良好,才能给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以保证生命的存在。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老年肿瘤病人的失眠大部分原因是脾胃运化不足,能量物质难以传递造成的。

因肿瘤失眠治疗是漫长过程,不平衡到平衡亦应是渐进过程,用小处方,合适剂量,微调之,使其恢复正常生理状态,以顾护中焦脾胃为主,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4 微调脾胃治疗案例

金某,女,61岁。2011年1月行左乳癌根治术,多次化疗,病理示乳腺导管癌,2014年2月发现结肠癌,并手术治疗,并且多发结肠息肉。胃纳差,乏力,嗳气,夜寐欠安,腹胀,二便尚凋,舌淡,苔少,脉细。患者平素口服艾司唑仑2 mg,并常加服氯硝西泮2 mg,效果不佳,考虑其中焦脾胃虚弱,肝脾不和,予健脾和胃疏肝法治之,药用:潞党参、茯苓、炒白术、柴胡各10 g,薏苡仁、猪苓各30 g,陈皮、姜半夏各6 g,炒谷芽、夏枯草各10 g。服药2个月,随证加减,病情逐渐改善,未见复发,睡眠改善,停用安眠药物。

龚时夏医师用微调平衡基本方成药扶正和胃合剂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由潞党参、猪苓、炒白术、谷麦芽、茯苓、茯神、薏苡仁、制半夏、陈皮、炙枇杷叶、炙甘草等组成),对比艾司唑仑组,能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且无不良反应[8]。

当然,这里仅仅是举例来讲述从微调脾胃功能来治疗老年肿瘤病人失眠的理论可行性,治疗效果的有效性,临床中也不可一概而论,要依据患者具体证型辨证论治。

总之,老年肿瘤病人失眠症状比较顽固,使用安眠药物治疗,不但不良反应强烈,且后期效果渐差。微调脾胃功能既能调节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亦能调节气血阴阳的动态平衡来治疗失眠,更能激发人体正气治疗肿瘤原发病,就像找到了杠杆原理的支点,以看起来微薄之力,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微调五脏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乐海乐器“微调轴”研发成功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失眠与五脏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
宏观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