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教育出版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9-03-19 11:55何薇
出版广角 2019年1期
关键词:科学出版社选题策划

【摘 要】 当下,互联网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深刻影响着出版行业,改变着我们出版人提供服务的方式,也改变着出版社的商业运营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出版者,特别是教师教育领域的出版者,我们将传统的出版优势与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助力教育出版,让选题策划更精准、图书内容更丰富、宣传推广更高效和产品开发更全面,努力用专业而实用的产品和服务成就更好的中国教育出版。

【关 键 词】互联网;教育出版;转型

【作者单位】何薇,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1.004

当下,互联网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从办公地点的非固定化到办公系统的网络化,我们的工作越来越便利,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从翻转课堂、微课到知识付费,各领域的名师离我们越来越近,也让学习共同体的建立越来越便捷;互联网改变着我们的阅读方式,从纸墨飘香的传统书到可以大量存储、随时查阅的电子书,再到声情并茂的听书产品,图书从生产到推广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可能;互联网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信息量不对等的状况,让作者、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便利,也越来越平等。

互联网深刻影响着出版行业,改变着出版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改变着出版人提供服务的方式,也改变着出版社的商业运营方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教育出版者,特别是教师教育领域的出版者,我们如何能将传统的出版优势与互联网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为教师提供专业而实用的产品,助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呢?近些年来,教育科学出版社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利用互联网,让选题策划更精准

在传统出版中,作为专业出版社的图书编辑,我们常常奔波于各大高校、各种会议,以了解教育领域的前沿热点,发现优秀选题和优秀作者;我们也常常泡在图书馆、新华书店,以求了解教师用书的选题开发状况、销售情况以及读者的些许反馈。即便这样,我们也只能凭着自己了解到的一小部分信息去对图书选题的价值做预判。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剧增,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式也越来越多,这让出版者能够更快速方便地了解专业出版状况,跟踪热点话题并了解读者需求,选题策划也更加有依据和针对性了。

1.以出版大数据为基础进行选题策划

曾经,出版者主要依靠传统的期刊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来了解图书行业发展的大势,依靠在图书订货会上收集各出版社的书目、与图书销售人员的沟通以及小范围的抽样调查来了解教育领域的出版状况。因此,在进行选题策划时,我们的判断难免由于信息量和信息来源的限制而出现偏差。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在出版行业的广泛应用,我们的选题策划有了更广泛、更客观的数据基础。例如,开卷每年都会发布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报告,让我们了解整个图书出版业的发展情况,在更大的视野下进行教育类图书的选题策划。当当、京东等电商在更细分的领域中提供的销售信息让我们可以更直接地看到教师用书的销售状况和用户的阅读偏好,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更精准的策划。

2.抓住热点话题进行选题策划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一些事件引发的话题迅速发酵,成为全行业、全社会讨论的热点,这为出版社进行选题策划提供了极好的参考。作为图书编辑,我们一方面要跟踪热点话题进行选题策划;另一方面要在热点的讨论中发现有权威性、有深度和有见地的作者。例如,2016年末,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引发了全社会对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广泛关注。市场上迅速就出现了一批关于校园欺凌的图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在紧跟这一热点的同时,从源头出发,结合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的《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及《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与这些文件的起草机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合作,组织起草组专家编写出版了《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指导手册》,为学校、教师和家长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实践提供了权威的官方参考,在众多同类书中独树一帜。

3.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选题策划

以前在进行选题策划时,出版社编辑多是通过对特定用户的走访或者在某一特定群体中发放纸质问卷来进行读者需求调研或者了解读者对某类图书的反馈。这一方式费时费力,得到的信息也难免片面。在互联网时代,出版社可以借助问卷星、UMU等工具和强大的网络空间,很方便地就能把调查问卷发送到广大读者手中,而且可以迅速获得调研结果。近年来,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产品宣传手册中都有一个需求调研二维码,通过调研,我们可以了解读者关注的话题、喜欢的作者、喜爱的写作形式和装帧设计风格、购书方式的偏好和对图书增值服务的需求,为选题策划提供参考。

二、利用互聯网,让图书内容更丰富

由于受到介质、容量和成本等因素的制约,传统的图书因单一的呈现形式和有限的容量,在互联网时代逐渐显示其局限性。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越来越碎片化、快餐化,愿意并能够完整阅读一本书的人越来越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的阅读状况也令人担忧。作为教师教育出版者,面对时代的挑战,借助强大的互联网工具,教育科学出版社利用小小的二维码链接相关资料,使得图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图书的呈现形式更加立体,读者与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交流也更加方便和深入。

1.链接相关资料,让图书内容更全面

以前,读者读书遇到感兴趣的内容,想要深入研究的时候,主要依靠参考文献的标注,到图书馆或者相关网站去进行查阅,费时费力,还不一定能找到,也有些人因为嫌麻烦就放弃了。如今,依靠一个小小的二维码,读者在短短的几秒之内就能找到链接资料并进行拓展阅读。这极大地提高了读者阅读的效率和效果。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新任教师培训指南》将作者在设计和实施培训时参考的相关理论、使用的调研问卷、访谈提纲和设计图等,都通过二维码的形式进行了链接,在不增加图书成本的前提下,让内容更加丰富全面。通过阅读这样的图书,读者获得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图书本身的容量,也会有一种物超所值的心理体验。

2.链接音频、视频,让图书内容更立体

传统的图书主要靠文字和图片来传递信息,尤其是专业图书,图片相对较少,形式单一,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疲惫感。互联网时代,借助二维码,我们可以链接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源,让图书的信息传递方式更多样、更立体,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在一些实操指导性的图书中,有些内容用语言描述起来非常复杂,其实实际操作很简单。这些图书通过视频链接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操作过程,使他们对图书的使用会更加高效。教育科学出版社在出版《教育云建设与应用丛书》时,就借助大量二维码链接视频讲解,让老师们快速学会如何使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如何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等,真正实现了图书和网络资源的无缝对接。

3.使用RAYS系统,让作者、读者的交流更便利

传统编辑时代,读者要想和知名作者交流探讨图书中的问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今,通过使用RAYS系统,这一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在传统纸书的阅读过程中,读者是被动的、单向的接收者,很难实现与作者及其他读者的互动,即便新书发布会、读者见面会和阅读沙龙等活动,也只能惠及少数人。RAYS系统则为读者和作者、编辑以及其他读者之间的沟通搭建了一个平台。它通过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实现了多方面的互动,而且易于将志趣相投的人聚合在一起,形成学习共同体。读者对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和话题,可以扫码与作者、编辑以及其他读者交流心得,也可以直接向作者提问。例如,在《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这本书中,出版社设置了“读者交流圈”“延伸阅读”“探究性作业专业拓展”“数学绘本专题拓展”以及“专家咨询”几个增值服务项目,其中,“专家咨询”是需要付费的,而其他服务都是免费的。读者通过扫码就可以自主选择免费或付费的增值服务,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增加了图书的收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三、利用互联网,让宣传推广更高效

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出版社有了好的选题,做出了好的产品,下一步就是通过宣传推广,使好的产品产生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方面,教育科学出版社也做了一些尝试。

1.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

早在2011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就在新浪博客上开通了“安园教师书坊”,为广大教师朋友荐书。近年来,随着微信的兴起,教育科学出版社也抓住了这一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对图书进行宣传推广。

每有新书付印,教育科学出版社都会在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发布“新书速递”,让老师们第一时间了解专业研究的新进展;遇到公共话题,我们会在编辑过的书中选择相关内容发布在公众号上,为大家的讨论和思考提供一些参考;到了教师节,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上开展赠书活动,为老师们献上一点心意;我们也会第一时间在公众号发布作者的一些线下活动,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与。另外,我们在每篇文章后面都会设置微店引流,方便读者购买图书。对重点项目,我们还会与《中国教育报》等教育类的大号合作推广,以求扩大影响。与在传统报刊上进行宣传推广的方式相比,网络工具的使用降低了宣传成本,丰富了宣传形式,也提高了宣传效率,可谓一举多得。

除了公众号,教育科学出版社还建立了“教育之门”微信群,为热爱教育、关心教育的人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如果说公众号的内容更多是出版方单向推送,不太容易得到读者反馈的话,那么,微信群的建立就有效弥补了这个缺陷。在微信群里,作者和读者、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教育圈内人和关注教育的圈外人汇聚一堂,发布相关信息,讨论热点话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这不仅是一个宣传推广的平台,也为我们策划选题、遴选作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2.充分利用电商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当当、京东等电商平台占据了图书零售的半壁江山,教育科学出版社也非常重视和这些电商平台的合作。在电商平台上,在单本书页面,除了提供常规的出版信息和增加关联商品,教育科学出版社也关注页面呈现的视觉效果,让读者不仅能得到信息,还能得到视觉享受,从而更愿意阅读和购买图书。此外,我们也会根据某时期的热点进行专题推广。例如,在2014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向全国推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典型——北京十一学校时,我们就在当当网做了专题页面,推出北京十一学校的系列图书,销售成效显著。

近年来,为了增加用户的体验感,很多电商平台也和出版社合作,推出了“作者直播”项目。教育科学出版社积极利用这一新的宣传形式,让作者直接给读者讲书。一方面,作者是最熟悉图书的人,最能抓住一本书的核心,能让读者对图书的了解更加清晰明白;另一方面,通过讲书,出版社也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编辑、出版社的距离,让图书这一商品变得更有温度了。在互联网时代,作者只要一部手机,在任意地点都可以进行直播,与传统的新书发布会、图书沙龙等相比,省却了许多烦琐的程序,也大大节约了成本。教育科学出版社在推出《中學阅读高效教学》和《美国STEM课例设计(小学卷)》一书时,分别邀请了两本书的作者借助京东平台进行了网络直播,直播间一度达到上万人,听众对直播内容纷纷给予好评,使图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利用互联网,让产品开发更全面

在互联网时代,作为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出版社,依靠单一的图书产品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也难以实现突破性的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抓住时代的机遇和自己的优势,基于内容、作者和品牌这些核心资源,对图书产品以及作者资源进行了全方位开发,开展了一系列包括教育咨询、培训等在内的专业服务,实现了从出版商向教师教育服务商的转型。

1.从出版到“出版+”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通过出版,我们希望把作者的智慧传递给更多的读者。然而,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老师们读书的时间极其有限。如何能让老师们在短时间内快速吸收一本书的精华?如何让老师们把读书和工作结合起来,真正把书中的内容运用于工作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为此,教育科学出版社精选出一些体现研究前沿的、有用且实用的图书,以引导技术为基础,基于学校和老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实施了多场读书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读书会是我们基于已出版的图书开发的一项产品。此外,我们充分依托作者资源,引进国外专家,为校长、教师、教师培训者、学校以及区域教育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一方面,通过培训和咨询,出版社将凝聚的智慧以多样的形式传播给更多人;另一方面,在培训和咨询的过程中,出版社也获得了众多基于实践需要的选题启发和隐藏在教育一线的有思想、有经验的作者,进一步促进了图书出版。出版、培训、咨询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模式让我们的业务形成了良性循环,为出版社的成功转型奠定了良好基础。

2.从“出版+”到“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的出版融合转型必然少不了线下、线上的业务融合。如何把线下业务搬到线上,让更多老师受益呢?教育科学出版社也在思考和探索。

经典理论专著的学习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但这些理论专著往往比较难读,老师们常常读不懂,读不下去,也很难将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针对这一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和北京云舒写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教师专业阅读线上课程,邀请专家对《给教师的建议》《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等经典书目进行线上导读,每次时间5—8分钟,让老师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和专家一起学习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提问、课例、故事、实践建议和作业等,提升导读课程的实践指导意义。我们力图通过这种方式推动教师的专业阅读和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曾经出现过的传统出版消亡论,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也让我们有了改革的动力。面对互联网,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选择不是抵制和逃避,而是欣然接受,让互联网为我所用,开发出更多专业而实用的产品和服务,成就更好的中国教师。

猜你喜欢
科学出版社选题策划
Case Study on Import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Discourses Written in Non—mother—tongue
本期策划
《色谱》获2015 年度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质量优秀奖”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推荐
科学出版社物理类重点书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