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领下“互联网+教育”的再思考

2019-03-19 11:55杨剑飞熊海峰
出版广角 2019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育人教育

杨剑飞 熊海峰

【摘 要】 “互联网+教育”开启了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教育的部分功能,凸显了互联网技术对教学手段创新的支撑作用,但是其对育人的作用关注不多,甚至有所忽视。文章试图从我国“互联网+教育”的起源出发,深入分析技术引领下“互联网+教育”在创新教学手段的同时产生的不良影响,通过对比研究,为“互联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学术思考。

【关 键 词】技术;“互联网+”;教育;思考

【作者单位】杨剑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熊海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1.006

互联网作为一种时代的大背景,已然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也逐渐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潮流。各种微课、慕课、网络公开课、直播教学等依托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开始盛行,并呈扩大趋势,各类学校、教育培训公司、教育出版企业等都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但是,实践中,“互联网+教育”在推动教育改革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这不得不引起各界的再次思考。

一、“互联网+教育”: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理念

1.“互联网+”的提出

“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在国内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11月14日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但真正把“互联网+”带入公众视野并推动发展的,则是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1]。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文件将“互联网+”定义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態”[2]。《意见》中并没有对“互联网+教育”进行具体部署和阐释。

2.“互联网+教育”的官方推动

《意见》出台后,各界开始探索互联网与自身的融合发展路径。

“互联网+教育”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于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点数会议”的发言中。刘延东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把握“互联网+”潮流,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提供教育公共服务。随后教育部下发的《2016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里提出,“落实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国务院有关‘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等重大战略对人才培养等工作的部署,作为做好教育信息化统筹规划与指导,加强教育信息化统筹部署的重要任务。”[3]

从总体布局而言,教育部门积极响应了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但并未做出具体阐释和工作部署。《工作要点》中,教育部门将“互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并列在一起。这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教育部门更多地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类型,期望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凸显的是技术的作用。所以,官方层面并未基于教育的特殊性和对“互联网+教育”的内涵、本质、特征等进行明确表述。

在业界,各种教育培训企业从2013年起就进入互联网领域,开始探讨“互联网+教育”。实践中最集中的特点在于通过在线直播、APP等开展教学培训工作,重在知识传播。

学界针对网络教育、教育信息化、在线教育、“互联网+教育”等,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分析,很多时候将三者纳入到“互联网+教育”的范畴,呈现教育的网络化倾向,重在强调技术层面——互联网技术如何更好地推动教学手段的创新发展。而对于教育的终极成果——人的关注极为不足,尤其是培训市场“互联网+教育”的部分典型案例更加强化了这种倾向。这种以技术导向来解读“互联网+教育”的方法是不太妥当的,“重教学手段创新,轻育人成效”的理念也造成了相关教育实践的变异。

二、技术引领下“互联网+教育”的现实弊端

作为技术引导下的“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当前人才培养中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了合理的解决途径,使得教育资源在新技术支撑下得以最大限度地传播。但是,教育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教学”和“育人”两个层面。当前的“互联网+教育”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但是对育人的创新实践还缺乏系统研究。

1.强调了优质课程资源,却扩大了师生距离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因拥有知识量的优势而获得课堂控制权。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挑战,学生获取知识更加便捷。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选取知名教师的优质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这种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追求,直接导致了师生距离的扩大。在互联网开放的教育生态中,“足不出户,遍知天下事”。学生依赖网络,与教师和同学的关系日渐疏远。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屏幕和手机APP,可以随时随地掌控教学内容,方便快捷地留言讨论,但是很可能到课程结束,对授课教师都不会留下任何印象,教师成了电脑画面的一部分。教师更是无法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弱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相长”“促膝长谈”等言传身教的育人方式成为稀缺产品,师生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因为信息化缩短,反而扩大了。

2.强调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却忽视了教师的引导功能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学生进入的课堂是固定的,授课教师要顾及全班同学的接受水平,因此授课会选取平均接受程度的同学作为参照。而“互联网+教育”的主动权掌握在学习者个人手里。互联网上的课程异彩纷呈、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偏好来选择不同的课程。在这种情况下,个性化教育与学习逐渐成为现实。

但是,在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互联网+教育”中“教师实时引导”的缺位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当前互联网信息繁杂,学习者尤其是低龄学习者,还没有足够的道德判断能力,在没有教师引导和熏陶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在开放的互联网信息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本意是通过运用各种互联网设备辅助学习,使得学习更加娱乐化、生活化。但是,如果长期在网上接触各类学习游戏,学生可能会过度沉迷于网络,久而久之,其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更不用说增强体质、强健体魄、培养意志力了[4]。

3.强调了“无界限”学习,却影响了学生知识网络的构成

传统教育中,学生要求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完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内容,课程教学和知识点具有极强的计划性。“互联网+教育”则突破了传统教育形式的时空限制,降低了学习的门槛,使得随时随地学习成为现实。互联网随处可见的知识分享和信息传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学习的广度大大增加了,但是学习深度却降低了,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严重碎片化。學生对唾手可得的大量碎片化知识和信息一目十行而不加思考,这样会导致其养成懒于思考和依赖知识加工的坏习惯,不利于建立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利于自身思辨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发展,最终导致所掌握的知识过于零散,难以形成具有逻辑层次的知识网络。

4.强调了国际高端资源的引进,却带来教育主权丧失的风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互联网+教育”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地域限制,像经济一样开始全球化发展。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这些都成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标准。但是教育是文化的传递工具和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和人才竞争中,如何确保本国文化安全和教育安全?当前,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互联网课程裹挟着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席卷全球,将直接或间接改变世界各国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观念,进行新的文化殖民统治: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丢掉本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价值[5]。当我国学生都拿其他国家的课程学分、学历证书的时候,那么,中国的教育主权如何捍卫?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课程如何吸引本国学生乃至外国学生?这些都是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未来必然会面临的问题,需要各界高度关注。

三、“互联网+教育”需要冷静应对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不仅局限在教育本身,还会拓展到更大的社会空间。“互联网+教育”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优势,但它并不是完美的。面对“互联网+”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冷静应对。

1.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国家教育改革

跳出教育看“互联网+教育”。教育是全社会的根基,教育需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各种环节,而政策就是这种融合的催化剂。

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我国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战略。我们要积极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建立“政府支持、学校主导、市场参与的“互联网+教育”运行机制,搭建及采纳国际领先技术的高水平在线教育技术平台,加快网上教育的课程资源支撑[6]。

二是要通过引入现有的国家精品课程、世界顶尖大学推出的视频公开课等高端资源,加强我国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和辐射水平,优化布局我国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做好质量监控。

三是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学生价值观和完善人格的培养,将互联网思维真正贯彻到教育实践中,从体制痛点和真实需求出发设计产品,用互联网思维实现传统教育体系、流程、结构、规则、管理等互联网化,促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重构[7],最终推动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总目标。

2.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而人格中最重要的就是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教育需要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也就是说,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教育的手段多么数字化,全社会都必须牢记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互联网只是传播知识的工具,只是被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手段。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而非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沼泽。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8]。

3.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发展与高等教育司司长戴维·阿乔莱提出:“要做到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教师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这才是“互联网+教育”的题中之意。教师要拓宽思路,转变观念,积极掌握新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学习慕课有益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深化与选择上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在内容的呈现上突出视频、动画等综合的感官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恰当把握“老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围绕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重新优化教学流程,加强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另外,教师还要适时开展在线教育,制作自己的微课,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互补。这样,有利于教师时刻把握时代的脉搏,冲在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线[9]。

4.强调 “线上线下”育人功能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输和能力的培养,还是健全的人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正确思维方式的养成。“互联网+”时代,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既要注重传统教育的引导,也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优势。这种融合是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实践。

一是沟通方式的变化。师生双方共同拓展互联网教育的平台和空间,“键对键”便捷师生交流,“面对面”深化教育效果。

二是按需提供。“互联网+教育”将会产生教育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包含着丰富的教学与管理信息。通过分析这些大数据,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特点来开展教育和辅导工作。从人格培养到专业学习再到就业规划,教师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极具个性特色、主客互补、共同进步的教育環境。

三是资源整合的变化。教师可依托互联网构建专业教学、思想辅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为一体的平台,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此外,教师还可积极拓展平台,整合家、校、企、社的网络育人资源,形成合力[10]。这样,不但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还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传统教育的有效发展。

相比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互联网+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同时我们也应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割裂“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联系,也不能故步自封,抵制现代化的教育浪潮。面对“互联网+”的趋势,我们应从教育变革的真正需求出发,立足于培养全面的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直面挑战,让教育在“互联网+”的风口飞得更高、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陈丽. “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 远程教育杂志,2016(4):3-8.

[2]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3]教技厅〔2016〕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Z].

[4]赵国庆. “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 光明日报,2015-06-09.

[5]李威,蔡樱华. 试论“慕课”条件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教育主权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15(2):13.

[6]林蕙青. 从战略高度认识互联网催生的高等教育深刻改革[J]. 中国高校科技,2013(6):4-5.

[7]朱常琦. 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 中国信息教育,2017(11):90-92.

[8]王金鹏,许林云等. MOOC给高等教育及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9):5-7.

[9]刘琼.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 O2O 育人模式探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158-160.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