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健康产业结构发展研究

2019-03-21 19:17汤子琼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保健品医疗卫生养老

□汤子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投资需求转向消费拉动,以医疗医药为主的大健康服务产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对我国经济新动能的转换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大健康服务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产业链和供应链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较合理的体系结构,远远不能适应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需要,因此必须不断优化大健康服务产业结构的发展。

一、我国大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

(一)医疗产业稳定发展。据我国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6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9.8万个,比2017年6月底增加8,291个”。从我国医疗服务情况来看,诊疗人次在逐渐增加。“2018年1~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40.7人次,同比提高3.8%”。可见我国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较快。

(二)医药器械产业快速增长。根据国家工业信息部的统计,2017年1~9月,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36.45亿元,同比增长11.70%,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61个百分点。在各子行业中,增长最快的是中药饮片加工,增速为17.20%。”可见医药器械健康产业增长速度较快。

(三)保健品产业在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有所放缓。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的增加,对保健食品、保健饮品的消费也逐渐增加,这就催生了我国保健品产业的大发展,从2012年开始,我国批准保健食品初次注册申请数呈逐年大幅增加趋势,并于2014年底达到阶段性顶点,但这个新兴的保健品产业,从产生开始受到许多民营资本的追逐,利润丰厚,一时间内出现了保健品市场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影响了保健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企业数量有下降的趋势,但经过整顿后的保健品行业在2015年以后又出现了稳步发展的趋势。

总之,我国的健康产业主要体现在增长速度较快的医疗产业,但与大健康相关联的公共卫生服务产业、保健食品产业、养老产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应正在走向老龄社会,老年人对健康服务的需要。

二、我国大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发展不均衡。由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我国不同的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各社区之间的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条件较差,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对健康的需要,有些地方还存在因疾病致贫的现象,给我国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以中医预防为主的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较为缓慢。我国的中医药治疗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是与西医相比,对于重大疾病的治疗时间周期较长,疗效不明显,在健康养生观念和健康养生知识普及程度不高的老年人中,大部分老年人对于中医的“治未病”认识不到位,老年人在没有彻底病倒之前一般不愿意接受中医养生服务。但随着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认同,目前养老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也还存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和不完善的现状。一些养老机构和颐养中心的健康服务产品单一,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思想冲击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因此,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不断调整现有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的保健食品产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完善以健康食品药品产业为中心的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民以食为天”,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的幸福生活。在我国基本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前提下,人民群众更关注的是如何提高生活品质,如何吃得安全放心。因此,在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结构中,要不断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一个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安全生产服务体系,确保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如,四川阿尔康生物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亚麻酸、共轭亚油酸、红景天丛草、蜂胶、红曲胶囊等十多种健康食品,其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上游是我国山西省宁强县的万亩种植基地,其种植的紫苏、水冬瓜、银杏、猕猴桃都是绿色生态植物和安全食品,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该公司产业链的下游是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这样公司就把实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中,在提高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同时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健康。

(二)深化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医院和社区医疗诊所以及民办医疗服务机构。由于我国原有体制机制影响,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广泛集中在大城市,偏远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是疾病与贫困的代名词,因此,要消除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现状,实施医疗精准扶贫,必须深化现有医疗卫生保障制度改革,扩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医院和社区医疗诊所以及民办医疗服务机构,缓解人民群众因看病难而影响健康的问题,为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医疗救助,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器械自动化生产与服务,以创新驱动推进新材料、新技术在医疗器械生产中的作用,为医院治病救人、康复治疗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降低人民群众的健康成本,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三)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的养老产业发展。2018年11月28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国家层面强调支持发展我国的养老产业。会议指出:“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快推进长期照护服务发展;促进现有医疗卫生和养老机构合作,发挥互补优势”[2]。四川航空爱老之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专业从事养老服务的经营管理。2018年5月,四川阿尔康生物有限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合作,率先实现了公共养老机构与民办健康产业的有机结合,在集团工业公司现有体制下引进民营经济的市场化模式,实行“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社区微型养老”健康服务,发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在养老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形成了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效果明显。在短时间内,公司解决了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增加了中医型预防治疗为主的健康食品药品的有效供给,增加了对老年人健康知识的培训,举办重阳节健康知识讲座和各种健康娱乐文化服务,为每一个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日常护理、重症监护、术后护理,建立紧急救助、主动关爱、生活助手、咨询服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大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

(四)大力发展与大健康产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事业。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全国高等教育实施“双一流”建设中,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置相应的学科和专业,大量招收和培养各层次的健康管理亟需人才。西华大学适应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大学内部设置了二级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从2018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生,为我国大健康产业体系提供人才支持,抢先占领了本领域的人才培养高地。

四、结语

综上所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朝阳产业”的大健康产业,正在形成包括医疗卫生、医药器械、保健食品和中医药养老产业体系,其内部结构比例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重视西医治疗向中西医并重、推进医养结合的发展与“治未病”的保健品产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健康产业链与供应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之间正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随着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我国大健康产业必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展政府、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为大健康产业发展共同培养亟需的创新创业人才。

猜你喜欢
保健品医疗卫生养老
保健品知识ABC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养生不是养老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