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价值研究

2019-03-21 19:17□李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培育

□李 峥

民族精神是民族在生存与发展中形成的、绝大多数民族成员都认同的价值信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社会理想、思想观念等,它是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以及民族思维方式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是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忠君爱国的伦理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等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繁衍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所在,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中华民族精神仍释放着巨大的生命活力,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不竭的思想动力。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价值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精神、价值信仰、社会理想等,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参与全球文化竞争的重要依据。

(一)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国际竞争价值。第一,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普世价值思想肆意泛滥,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四处扩散,民族文化精神渐渐式微,并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西方国家凭借科技、政治、经济等方面优势向其他国家倾销西方普世价值观、自由主义思想等,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建设带来巨大冲击,所以,应当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更好地回应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与文化输出。第三,民族文化精神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是以文化软实力为重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其中,民族精神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也是培育民族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只有培育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提高中华文化的世界竞争力。第四,民族精神是维系和凝聚民族成员的思想纽带,也是民族成员的共有精神家园,它能够为民族成员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社会理想,激励民族成员齐心协力参加国际竞争,从而使中华民族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民族进步价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发挥着凝聚人心、增进改革共识、促进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比如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能为激励全国人民锐意进取,克服改革发展中的重重艰难险阻;甘于奉献、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励人们自觉奉献社会,勇于担当民族使命;实事求是、务实求真的民族精神能够为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依靠力量。此外,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西方文化思潮肆意泛滥,在这些消极文化的不良影响下,有人否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有人怀疑共产党的革命成就,有人诋毁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还有人甘心做西方反华势力的附庸和内应,这些给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带来不良影响。所以,需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以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回应思想文化领域的各种“杂音”和“噪声”[1]。

(三)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人的发展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所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的物质生活丰裕、生活环境改善、社会关系和谐等,还包括人的精神世界、道德境界、人格理想、能力潜力的全面发展[2]。中华民族精神内蕴了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理性务实、勤劳勇敢、自由平等、厚德载物等价值理想和思想观念,表达了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永恒追求,对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比如,自强不息、为人诚信、和而不同等民族精神,能够引导社会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促进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此外,中华民族精神所内蕴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修身思想等能够提高社会成员的认知能力和道德素养,充分发挥“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挑战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无法阻挡的世界历史潮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遭到了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普世伦理和民族价值的冲突、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涤荡等挑战,陷入了尴尬的发展困境之中。

(一)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渗透。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指出,民族历史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不能随意割断或抛弃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然而,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美英等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管理、商业等优势肆意传播西方的价值观、政治观、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并将国际竞争扩展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等领域,为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巨大挑战。比如,在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中,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普世价值等成了许多国人的价值信仰和人生准则,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伦理道德、价值信仰等日渐式微,从而带来了道德滑坡、信仰虚无、精神空虚、共识弱化等社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普世伦理和民族精神的冲突。文化全球化必然会增进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的交流,形成全球化、普遍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国际共识等,这必然会影响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等。当代中国要融入全球化进程不仅要遵循国际惯例、国际规则等,还应当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理念和制度,这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信仰、意识形态等,进而影响中华民族精神与道德传统培育。此外,文化全球化虽然推动了世界文化交流和民族文化发展,但也给民族国家的主权观、民族观、价值观等带来许多冲击。比如,许多西方人士叫嚣“人权高于主权”、“国界消失”、“全球民主化”等,使许多人都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会日渐消亡”的思想观念,这些淡化了人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等,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许多新挑战[3]。

(三)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涤荡。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为经济基础,以儒家思想和伦理文化为文化特色,以忠君爱国、三纲五常为重要内容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许多陈旧、落后、腐朽的内容,但也内蕴了以民为本、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甘于奉献、实事求是等优秀民族精神,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精神遭到严峻挑战,产生了价值体系紊乱、功利主义泛滥、重利轻义盛行等社会问题,给公民道德建设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许多人以投机倒把、制假贩假、急功近利等方式“搞到钱”为荣,反而将爱岗敬业、踏实勤奋、默默无闻等看成“落后的”;有些人以超前消费、铺张浪费等为荣,以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等为耻,这些都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负面影响[4]。

三、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举措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遭遇了西方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这些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巨大阻力。为此,应当优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容,提高中华民族精神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提高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效果。

(一)丰富与优化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容。民族精神并不是亘古不变的“绝对精神”,而是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革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精神,在全球化、市场化的时代境遇下许多民族传统、民族思想、民族习俗等可能会变得陈旧、落后、不合时宜,这就需要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容,提高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等。第一,应以马克思主义优化中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体系,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时代性等[5]。所以,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消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专制意识、臣民思想、小农意识等,用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公民的公共常识、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第二,以先进西方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近代以来,英美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领先全球,成为现代文明的发源地和世界文明的领导者,所以,应当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西方先进文化,借鉴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将自由竞争、民主平等、遵守契约等西方文化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和先进性。但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时,应当警惕个人主义、普世价值、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想的负面影响,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的思想冲击。

(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及传播方式。第一,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仅与民族精神的内容合理性、思想先进性、观念科学性等密切相关,还与民族精神的传播载体、传播方式、教育方式等密切相关,所以,应当不断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载体,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思想传播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和思维方式。还应当将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等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第二,在思想独立、人权自由、政治民主的现代社会中,将中华民族精神强加给社会成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以应当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宣传方式和传播话语,引导个体在“为己”的生活实践中体味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价值,将自由平等、自强不息、爱岗敬业等民族精神自觉转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比如,应当以思想诱导、舆论引导、榜样示范、文明创建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信仰,让中华民族精神在每个人心中都生根发芽。第三,应当以精准思维、客户思维等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社会各阶层的民族精神。比如,应当分析农民工、大学生、公司白领、知识精英等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困惑、信仰问题等,将中华民族精神转化为形式多样的话语方式、生活图景等,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精神套餐”。

中华民族精神是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核,也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依据和思想根基。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为此应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及传播方式,提高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吸引力。

猜你喜欢
全球化中华民族培育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全球化陷阱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