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中小学冰雪运动进校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9-03-22 05:55翟俊辉马志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冰场特色学校长春市

翟俊辉,马志军

2016年国家发改委与教育部、体育总局多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和《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两个《规划》倡导有条件的北方地区中小学应将冰雪运动项目纳入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南方地区城市中小学积极与冰雪场馆或俱乐部建立合作,开设冰雪体育课程,预计全国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在2020年达到2000所。冰雪运动的开展为学校体育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2017年长春市56所中小学通过了审核成为首批冰雪特色学校,2018年长春市62所中小学通过了审核成为冰雪特色学校。2019年长春市从118所冰雪特色学校中推选出30所申报国家级冰雪特色学校,其中5所示范校,加大力度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百万学子上冰雪”计划的实施与普及。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长春市118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现状的调查,全面客观地掌握冰雪运动进校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办法,充分发挥长春地域性特色优势,为尚未开展冰雪运动的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调查对象

长春市118所冰雪特色校的168名体育教师。

三、调查方法

(一)座谈调查法

借助长春市首届中小学地板冰壶、雪地球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与118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68名体育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

(二)问卷调查法

借助长春市首届中小学地板冰壶、雪地球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对118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68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并现场发放168份问卷、回收168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三)行动研究法

到开展冰雪运动的学校实地考察、调研,从实际冰雪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由学校教师、学生与笔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冰雪运动学校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解决校园冰雪运动的实际问题。

四、调查显示存在的问题

(一)冰雪场地、器材不足

118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只有48所学校自有冰雪场地,16所学校冰雪场地筹备中,并且各个学校不同程度地缺少地板冰壶场地,旱地冰球、雪地球等场地、器材以及冰鞋、轮滑鞋等。特色学校中目前有未铺设冰场雪场,但能够利用周边社会冰场雪场开展滑冰滑雪教学活动或四季开展轮滑(替代滑冰项目)、滑轮(替代滑雪项目)、旱地冰球(替代冰球)的;也有未铺设冰场雪场,结合冰雪开展冬季阳光体育运动和趣味项目教学活动的。吉林省财政厅根据特色学校在校学生规模、开设冰雪特色项目情况、学校铺设冰场雪场条件及开展滑冰滑雪教学活动的现状给予了一定资金支持。截至2018年8月31日,政府为首批56所冰雪特色学校的冰雪运动教学设施设备补助经费252万已经拨付到账,并强调各地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务必于2019年11月底前100%完成第二批冰雪特色校的冰雪运动设备器材配备任务。虽然政府积极拨款,但是拨款金额远不能满足普及冰雪课程的需求。

(二)冰雪师资配备薄弱

调查显示,长春市冰雪运动缺乏大量专业人才。中小学冰雪运动专业的体育教师人数不多,绝大多数体育教师的冰雪运动技术是在大学期间普修课时习得的,由于教学时数有限,仅达到初步掌握冰雪技术的程度,远远不能胜任体育教学任务,不能满足冰雪特色学校开展冰雪运动的需求。虽然一部分其他专项的体育教师接受过冰雪运动等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培训,但由于冰雪项目专业性较强,再加上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初步掌握冰雪运动知识与技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冰雪运动项目的训练,缺少冰雪运动教学、组织竞赛、裁判等经验,远不能满足教学、竞赛和课余活动的需要,导致冰雪运动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比较艰难,

(三)冰雪项目培训不均衡

调查显示,2017年、2018年冬季,部分体育教师接受过省级、市级、国家级为期4天、5天、7天的高山滑雪培训。教师们受益匪浅,自我提高幅度也很大,但是学校没有滑雪场,一身的滑雪技能在教学中几乎无用武之地。

长春市还没有开展大规模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滑冰培训。滑冰在中小学应用得比较多,48所学校有的自己浇冰场或利用附近的湖泊整修冰场,有的学校利用社会冰场资源,但是专业教师却不足,亟需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2018年冬季,长春市新区教育局组织了区内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速度滑冰和冰球培训,学有所用,深受体育教师们的喜欢。

(四)冰雪项目培训效果不佳

调查显示,部分体育教师接受过旱地冰球、地板冰壶、雪地球等培训,但是他们对冰雪项目的培训满意度不高。原因是参加培训的人数多,时间短,培训师少,分组少,场地器材有限,实战时间少,侧重点不同的教练员、裁判员都在一起培训,严重影响培训效果。

同时,我市冰雪项目培训缺少优质示范课观摩教学。由于开设冰雪运动项目的时间短,缺少可借鉴的教学经验。教师们希望能够观摩中小学冰雪优质示范课,倾听专家的点评以及授课教师教学反思,得到名师的引领,分享优秀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五)普遍开课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各冰雪特色学校都能不同程度地注重冬季奥运文化知识的宣传,开展冰雪知识竞赛,使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冬季运动项目,促进冰雪运动逐步走进校园,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各冰雪特色学校分别开展了速滑、轮滑、花样滑冰、地板冰壶、雪地球、旱地冰球、冰合战、雪地足球、滑雪等项目,但由于场地器材、师资的不足,多是体验课,更多的是校针对社团、训练队开展冰雪项目,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六)体育教师负担过重,磨灭工作热情

调查显示,多数体育教师周课时量达到18节,除了正常的体育课教学,带队训练、组织各种竞赛、大课间、课外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校内外大小型活动的组织等都是他们的工作,很多事情学校是不计入工作量的。其中48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体育教师们更为辛苦,为了学生能够早日上冰,全校师生在冰冻之前就开始平整场地,打好围沿,为浇灌冰场打好基础。在结冰期开始后,全体体育教师就开始冰场浇灌工作,在寒冷的环境下,利用早、晚业余时间,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到学校浇灌冰场以及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还有的学校利用附近的湖泊建设冰场,体育教师们自己扫雪、维护、平整、划线等,这些超负荷的额外工作是不计入工作量的。体育教师工作量过多、负担过重、缺少政策的激励,渐渐失去了浇筑冰场的热情,严重影响冰雪运动推广与普及。

(七)安全问题制约冰雪运动的发展

任何体育活动都存在安全问题,尤其是冰雪项目,许多家长担心冰雪运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支持学校开展冰雪运动,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冰雪运动的学习与锻炼,影响了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积极性,阻碍了校园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

五、优化校园冰雪运动的策略

(一)加强冰雪场地、器材的投资与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推进冰雪进校园,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政府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校园冰雪运动经费的投入和政策支持,通过政府投资或融资等多种方式来改善学校教学条件,以满足学校对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各学校应该拓宽多种渠道,与社会的冰雪场和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沟通和联系,使其免费或只收取较低费用向中小学开放,以此来实现冰雪资源共享;还应该与附近的其他兄弟学校互通有无、互相协作,倡导“两校一冰”“多校一冰”,共同承担场地维护与管理的费用,降低学校在浇筑冰场方面的成本,共享冰雪运动的优质资源,提高冰雪场地的利用率。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地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增加冰雪专项教师的配备,弥补冰雪师资力量的不足

根据冰雪运动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增加冰雪运动专项教师的配备,加强与相关体育院校的联系,增设冰雪运动项目,加快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快速培养一批冰雪运动骨干师资,积极引进冰雪运动教学人才;外聘一些有经验的冰雪运动教师、专职教练等来校上课,弥补冰雪师资力量的不足,同时引领本校体育教师冰雪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的提高,强化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冰雪运动知识与技能

加大体育教师冰雪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冰雪课程教学能力是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需要培训的项目多、需要培训提高的教师较多,所以要根据中小学开设冰雪课程的需求情况,分期分批进行保质、保量、保时间的冰雪相关项目的系列培训。首先对中小学体育学校师资情况摸底调研,然后针对冰雪运动不同基础的体育教师进行分组教学,开设不同的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冰雪运动的专业知识及专项技能进行指导和培训。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中,除了共同的学习内容外,对每个参培的裁判员都应该提供模拟赛场裁判实习的机会,提高体育教师冰雪运动训练、竞赛组织、裁判等实践能力;安排参培教师到冰雪运动开展好的学校观摩优秀教师上课,分享教学设计、教材处理、组织教法、教学评价等优秀的教学经验,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冰雪运动教学能力。

(四)拓展冰雪运动项目与形式,冰转陆——陆转冰,满足学生的需求

全面推广“冰雪运动进校园”项目,将冰雪课程、冰雪文化、冰雪赛事、冰雪社团、冰雪嘉年华等活动引进校园,并积极拓展冰雪运动形式,将在冰、雪上运动的项目转移到陆地,比如旱地冰球,地板冰壶;或者将陆地项目转移到雪上,比如曲混球发展成雪地球;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仿真冰、仿真雪、模拟机等进行练习,为今后学生上真冰、真雪打下良好基础。

拓展冰雪运动项目与形式有利于让每名学生掌握一项冰雪运动技能,让学生四季都能接触冰雪运动,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提高体育教师待遇,激发工作热情

体育教师在冰天雪地中利用个人时间浇灌、维护冰场,各学校在政策方面应该有所倾斜,应该把这部分工作核算为工作量。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待遇,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正能量,体现职业价值,让体育教师体会到成就感。

(六)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保障

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难题,学校和体育教师担心学生在体育课上受伤而引起家长的指责和不满。学校应从各个方面去考虑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严防安全事故,切实保证冰雪运动顺利地开展。

学校应该组织并联合家长、班主任对学生做好运动安全教育工作。教学中教师要抓好课堂组织管理,明确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规范学生体育运动行为,加强保护和帮助,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提高学生自我保护与防范意识,让学生戴好头盔、护手、护臂、护肘、护膝等,做好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冰雪运动进校园”是为中小学生提供冰雪运动的平台,能促进学校体育多元化,鼓励青少年强健身体、拓展兴趣爱好,引导更多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增加冰雪运动教学内容,促进冰雪运动普及与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冰场特色学校长春市
登泰山
奔跑的小浪花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新时期山区特色学校创建策略探究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遴选结果
冰场上的“奇幻冬天”
千万不要滑野冰!
什刹海冰场的味道变了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