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的取向*

2019-03-22 10:45李贵兵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命体生命大学生

李贵兵

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带来了人们需求层次的飞跃,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并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可见,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对过去物质文化两个需求领域的超越,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多维结构整体,是人民群众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提出的一种内容更多元、层次更高的需要。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人的生命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关怀人的生命状态、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理论旨归和实践目标的。现实的生活是否美好,归根结底来自每个社会成员对自身生命状态的体验和感知,即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但需要强大社会系统的支持,还需要有生命个体的自我建构,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命教育来启迪和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中加强对他们的生命教育,能让其“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正确体会生命的可贵,建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从而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与意义,终则获得对生命的超越”。[4]当前高校的生命教育在认知上要着眼大学生的整体性生命,实现从本能层面的生命教育转向基于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尊重人的自然生命入手,逐步升华到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高度;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从知识性需要向整体性需要发展性需要的转变;切实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好生命教育工作。

一、着眼整体的认知取向

做好新时代的生命教育工作,首先要深刻地认识“人”这个特殊的生命体。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生命体,人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一样也是一个自然的存在。但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5]这表明,人不仅是一个此岸的生命体,也是一个不断追求彼岸意义的生命体,只有人才有可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自己意识的对象,追求对自我生命本身的超越,即突破自己、超越自己。“人不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生活,人的生活是经过理解的生活,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价值,这说明‘人’已超越了‘生命’的局限,要去追求高于生命、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已属‘超物之物’‘超生命的生命体’,这才所以称之为‘人’”。[6]从这个意义上说,人还是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是一个精神生命体,正如帕斯卡所说人是一根有意识的芦苇。但还“不能仅仅从精神和自然角度来看待‘人’这个所谓的‘主体’,而应该诉诸‘我们’”。[7]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让人与人之间结成了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人还是一个社会生命体,人的生命内嵌于人类社会之中,而脱离社会原子式的个体生命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因此,人是一个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构成的有机生命整体。

高校的生命教育应将人的生命当作一个整体,积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状态,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丰富其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教育活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生命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自然生命教育的层面,还是一种基于“不出事”思维之上的生命教育。学校主要开展的是包括安全教育、防艾教育、防灾教育等在内围绕人的自然生命展开的教育,因为此类教育事关学校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对外形象,关系到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因而此种类型的生命教育开展得较为扎实。而对于如何完善生命,如何发展生命层面的生命教育则关注较少。这种“不出事”的思维折射出的是生命教育的工具理性思维,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这种思维之下被遮蔽了,这是一种把人当作物,消解人的生命意义的做法,因而从本质上说,这是一种停留在人的本能层面的生命教育。

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是对现实人的关切。美好生活视域下的高校生命教育,要把生命看成是一个由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构成的有机整体,人的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基础,没有人的自然生命,人即不复存在,而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则是对自然生命的升华,诚如马克思所说,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的半成品,只是一个有限的肉体,经过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升华,才成为一个“成品”,才让人真正成为“人”。现阶段,高校的生命教育要摆脱教育的功利性、工具性思维,超越仅局限于生命本能层次的教育,以人的自然生命作为生命教育的起点,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入手,到达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生命。人不是一个自然的存在,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生成的存在”,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及与自身的关系,让生命真正“动起来”,逐渐展开、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生命,不断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其在发展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习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9]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生活,人民群众是美好生活的主体,人民性是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其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其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作为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必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需要,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10]而“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1]在马克思那里,人的需要是人创造历史的初始因素,“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即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活动本身”。[12]有了人的需要,才有了满足人需要的实践活动,才有了人与人在实践活动中结成的客观的社会关系,才有了人类历史。

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需要的内容更加多元,层次更加丰富,人民的需要开始朝着整体性的方向迈进。“一是从需要层面来看,将从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转向满足人的更高层次和结构的需要,从而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凸显和对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满足;二是从发展层面来看,将从以往短缺经济时代注重数量式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品质式发展、从注重物质性追求为主转向全面式发展”。[13]今天大学生的需要也更加趋于多元,他们不仅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还有交往需要、政治需要、安全需要、环境需要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其整体生命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14]人在第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一过程不仅是人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和需要层次不断升级的过程,更是人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当前大学生的需要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虚假的需要,需要被物化,需要被理解为“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并不断破坏强调节约、简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15]“消费的价值就等于自我的价值”。[16]与此同时,大学生的需要还有娱乐化的倾向,仅仅是为了满足感官的刺激,是一种如西奥多·阿多诺所说的那种无需费神的刺激,刷抖音、追剧、看娱乐节目等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日常,构成生命尺度的时间成为被“消磨”的对象。人这种特殊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就在这种物化的和娱乐化的需要中被消解。另一方面出现了低欲望甚至无欲望的现象,大家一夜之间都“丧”了,都“佛系”了,都变得与世无争,开始拿着保温杯泡着枸杞养生。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失去了最原始的刺激,这类青年亚文化“暗含着价值虚无主义态度,背离了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期待与期望,消解主流价值观倡导的胸怀理想、拼搏奋斗精神,任其肆意传染泛化,极易造就新的‘垮掉’一代”。[17]

“生命是完整的,它随着年龄、自我实现、成熟和生命可能性等形式,作为生命的自我存在也向往成为完整,只有通过对生命合适的内在联系,生命才是完整的”。[18]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的生命教育要把大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体,而不能片面地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个体,要看到其需要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更要意识到无论他们需要的具体形式如何,归根结底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因为人不仅仅是自然意义上的生命体,人在生存之外,更需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高校的生命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一方面,要积极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存需要,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学习生活,同时引导其树立合理的、真实的需要,控制那些不合理的、虚假的需要,优化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升华他们的需要层次,促使他们超越仅局限于人的本性的低层次需要追求并实现发展性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看到佛系之下并不是真的无欲无求,而是大学生们在实现自身需要遭受挫折打击时的一种积极掩饰,要加强机会、目标、意义的供给,为他们提供各种平台,激发其热情与活力,提升他们定义美好生活和建设美好生活的能力。

三、立足实际的实践取向

强调高校的生命教育要有立足实际的实践取向,一方面是高校生命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现实的滋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是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只有立足实际,高校的生命教育才能不断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指导实际工作是理论研究的目的,高校的生命教育理论既源于实际,又要去指导实际的生命教育工作,理论对客观规律揭示的越深刻,其指导作用就越显著。

(一)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9]这是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在实现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0]不断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成为中国人民当下最强烈的愿望,而党就是要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这一愿望。美好生活也是大学生们的追求,今天的大学生主体意识更强,个性更加鲜明,他们的需要更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微小化,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更加强烈,渴望去定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高校要真正将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自己的工作任务,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其在新时代的担当奋斗中丰富自己的生命。

(二)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2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给高校的生命教育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凡是教育都是关于人的,生命教育亦不例外,且从一定意义上说,生命教育是离人最近的教育,它的教育内容直接就是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树人”的教育。生命是立德树人的基础,立德树人就要关注人的生命,发展人的生命。毋庸讳言的是,当下高校的教育更多关注仍然是社会的需要、学校的需要,专业的设置、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生命观照,忽视了大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将目光真正聚焦到大学生的生命发展上来,关注其生命成长的需要,充分把握其生命成长的规律来塑造生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2]

(三)立足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是高校生命教育的对象,他们的现实情况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载体等的选择和教育的实际效果。大学生的生命观总体良好,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敬畏生命,能够积极地发展自己的生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漠视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表现为大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有自杀念头的学生也较多[23]。与此同时,伤害他人生命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前些年上海某高校的投毒案,四川某师范院校杀害室友案,北京某高校弑师案等,都表明个别大学生对生命缺乏起码的敬畏心。二是生命情感交流没了“温度”,今天的大学生都是网络的原住民,他们之间的交流不再是面对面,而是“键对键”,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时空的阻隔而产生了些许冷漠。三是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迷失,在一个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时代,一些人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冲击下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建立在了对物质财富的占有之上,出现了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异化。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的生命教育要深入剖析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调整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载体,增强大学生对于生的认知和敬畏,组织各类活动让他们走下网络,走进真实的生命互动,以丰富的生命体验提升情感交流的温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消费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生命体生命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奇异的生命体
更 进 一 步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生命科学(三)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让生成的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