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实效性调查研究
——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2019-03-22 18:28杜环环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讲故事

杜环环

(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 843300)

1 “纲要”课讲故事教学实效性调查研究情况

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并汲取历史长河中的经验教训,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1]。

新时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未来中国各条战线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为了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必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党情,中国的国情[2]。对于今天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无论今后从事何种工作,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都是必要的。

“纲要”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必修课,担负着历史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而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寻求行之有效且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就成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文就是以塔里木大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纲要”课为实例,就课程教学中运用的讲故事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切入点,针对运用了这一方法的教学班级开展了实效性调查研究,以检验这一方法的实际效果,为更好地完成“纲要”课教学目标提供些参考。

2 “纲要”课讲故事教学实效性调查研究方法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规定,塔里木大学现开设的高校思政理论课共有4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中的“纲要”课只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该学期开课班级共有(105)个,其中有8个教学大班(31个行政班)在上课过程中开展了讲故事的课堂展示活动,该文选取的样本是开展活动的班级,选取了4个教学大班(15个行政班),人数为553人。经历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后,为检验教学实际效果,经过反复论证,选定了两种调查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在第一阶段随机问答调查基础上,笔者设计了《新疆大学生“纲要”课课堂展示实效性的调查研究》的问卷,进行了第二次调查,以便量化考察讲故事在“纲要”课中的实际效果。根据该学期开设纲要课的情况,在15个应用了讲故事教学方法并展示了的班级,随机抽取样本,调查其在课程结束后的实际教学感受。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3份,其中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5%。问卷共涉及四个维度的问题:基本情况(4个问题,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年级);个体感受(6个问题,包括是否参与活动,为什么要参加,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评价,对课堂的评价,课程收获);课堂期许(3个问题,包括“纲要”课的教学形式,教师的讲授方式,学生的参与方式);改进意见和建议(1个问题,包括对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和对课堂组织管理的)。

2.2 访谈调查法

第一阶段:在本学期上课过程中,针对笔者所教的4个教学大班(每个班平均150人左右),每次课(该学期每个班共20次课)2~3人,进行随机的问答式调查,征集了学生对于讲故事的感受和意见。问答式调查都是在当堂课开展了讲故事展示活动之后,一对一进行的,重在让学生第一时间谈出对自己或者对他人或者课堂本身的直观感受,时间一般3~5min。以便为后续的问卷调查做基础问题准备。

第二阶段:由于随机抽样的电子调查问卷本身有其局限性,如问卷答案的随意性,问题的不够深入性等,会影响对某些问题的深入探究和调查,因此在随机问卷调查后,又在问卷调查的样本中选择了多位同学(约30人)进行深度访谈,其中有一对一的个别访谈,也有一对多的团体访谈,访谈要求他们重点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今后的建议及意见。访谈以信息饱和度为标准,时长限定在 20~35min。

3 “纲要”课讲故事教学实效性调查结果分析

3.1 学生参与度高,总体评价良好

在回收的285份有效问卷中,86%的学生都参与到了讲故事课堂展示活动中,比例相当高。经过深入访谈了解到,一方面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了积极的奖惩机制,参加活动加分力度比较大,所以学生积极性很高。参加过活动的学生中有92%的学生是基于这个原因的考量。另一方面学生自己表示“比起教师巴拉巴拉在上面一讲两节课,索性还不如学生自己多讲讲自己知道的事情”。由此可见,高校课堂当中纯理论性的大水漫灌式讲授是绝大多数学生所不喜欢的。参加过活动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也谈到了这个原因。没有参加过的学生有83%的学生表示,宁愿听学生讲,不愿一直听教师讲。尽管大家选择参与的原因不一样,但是参加和没参加的学生分别有89.4%和86.2%的学生表示总体的教学效果良好及以上。

3.2 课堂教学评价提升显著,学生获得感有偏差

在对您觉得“纲要”课所运用的讲故事教学方法如何这个问题中,有25.88%的学生选了非常好,54.12%的学生选了很好,18.82%的学生选了一般,有1.18%的学生选择了不好。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评价是积极的且优势比较显著,对比第一轮的问答式访谈,整体评价有了不少的提升。对您上完这门课程后是否有收获这个问题,有96.47%的学生选择有收获,3.53%的学生选择没有收获。经过第二轮访谈了解到,这有收获和收获了些什么等问题中,学生差异性很显著,68.24%的学生表示收获了知识,55.29%的学生表示收获了方法,84.71%的学生表示收获了思想,其他收获占了21.18%。但是,对照着学生对期许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的数据来看,却明显感觉,数据不对称,反而是一种非正相关。对个体评价中,45.4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表现,2.85%的学生选择了不好。对他人的评价中49.41%的学生选择了一般表现,4.71%的学生选择了不好。由此可见,学生在获得感的选择上有偏差。

3.3 学生主导参与意愿强烈,有提升空间

在对未来的期许上的回答中,课堂究竟由谁来主导这个问题,69.41%的学生选择了教师,30.59%的学生选择学生自己。符合调查预期。在访谈中,也有部分学生表示,课堂教学应该教师学生双向互动,既不能全部由教师一人说了算,也不能任由学生在课堂信马由缰,需要双方一起配合。中间也有比较极端的学生表示,课堂就应该交给学生,教师只负责引导就行,管那么多跟中学根本没区别。对“您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哪些”这个问题,62.35%的学生选择了教师主导下的多媒体融合型,63.53%的学生选择了学生参与下的混合型,49.41%的学生选择了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型,51.76%的学生选择了打破教室场域下的全媒体链接型,还有5.88%的学生选择了其他。从这些方面,都能够反映出来,学生是有强烈意愿参与课堂教学当中的,只是参与的方式方法可能还需要学校相关部门、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探索,至少可以看到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课堂教学领域还是有提升空间的。

4 结语

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天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每一个高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生阶段的“拔节孕穗”期[3],更不能有所懈怠。每个教师都应该主动为此而努力,就像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的,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个要”,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相统一”[4-5],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思考,引导他们正确认知我们的党史、国史,党情,国情,从党和人民的“四个选择”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讲故事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听冬神讲故事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