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西晋的建立时间

2019-03-22 02:16邓明杨
卷宗 2019年8期
关键词:晋武帝

摘 要:西晋于公元280年灭吴,结束了自董卓之乱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虽国祚短暂,却开启“太康之治”。但在关于其建立的准确时间问题上,教育界和学术界至今仍然存在着“公元265年”和“公元266年”这两个版本的分歧和争议。本文对此,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意义、分析和探讨问题、作出结论这四个部分,来对西晋的建立时间进行探究。

关键词:西晋;建立时间;晋武帝;历史研究

“自董卓领着凉州兵杀到洛阳,中国历史,便从此走上中衰的路去”[1]。随后,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一直延续至蜀汉政权于公元263年的灭亡。不久,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退位,取代曹魏政权,改元“泰始”,定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历史上称为“西晋”,司马炎即为晋武帝。随即,晋武帝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来革除曹魏积弊,巩固已取得的政权,并积极着手准备南下灭吴,统一全国。公元279年,也就是晋武帝咸宁五年十一月,晋六路大军南下伐吴,并于次年三月俘吴主孙皓,吴亡。自此,天下终归司马氏。于是晋武帝宣布大赦天下,改元“太康”,中国历史进入了又一个短暂统一的封建王朝。36年以后,随着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向刘曜投降,西晋王朝便在中国历史上画上了一个句号。纵观中国历史,在公元3世纪前期到公元6世纪后期这长达3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除仅西晋短短统一过30多年以外,其余时段的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分裂格局的局面。西晋政权短暂兴衰的历史教训,耐人寻味,在今日看来,仍有借鉴意义。但在关于其建立时间的问题上,依旧存在着分歧,本文拟就一些现有资料来对此进行探究。

1 发现问题

关于西晋的建立时间不一的问题,是笔者在阅读历史学科教材的时候发现的。在读到现行于全国各大高等教育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中的相关章节时,发现其与当前全国统一使用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相关记述存在着出入。这样,在其建立时间上发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现主要通行于全国高等院校文科教材有朱绍侯、齐涛、王育济版《中国古代史·上册》(2017年版),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版《大学中国史》(2011年版),张岂之版《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上册》(2013年版),均大致记录为: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帝位,自己称帝(晋武帝),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

同时,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2016年监制的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第32集中也叙述为:“公元265年十二月,司马炎逼迫小皇帝曹奂禅位给他,宣告就皇帝位,改国号为晋,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为此,笔者又查看了吕思勉、范文澜、白寿彝、刘泽华、张传玺等著名学者所著的《中国通史》,其中有关的记述也均是采用“公元265年”这一说法。

版本二:现主要通行于全国中学教育阶段的教材有齐世荣版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018年版)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①必修》(2007年版)。二者则大致记述为: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此外,许嘉璐版《中华史画卷·魏晋南北朝卷》(1996年版),詹子庆版《中国古代史·上册》(2011年版)中也大致记述为:公元266年2月,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重演曹丕代汉的禅让故技,废魏帝曹奂而立,改国号为晋,仍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西晋的建立时间问题上,当前的教育界和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公元265年”和“公元266年”两个不同版本的分歧和争议。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以及请教研究魏晋南北朝史方向的学者─来自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的赵昆生教授,也确认了这一情况。

2 研究问题的意义

2.1 从政权建立及完成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的层面来探讨

一个政权的终结与另一个政权的取而代之,完成朝代的更替,是进行一系列合理的“扬弃”的过程。西晋政权取代曹魏政权而立,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一个典范,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个进步。

其后而言,一个分裂割据、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对立和斗争,不仅严重阻碍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同时伴随的年年兵祸马乱也带给广大劳动人民以无穷的灾难。因此,结束混乱的分裂对峙局面,实现国家的大一统,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任何阶层人们的强烈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晋政权的最终统一,结束了自董卓之乱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使中国再次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太康盛世”。而这样的统一局面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持社會秩序的稳定,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及促进民族的大融合。

同时,纵观西晋一朝,它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色鲜明的朝代。西晋兴亡期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造诣,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灭吴以后颁行的占田制,是中国历史上很具代表性的一种土地和赋税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格局在西晋一朝初步形成,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了数百年之久;大量游牧民族的内迁,定居和汉化,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形成与发展,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玄学在思想界的盛行,铸造了中国士人玄、远、清虚的生命境界与生活状况,带动了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使得中国哲学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异彩。同样,西晋统治者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滋生骄傲,不图进取,未能处理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为王朝的覆亡埋下了隐患。西晋政权从建立到短暂统一,从取得辉煌到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它昭示后人“以史为鉴”,重视国计民生和各种方针政策。但在关于这个政权的建立时间问题上,竟然存在着“公元265年”和“公元266年”两个不同版本的分歧和争议已长达数十年之久。因而,探究西晋政权建立的准确时间,结束争论,完成概念上的统一,对于西晋的相关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从历史研究的意义的层面来探讨

历史认识的局限性造就了历史研究中对真理追求的不竭动力。需要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拷问、修正和创新,去伪存真,“扬弃”陈旧过时的概念,选择符合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观点。譬如与本文研究的问题有关的,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于2017年1月发布了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通知全国大中小学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和地方课程必须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的概念,将教材中“八年抗战”这一概念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是便对此前史学界和教育界关于“八年抗战”这一局限性错误概念的一个拷问和修正所得出的结果,体现了对客观史实的尊重,还原了历史的本源,更是对在抗战中蒙难同胞们的尊重和怀念,以及对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分子一个强有力的回击。

同时,具体性、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的统一是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历史知识是由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经过、结果等因素的有机构成,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其具体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过程。因此,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来看,自19世纪以来,“历史学家的目的不再是研究历史教训的世界主义哲学家的目的,而是要研究起源、联系和发展”。[2]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要做到精益求精,实事求是。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应当作为史实被准确记载,并且流传下来,才能做到历史研究的基本要求,这也是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所必须做到的先决条件。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存在着不同版本的分歧和争议,会对相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是误导。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在当前不同教育阶段的历史教科书中,有关西晋的建立时间竟然存在着“公元266年”与“公元265年”两个不同的版本,两个不同的概念,使学生在相关学习中迷惑不解,不知谁是谁非,不得不对史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产生质疑。因此,西晋建立时间的统一性问题的解决,能树立史学的权威性,使史学界在研究西晋的一些基本问题时,减少因建立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3 分析和探讨问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冯庆余和济生分别就西晋的建立时间问题进行过质疑,认为其建立的准确时间应当为公元266年2月8日。但二者均仅作寥寥数语的说明,而未多方搜集材料,作深入分析,因此在学术界并未被引起重视,而不了了之。在后来出版的供师生们使用的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中,也大都沿用曾经记述的“公元265年”这一版本。笔者近期无意中发现了这一问题,现结合前辈们的经验,试图对这两个不同版本的说法进行分析和探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历史研究与学习中,一定要去查找文献资料的源头,使用一手材料,才能尽可能的获取最原始、最权威的资源。关于西晋的建立时间最有力佐证,最直接、最权威的来源便是古代史学家的著作,即:

(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九·晋纪一》中记述为:“(‘乙酉,265)十二月壬戌,魏帝禅位于晋;甲子,出舍于金墉城......丙寅,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丁卯,奉魏帝为陈留王,即宫于邺。优崇之礼,皆仿魏初故事。魏氏诸王皆降为侯”[3]。

(晋)陈寿在《三国志·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中记述为:魏咸熙二年,“十二月壬戌,天禄永终,历数在晋。诏群公卿士具仪设坛于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绶册,禅位于晋嗣王,如汉魏故事。甲子,使使者奉策。遂改次于金墉城,而终馆于邺,时年二十”[4]。

(唐)房玄龄等在《晋书·卷三·帝纪第三·世祖武帝》中记述为:“泰始元年冬十二月丙寅,设坛于南郊......于是大赦,改元”[5]。

根据上述史料的分析可知,西晋政权取代曹魏政权的精准时间一定为乙酉年的十二月。《资治通鉴》相对于《三国志》和《晋书》来说,已经是一种二手材料了,且《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因(宋)史学家司马光百密一疏,误将此历史事记述为“乙酉,265年”,故版本一在记述该事件时,也均沿用于此,而未加拷证。然而这种记述是错误的,中国传统纪年与公元纪年的记述是完全不同的。根据徐锡祺所著《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如图1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公元265年实际上是甲申年,魏元帝咸熙二年,即晋武帝泰始元年是为乙酉年,該年的十二月朔为庚戌日,即公元纪年的266年1月23日。再根据天干地支表所示:

并结合史书的记载,来进行公元纪年的换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魏元帝曹奂宣布“禅让”帝位的时间是在魏咸熙二年十二月的壬戌日,即庚戌日之后的十二天,是为乙酉年的十二月十三,即公元纪年的266年2月4日。随后,晋武帝司马炎正式登基,宣布改元称帝,建立西晋政权的时间是为晋泰始元年十二月的丙寅日,即庚戌日之后的十六天,壬戌日之后的四天,是为乙酉年的十二月十七,即公元纪年的266年2月8日。

版本二的说法正是基于此种换算的结果,因而更具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是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在过去的认识当中,“西晋建立于公元265年”这个概念便是一个真理,是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但从认识的深度上来说,这个真理性的概念也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当条件发生了一些变化,当人们仔细研究了诸如上述的证明材料,便发现这个真理已经转成了一个谬误:即西晋的建立时间实际上应该是“公元266年”,而非“公元265年”。

4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在史料的搜集上面略有不足,但是根据史书《三国志》和《晋书》的记述,对照《二十史朔闰表》和《新编三千年历日检索表》的中西历换算,并结合天干地支表的推算,我们完全认为在当前的学术界和教育界中,有关西晋建立时间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议应当立即结束。现行于全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述就是最准确的,即文中版本二的说法: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改元称帝,建立西晋政权的准确时间应该是“公元266年2月8日”。同时我们也期望版本一中高等教育院校的历史教材应当摒弃过去陈旧的,不符史实的“公元265年”的记述,一律改用版本二的说法。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徐锡祺.新编三千年历日检索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7]陈垣.二十史朔闰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作者简介

邓明杨(1991-),男,重庆潼南人,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

猜你喜欢
晋武帝
满奋畏寒
双赢的智慧
晋武帝:破坏规则,难逃规律
石崇王恺斗富
智解不祥的“一”
《陈情表》何以能打动晋武帝
《陈情表》心理学解读
持正不挠:刘毅
晋武帝纵容腐败留后患
从平吴战争看晋武帝对异姓权臣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