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资本”到“社会创新”
——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

2019-03-23 02:52徐渝萍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后现代大学

徐渝萍, 邓 磊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提到:“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灵魂的寄主在于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首要且必需的途径,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理论因其对人才的重视而受到广泛关注,进而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然而,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时代的新特征及其赋予的新挑战,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的新要求,如何打破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亟待攻克的难题。

一、借鉴与反思:人力资本理论解读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由来

“资本”这一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由亚里士多德、巴尔本、大卫·休谟、魁奈等人不断完善,至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创立了资本的古典概念,认为资本是人们期望从中得到收入的个人商品存量的组成部分[1]。此时的“资本”并未将人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囊括其中。“人力资本”思想最早体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理想国》,书中对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论述,并认为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先天能力从而改变其社会阶层[2]。此后,虽然诸多经济学家纷纷认识到人的经济价值,但都并未将其提升到资本的层面。人力资本理论这一概念的真正形成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著名演讲中,首次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及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工资增长等方面的作用,由此人力资本理论被正式提出[3]。舒尔茨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4]而舒尔茨在教育资本的分析中,将教育作为对人的投资。把教育所带来的成果作为人力资本这一主张为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开启了人力资本理论对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不断施加影响的大门。

(二)人力资本理论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人力资本理论自形成开始便对教育尤其高等教育产生着渗透式的影响,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到大学人才培养重心的转移,再到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巩固,人力资本理论犹如一面隐形的旗帜,不断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第一,促使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受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世人将教育看作对个体的一种积极投资,认为该投资能够使受教育者获得收入、社会地位等其他形式的回报,高等教育规模也因其作为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教育层级,具有独特社会关联性的特殊地位和人力资本理论所秉持的教育投资效应而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扩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1960—1982年,即人力资本理论问世后的20多年里,世界初等教育入学人数增长了70%,中等教育入学人数增长了185%,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则增长了276%[5]。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内得到积极响应的体现,也充分反映出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管理者想要借用高等教育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决心。

第二,加速了大学教育专业化和技术化进程。自中世纪以来,古典与人文主义成为大学教育的传统,传统的古典学科是大学教育的核心要素。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不断扩大,对教育所带来的回报及其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看重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与中世纪大学传统相背离。为提升高等教育的即时效益,大学开始关注社会需求并不断迎合社会的欲望,从注重传统逐渐走向注重专业和技能的培训,实用主义思想日益盛行,大学教育逐渐走向专业化和技术化。1862年和1890年,美国先后颁布《莫雷尔法案》和《第二莫雷尔法案》,促使了一大批农业与机械工艺学院的建立。据统计,1862年前美国专门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院所只有4所,到1896年已经发展为69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联邦政府拨地资助兴建的,如现在很有声望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伊利诺斯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是在农工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6]。专业学院的大批兴建是实用主义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盛行的体现,也是大学教育走向专业化与技术化的真实写照。

第三,巩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如果将1636年成立的哈佛学院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时至今日高等教育已有近四个世纪的生命。在此过程中,大学打破了红衣主教纽曼笔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形象,逐渐从“村庄”向“小镇”“城市”进行转变,高等教育职能也在此过程中日渐丰富,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再到社会服务,大学与社会的关联性逐渐加强。曾经一度远离社会的大学开始涉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市场化现象明显,其人才培养模式越发受到社会多方力量的牵涉,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人力资本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1. 重视教育收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人力资本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强调资本投资收益,主张对教育的需求是出于对预期收入的考虑,因而以其为理论基础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免对教育投资收益的过度重视。为迎合受教育者对教育投资收益的看重,教育管理者将教育投资收益最大化视为制定培养方案的关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常以社会需求为标杆。毫无疑问,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投资的重视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有利于新时代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但过于注重教育收益,将经济收益作为投资期望,用可视化的数据代替学生的实际获得极大地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正如牛津学者纽曼对大学教育目的的论述:“大学即对特殊形态之人的‘性格之模铸’”,将学生获取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归于对教育回报的追寻将使个体沦为创造价值的工具,有悖于教育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初衷。

2. 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忽视文化对个体的塑造

由于重视教育的投资回报,即个体接受教育后有望获得的薪资报酬或工作环境等外在形式的回报,为避免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个体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对学生施以专业化的训练使其掌握专业技能,以期在未来的求职市场中更符合社会的需求。过硬的专业技能或许更受用人单位青睐,但文化对个体德性与思维的塑造作用更不应被忽视。正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任何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必须包括学问传授、科学研究以及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三个密不可分的方面,文化对个体培育的功能及价值影响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人力资本理论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过于看重专业技能而忽视文化对个体的熏陶和塑造作用有待商榷。

3. 重视收益即时性,忽视长远技术变革

除重视教育的投资收益外,人力资本理论还存在一大局限,即强调收益的即时性。由于学生的就业情况通常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得以反映,因此是否成功就业、就业环境是否良好逐渐成为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目标,迎合社会需求、针对社会需要而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专门人才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动力。与此同时,由于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具有培养周期长、收效不明显、结果不易检测等特点,以此理论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再者,人力资本理论对就业的关注是以当前已有产业为基础,未将长远的技术变革纳入其核心要义中,缺乏人才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新时代特征与挑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迫切性

(一)人才培养模式市场化对大学教育自反性的呼吁

随着大学走出象牙塔,从村庄逐渐发展成小镇再到城市,大学的发展受到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政府和企业对大学施以的支持日益增多,处于后现代社会的大学与社会间的交集日益错综复杂,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也越发受到政府和企业的多重影响,逐渐走向市场化。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加深了世人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但该理论对教育投资收益及其即时性的过分关注也使得高等教育逐渐沦为社会发展的附庸,人才培养更多地受到社会发展的牵制,教育的独立性正日渐丧失。如何保持其独立性、与市场协调共生、培养对未来社会具有更强适应力的接班人是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如奥登(W.H.Auden)所言:“大学知识分子可以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成为‘一团充满希望的火焰(an affirming flame)’。为了保证火焰熊熊燃烧,社会在为大学提供燃料的同时,必须与之保持适当距离。”[7]191如何与社会保持适当距离对大学教育的自反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挑战要求大学既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大潮流,面向社会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又必须在涉足公共领域、参与社会事务时恰如其分地妥善处理与社会的关系,在自反思维的引领下树立自反意识,培养自反能力,在社会需求、公共利益和自身发展三者间找到平衡点,将社会的需求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确保人才培养的相对独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引领,超前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适度进行超越式人才培养。

(二)后现代社会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需求

与先前的社会形态相比,后现代社会具有知识经济的创造性更高、产业发展的革命性更强以及职业市场的不确定性更大的特征。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但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换言之,新时代的发展必将受到后现代社会的牵制。在后现代社会,知识培养人才、人才掌握技能从而改变社会的传统模式已经转变为思想直接影响市场、改变社会的新模式,仅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人才已无法真正适应极富创造性的知识经济,更难以从容应对具有极强革命性的产业发展和不确定性极大的职业市场,社会对人才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并已大大超过对其专业技能的看重。打破人力资本理论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性的过度重视,转而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三、革新与嬗变: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突破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为改革提供思想基础

1. 理性定位后现代大学的地位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对大学地位的理性认识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当世界发展进程进入后现代社会时,当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时,我们始终应牢固树立一种态度,即后现代社会中的大学虽已失去知识的唯一提供者地位,但大学仍然是进行文化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随着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将日益重大,大学也将愈发接近社会中心[7]58。为确保新时代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更强适应性的人才以更好地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应理性定位大学的地位,破除“大学消亡论”,坚信新时代的大学不仅是学位授予的合法机构和社会发展的动力站,还是高雅文化的传播者、精神和心灵的熏陶者,更是个体自反意识与能力的塑造方。

2. 确保大学的独立性,增强大学教育的自反意识

当大学从“象牙塔”发展成社会发展的“动力站”时,当政府和企业过多干预了大学的发展时,当市场需求成为确立大学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因素时,要确保大学教育的独立性,关键在于增强大学教育的自反意识,反思其为社会带来的公共利益,反思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和亟待破解的难题。正如弗莱克斯对大学所做的精辟阐述,“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但无需迎合社会欲望”[8]。大学在适应和满足社会、市场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同时,更应突破市场需求对高等教育的束缚,为自身积极主动的相对独立发展出谋划策。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避免沦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被动者,才能打破后现代社会“大学消亡论”,逐步走向后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3. 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包容性极强、丰富度极高的后现代社会,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人才成为这一动力的主要来源。人才培养理念及模式是高等教育能否发挥育人功能的关键,新时代高等教育亟需建立起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唯有特色方能凸显价值,尤其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想发挥自身实力,彰显自身特色,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据一席之地,高校不能忽视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将新时代的思想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中,赋予人才培养以全新的价值观,构建极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

1. 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由于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从职业技能掌握程度转变为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看重,知识培养人才、人才促进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传统模式已经转变为思想直接激发产业的创造力与活力从而创造价值的模式,观念和意识在这个时代显得尤有价值。从能力与技能的培训到创新意识成为催生点,面对这一重大转变,新时代高等教育要改革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模式构建的理念与教学环节的设置出发,构建起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学研三者的相互融合,使学生不仅能够适应产业及社会的要求,更能适度超前于社会的要求,积极应对后现代社会极大的不确定性。

2. 借鉴寄宿制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寄宿制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英国,因为有着重视亲密的师生关系的大学理念,英国大学通过借助教师与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的方式,于生活中探讨学术,于学习中感悟生活。反观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质量虽取得了显著提高,但师生间的关系似乎愈发倾向于走向合作者而非朋友,更别谈及亲密一词。尤其在后现代社会,技术的涌现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极大挑战,虚拟大学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传统的盎格鲁-撒克逊的大学模式在后现代大学中几乎销声匿迹,教师作为权威和知识传播者的传统角色被弱化。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的作用绝非单纯的知识讲授,尤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其人格魅力和思想内涵均会对人才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独特魅力,借鉴英国古老的寄宿制教学模式,重温其经典与价值,发挥师生关系的隐性课程作用,构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型师生关系。

3. 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

模块化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9]。结合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应注重人才培养的模块化。以模块化搭建学生的能力结构,给学生提供选择的余地,其中反思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模块是必选。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自身的自反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接新时代对创新性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落实课程与教学环节,为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1.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增强创新创业课程的效果

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高校应严把课程质量关,开设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同时,由于教师是承担教学任务的主要责任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应清楚认识该类课程的特殊性,增强授课教师的专业性。高校可聘请行业专家到校授课,通过向学生讲解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或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真正从课程中有所得,从而有所想,以避免课程实施流于形式,将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增强创新创业课程的效果。此外,高校还应重视创新创业型教师的培养,打破“唯学历论”的教师聘用法则,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鼓励在职教师树立创新创业观念,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实施增添活力。

2. 运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高校教学的结合日益紧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在线学习等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因其便捷性、灵活性和高效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大学消亡论”越演越烈,但正如前文所说,大学绝不会消亡,因为在高等教育与各大产业和社会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的后现代社会,传统大学仍具有其独特优势,即拥有融合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体验的能力[10]。因此,高等教育应发挥其优势,将传统授课模式与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相融合,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打破传统课堂单一的讲授式模式,如充分挖掘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通过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加大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德国历史学家布鲁耐尔曾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当是训练有素、善于思考、勤于探索并能做出个人决策的人。”[11]企业因其独有的实践优势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平台。同时,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不仅能为学生科研精神与能力的发展提供动力,也有利于高校教师进行科研创新。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既有优势,在课程与教学环节加大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参与力度,使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编订、课程讲授、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丰富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语

纵观整个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无论是国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抑或是我国高等教育作为后起之秀的日渐壮大,人力资本理论都在其变革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其积极意义有目共睹。然而,在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全新的时代挑战,以该理论为基础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是确保高等教育继续保持其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的迫切需求。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理念,实现从“人力资本”向“社会创新”的突破与转变,提升大学教育的自反意识与能力,从观念、制度和课程与教学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校定能从容应对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为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华丽篇章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后现代大学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