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2019-03-23 06:00蒋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美育社区

蒋清

摘 要:社区是居民聚集生活的社会基层生活据点,是社会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城市的细胞,必不可少。美育改革应联动家庭、学校及社会一体化建设,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强化社区治理创新。不同地域、城市和民族是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美术教育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区开展工作,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社区发展状况。美育能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基于其具有人文特色以及提升人们终身教育的特点,提升人们精神文明发展社区文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人们的追求从生活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人们迫切需求美育的发展,而社区美术教育相当关键。

关键词:社区;社区教育;社区美术教育;美育

一、美育的内涵与社区美术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美育的内涵

美育既不同于科学知识的传授,也不同于伦理道德的灌输,美育作为“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育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任务。深入探讨美育的特点,准确把握美育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开展美育活动,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美术教育概念

美术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社会美术教育是表达人们的“美与情感”的审美教育,包括学校美术教育和家庭美术教育在内的、一切“延续美术文化、传播社会知识”的教育,这是一种“大美术教育”的概念。

社区美术教育的内涵具有多样性,比如美术工具的分类多,教学方式丰富,社区中的花草、人物、山水都是美术教学的素材。由于居民生活的环境和民族的生活习惯的差异,每个城市社区都有自身特色,具有民族特色,加上美术教育的多样性,可以促使美术教育过程比较丰富。开展社区美术教育既从现实生活中再现社会的现实,使居民从情感上获取更多感情交流,又针对传承优秀的民族民俗进行了传承发展,并结合生活进行改良,因而在社区开展美术教育具有不可忽略的传递功能。

二、对社区美育价值的再认识

如果将艺术教育等同于单纯的艺术知识和技巧教育,认为绘画只是一门技术,那么就无法提升审美体验。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较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教育格局的局限性。不能对美育进行片面的理解,认为美术教育就是出去游玩,只用观赏,不思考,不动手就可以获得美的感受。审美教育作为美育一种教育形式,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体验为主,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如果美术教育是以升学为目的,只局限在教育体系之中,那么审美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极其狭隘。美育是大众的教育,应该全民全面化,社区教育要以多元、灵活的教育形式呈现。

(一)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

美育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美育的功能是让受教育者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意课程进社区、美美讲堂、藝术涂鸦、邂逅美育公共艺术、美术馆进入社区等,共同营造创意社区和文化艺术公共空间。艺术教育在美育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艺术教育过程中,一幅艺术作品从整体到局部的处理以及颜色搭配,都要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在实施美育过程中专业的知识有利于美育的美感呈现。美育需要专业知识。所以作为美育实施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不可忽视。

(二)美术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新定位与发展

美育作为人们实现感情展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们现代教育体系中必须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即在指导美育上要有明确的指向。席勒指出:“永远束缚在整体中一个孤零零的断片上,人也就把自己变成一个断片了。耳朵里听到的永远是由他推动的机器轮盘里的那种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人就无法发展出他生存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印刻到他自然本性中去,而是仅仅变成他的职业和科学知识的一种标志。”而美育正是为了要改变当下这种状态,把人性释放出来,用美育呼唤真正的自由与和谐。因此,美育学科是以塑造“人性情感”、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人的情感表达为出发点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以客观规律的探求为主要任务,这是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不同的。

三、以社区建设促进社区美术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分布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经历了由“单位人”到“社区人”的角色转换。而这种新的居住方式有着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群人之所以选择了一个社区,住在一起,只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或为了日常生活便利。由于居民间没有了原来的血缘、职业等的联系,也就很难有精神上的深入、广泛交往。小区只是一个为人们遮风挡雨的、没有灵魂的物质外壳,社区居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由于人与人之间邻里关系冷漠,不往来不交流,人们的生活变成独立的个体家庭,有违于时代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美育很难发挥其作用。而进行社区美育建设,积极调动和激发社区居民群体意识,引导人们走出“一个家”进入“我们大家”,引导大家把潜意识里的“走出去”转变为“走出来”,回归于当下的生活之中,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一)加快社区美育发展

社区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社会文化建设是以社区组成为基础、实施的基本立足点,是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为落实点,也是社会美育的现实起点。2017年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标志着发展理念和施政方针的重大提升与转变,因其符合客观规律、体现了全民意志,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认可,有利于社区中的美术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推广,大力推动了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创新、振兴,通过这些活动让社区人群深入了解美育,从而深入体会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并自觉有意识地将审美教育与家庭教育,和幸福生活、素质提升等精神上的内容与自身联系在一起,社区美育是全民、大众教育,并不是只属于学校、少儿、美术专业人士。

(二)加强社区美术教育建设

“市区美育大课堂”是在社区美育中一种服务于社区居民美育生活的实践活动,其中包含流动性的美展、涂鸦艺术、写生绘画、插花、茶艺等,引导居民参加艺术展提升艺术修养,将艺术展和美术教育机构引入社区、城镇、乡村,秉承“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全程、全面、全民的美育在以社区为单位的实施中,服务活动要有较好的持续性,建立社区美育监督组织,避免有始无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展开并实行美术鉴赏、美术馆艺术欣赏、艺术家讲坛、行知读书会、民族非遗手工艺系列课程等活动,在活动中以社区为单位,让艺术教育更好地为居民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美育已经成为大众迫切需要的。引进优秀文明进入社区,进入居民生活,成为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构建新时代社区美育工作新模式。“美育改革应联动家庭、学校及社会一体化建设,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强化社区治理创新。”

“艺术进入百姓百家”义卖活动,在美术教育进入社区后,将居民的作品进行义卖拍卖,有利于提升居民参与美育的热情,提高居民认可与认知水平,使美育得到重視,也为美育的持续性发展开辟一条新思路。“社区美术馆不仅将一个空间放在村居,也是一种公共文化创新尝试,并成为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文化服务与人民需求之间的最基础、最贴切的工作切口。”作为社区美育中心的社区美术馆改变了传统美术馆的概念,是一个将大美术馆拆散开来,直接进入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配套空间,也是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的美术馆。社区美术馆的主要功能是教育,通过展览、工作坊、讲座以及和视觉相关的表演项目开展各种公共艺术教育活动。

四、结语

社区美育是一个长期并且艰巨的任务,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美育。对社区管理者来说,加强社区监督的同时,塑造自身形象并以社区居民和谐共创美为目的,在社区美育文化建设中贯穿美育价值,借助美育这种媒介手段来引导培养和提高居民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社区美育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与鉴赏能力使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有一定的升华。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渠道,而艺术是情绪的产物,是主体情感形式、生命的感悟、心灵的表达,是人的情感的各种表达。社区美育的价值在于引导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清晰地表达内心。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2]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缪勒.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4]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蔡元培.蔡元培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吴遵民.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试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7]刘晓峰.和谐社会呼唤社区美育:对美育进入社区的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5).

[8]洪鉴.论建设和谐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建设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0).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美育社区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美育教师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