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MU互动平台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9-03-23 06:13叶水娣江楹华
中学生物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叶水娣 江楹华

摘要 主要介绍UMU互动平台的功能及优点,对UMU平台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并提出在该平台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讨论与反思。

关键词 UMU互动平台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在“互联网+”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坚持应用驱动,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UMU互动平台是依托互联网的新兴现代教育软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中学生物课堂增添了时代特色,保障了教学的生动与高效。下面介绍UMU平台的功能、优点以及如何基于UMU平台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1 UMU互动平台及其优点

UMU互动学习平台是优幕科技打造的一站式学习平台,倡导“连接人与知识,加速知识的流动,让每个人融入、分享、收获”。UMU互动平台以共建共享的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为主体,以智能测评和大数据统计分析为特色,以游戏化学习活动为推动力。UMU平台的使用包括创建课程、设计环节、参与互动、展示结果四个基本步骤。教师进入UMU平台进行注册和登录后创建目标课程,在创建的课程中可添加视频、文档、微课等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前或课后学习;利用平台提供的问卷、考试、微课、提问、作业等多种功能设计图、文、音、视频等各类互动型环节(图1),在教学现场随时发起调研、提问。学生的参与则依托于UMU为每一环节提供的二维码或链接UMU平台支持匿名提交、对他人答案进行点赞、评论等,而且所有形式的互动结果可利用大屏幕进行实时共享。

2 UMU平台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

由于我校严禁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所以笔者在利用UMU平台进行生物教学时,主要是课前和课后借助平台来广泛收集学生学情,进而指导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设计教学导学案,创建课程内容;学生课前在家登陆UMU平台,关注教师账号,在线完成教师创建的课程内容以及完成相应的导学案。教师根据平台反馈了解学生学情,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和课堂互动环节;学生完成导学案参与教学各环节。教师课后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练习反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安排。笔者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构建了基于UMU平台的生物教学模式(图2),并在高三一轮复习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3 UMU平台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3.1 利用UMU平台共建共享教学資源,开展自主复习

由于高考复习内容广,知识繁杂,时间紧迫,许多教学内容都是高考的高频考点。教师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所有知识都做到面面俱到。学生对很多重难点知识的遗忘率高,在课后相关练习中还是一错再错。基于此,笔者在开展一轮复习时,利用了UMU平台强大的储存和共享功能,将每一节学生不易掌握的重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在平台通过创设课程,供学生课前或者课后学习。学生对创建的微课课程进行选择性观看。由于平台共享资源的长久性和操作的简单快捷性,学生可以对微课视频随时随地反复观看,从而开展自主复习,获取知识。学生也可通过留言或者提问的方式将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设置课后巩固练习。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一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对其实质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利用UMU平台打造翻转课堂,将这些重难点知识录制为“课件+语音”的微课(图3),结合动态演示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2 利用UMU平台反馈学情,创新教学环节

现如今,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强调学生要深入思考,积极参与问题解决,在主动学习中达成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意义的构建。因此,当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角时,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状态,才能保证教学设计具有足够的针对性与精准性。UMU平台的问卷、提问等功能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通过UMU平台可以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基础差异,从而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后续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笔者在进行“免疫调节”专题复习时,尝试利用UMU平台开展了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图4),学生在课前完成,课程与导学案教师通过平台反馈学生的作答情况来丰富和创新课堂教学。由于设置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和连续性,笔者通过设置课程闯关模式来添加课程内容(图5),激发学生认真完成各环节的作答兴趣,明确课堂的教学过程。

由于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平台完成了相关预习,正式的课堂就成为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的地方。学生在讨论中内化课前所学。课堂上,学生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其他同学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师点评。教师利用平台反馈,收集学生收藏或者命制的考题,并作为正式课堂上游戏“一站到底”的题目,不但丰富和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竞争机制来反馈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则更多地扮演着辅助者和引领者的角色。

3.3 UMU平台使用的讨论与反思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UMU互动平台与手机等电子设备结合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就地取材的环境。与其他互动环境相比,基于UMU互动平台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交互环境不依赖于任何昂贵的信息化设备,投入成本几乎为零,减轻了学校对已有设备改造的负担,提高了学校对实践探索的支持力度,而且互动效果丝毫不逊于由学生专用平板所构建的智慧课堂。

当然,采用UMU互动平台和手机的互动教学也存在不足,由于智能手机功能广,部分学生自制力差,造成教师对学生手机使用方面管控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高中学校不允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学生通过手机端参与课堂互动的环节难以开展。所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重考虑UMU平台在课前或者课后的使用,达到反馈学情的目的;通过共建共享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在家也能自主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妍婧,解凯彬.UMU平台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与反思[J].中学生物学,2019,35(2):31-33.

[2]位旦,赵枫.基于UMU的课堂互动教学实践——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8(4):67-70.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