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加尼克效应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3 06:13黄徐丰
中学生物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尼克张力效应

黄徐丰

摘要 介绍了蔡加尼克效应的内涵,通过悬念导入、设计限时、课堂留白、巧妙结课、合理评价等方式,论述了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蔡加尼克效应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C633.91

文献标志码B

目前,越来越多的心理效应被应用于教学中,实践表明,合理运用心理效应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中常用的心理效应包括:首因效应、暗示效应、罗森塔尔效应、马太效应、晕轮效应等,而蔡加尼克效应则较少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巧妙地应用蔡加尼克效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高中生物学教学。

1 蔡加尼克效应简介

在一次实验中,蔡加尼克分派给被试15-22种任务,让被试只完成其中的一半任务,而另一半的任务则会在中途被打断,被试继续去做别的工作,最后要求他们回忆刚才做了什么任务。结果发现:未完成的任务被回忆起来的有68%,而己完成的任务回忆率则是43%。这说明人们对于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已经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这种记忆现象被称之为蔡加尼克效应。

蔡加尼克认为,客观上未完成的任务并不会对记忆产生任何作用。但当被试在进行某项任务时,心里便会产生一种心理张力,只有当任务被完成时,这种张力才会解除。对于受到干预的任务来说,张力未能解除,被试仍然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因此在回忆任务时,存在的张力有助于被试回忆起未完成的任务,以便继续完成。一旦这个任务完成了,这种张力就会松弛下来,原来做的事情就容易忘记。

2 蔡加尼克效应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悬念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蔡加尼克效应中,“悬而未决”的状态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理期待和急切的探究欲望,驱使人产生强烈的动机去探索。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意、无意的设计“悬而未决”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引发学生讨论之后呈现西方的“神创论”和东方的“女娲造人”观点,要求学生分析比较这两种观点,并思考科学家是如何推翻这些观点的。新奇有趣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并急欲解答,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2.2 设计限时,提高心理张力

“心理张力”是蔡加尼克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人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紧迫感,从而使人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甚至激发潜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限时活动,制造“心理张力”,使学生保持紧张兴奋的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判断题作为组间竞答的题目,对各小组得分情况的进行评比。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限定思考时间,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给学生制造紧张感,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避免漫无目的地等待。

2.3 课堂留白,促进主动建构

在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行为虽然有利于学生对部分知识的接受学习,但长期看来绝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反而会形成对教师教学的依赖。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教师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可以适当地留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空间,在讲到精彩之处戛然而止或在讲到重点之处欲言又止,让学生“看得到却摸不着,够一够才能吃得到”,利用学生这种“未完成任务”的情结,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进行“人类遗传病”这部分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列举常见遗传病的名称、遗传方式、发病特点等。此时,学生除了能正确说出白化病、红绿色盲、21三体综合征外,也可能会错誤地说出糖尿病、大脖子病等。这时,教师话题一转,不是直接指出错误,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后天性疾病的区别。学生急切想要知道的答案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未完成任务”的情结作用下,就会努力填补教师留下的空白,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4 巧妙结课,有效延伸课堂

结课是课堂教学的终结,更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升华和延伸,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课堂教学的结束有可能使学生的张力迅速消失,课后的巩固和后续的学习得不到保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结课环节,留下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保持张力,促使学生在课后继续努力学习,实现课堂的有效延伸。

例如,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这一部分新课结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小组合作任务,先请学生将这一节中关键概念列出来,如神经系统、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兴奋的传导、兴奋的传递、人脑的高级功能、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构建本节课的概念图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展示。由于有了新任务,学生的张力没有随着下课迅速消失。受这种作用力的驱使,学生在课后通过构建概念图使本节课的知识变得系统化,既增强了记忆,也培养了归纳分析的能力。

2.5 合理评价,降低蔡加尼克效应的负面影响

临时抱佛脚参加考试的学生在考试过后往往大脑一片空白。这是因为临考前,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这时学生的心理系统一直保持着紧张状态,而考后则把它当作一项已完成的工作,紧张的心理状态得到消除,记忆会暂时性松懈下来。

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评价类型方面,教师要重视评价的过程性和生成性,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避免终结性考试的不稳定性。在评价内容方面,应跳出课本框架,拓宽测评内容的背景,关注学生在日常情境下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将问题解决融于现实的情境中。在评价的结论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和自我鉴定,回顾教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认知过程,回味情感的体验过程,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松林,王世存,王后雄,巧用蔡加尼克效应优化高中化学教学[J].化学教学,2015,(8):15-18.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尼克张力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懒马效应
一只叫尼克的狗
尼克·杨的时尚生活
张力
张力2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