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经》刚柔思想探寻八纲辨证的思维源头

2019-03-25 09:10雷黄伟庄恒恺李灿东
福建中医药 2019年6期
关键词:易经诊断学医家

雷黄伟 ,庄恒恺 ,李灿东

(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福州 350122;3.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群经之首”的《易经》,又名《周易》。 《四库全书总目》曰:“《易》道之广,无所不包”。 医易同源,“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足见医学与《易》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中医独特理论体系的形成有赖于《易经》哲学体系的指导。《易经》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 “刚柔”概念是《易经》的思想核心,孔子将其引入《易传》,构成了阴阳思想的基础。

《黄帝内经·寿夭刚柔篇》曰:“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说明《内经》已经用刚柔思想来阐释医理。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很多的发挥,丰富了刚柔思想在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的运用,如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中说道:“形证有刚柔,脉色有刚柔,气味尤有刚柔。柔者属阴,刚者属阳”,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载:“凡脾胃为柔脏,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等。刚柔思想已成为中医学重要内容之一,对临床辨证和治疗用药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2]。在梳理中医诊断学思维基础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八纲辨证思维体系的构建与《易经》刚柔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提出“《易经》的刚柔思想为八纲辨证的思维源头之一”这一假说,试论如下。

1 刚柔思想

“刚柔”最初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概念,早在商周时代,或更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诗经·大雅》中有“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这里的“刚”“柔”虽与本文要讨论的“刚柔”之意有所区别,但也证实“刚柔”二字很早就出现了。下文

拟从“刚柔”的概念、刚柔思想的核心要义论述。

1.1 “刚柔”的概念 《易经》是一部基于象数的哲理之书,“刚柔”在该书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爻性概念,也是爻位概念,厘清“刚柔”的概念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刚柔思想。首先,“刚柔”是一种爻性概念,这也是“刚柔”概念的基本组成部分。自汉以后,我们习惯于将两爻称为阴爻、阳爻,实则,汉以前更多是以“刚柔”称之。“刚柔”的概念要早于阴阳的概念,“阴阳”为统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念[3]。 《彖传》和《小象》中主要用“刚柔”的概念来阐述爻位与爻性。《讼·彖》中说道:“《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 ”,《同人·彖》中说道:“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蒙·彖》:“‘初筮告’,以刚中也。 ”,《小蓄·彖》:“柔得位而上下应之。”等等,文中的刚、柔都是指刚爻与柔爻,作为《彖》与《小象》解释卦爻辞的基础而存在。其次,“刚柔”是一种爻位的概念,《易经》中用初、二、三、四、五、上来表示爻位,代表着天、地、人位;汉以后也称第一、三、五爻位为阳爻,居阳位,第二、四、六爻为阴爻,居阴位。那汉以前的名称又是什么呢?从《彖传》来看,应是根据刚柔来划分的,如《随·彖》曰:“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蛊·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咸·彖》曰:“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恒·彖》曰:“刚上而柔下……”,此外也有刚柔当位与不当位的系列阐述,这就充分说明了六爻被分为刚、柔来阐述。奇数一、三、五位为刚位、刚爻,偶数二、四、六位为柔位、柔爻。刚居刚位、柔居柔位,此为当位,反之为不当位。1.2 刚柔思想的核心要义 《老子》中说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把刚柔思想上升到处理事物发展、转变的哲学理论层面,而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分类思维和整体思维特色。首先,刚柔思想体现了分类思维。分类思维是根据事物间的不同特点、不同属性,将同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合成一类的思维方式。分类法是中医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表现为根据临床症状或病证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对其进行区分不同种类的方法[4]。刚与柔体现了事物的两种属性,作为一种分类方法而存在,如我们常说的阳刚之人、阴柔之人。《寿夭刚柔篇》则按刚柔体质从形体的缓急、皮肤的厚薄、肌肉的坚脆、骨骼的大小等方面进行了划分,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分类思维。其次,刚柔思想体现了整体思维,《彖传》中对于各卦的解释中有如下表述:“刚柔分而刚得中”“柔在内而刚得中”“刚柔正而位当也”“刚中而柔外”“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内柔而外刚”“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等等,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刚柔相兼、夹杂、转化,彼此互相渗透、相济的整体思维。

2 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合称为八纲,八纲是对证普遍规律的总结与概括。《黄帝内经》中并无“八纲辨证”原词与原名,但有着丰富、散在性的论述。如“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都是强调了阴阳在辨证辨病中的纲领性作用;“沉浊在内,浮泽在外”,告知我们从面色可以辨别疾病的表里深浅关系;“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既说明了寒热辨证的重要意义,又提示了寒热对抗疗法的临床基础;此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更进一步揭示了虚实辨证的核心内涵。

八纲辨证肇始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都对其进行了传承与发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已经运用八纲进行辨证论治,如《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实则谵语,虚则郑声”等等,都体现了阴阳、虚实的辨证要点,通书虽未直言八纲,但六经辨证中也贯穿着八纲辨证的思想。明代医家王执中在《东垣先生伤寒正脉》中就明确指出:“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与今日所提之“八纲”只字不差。方隅在《医林绳墨》中指出“……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 张锡纯在《医家六要》中也明确提出了此八法。张景岳则提出了“二纲六变”,将阴阳定为二纲,并对表里、寒热、虚实做了系统分析。可以说,到明代时已经形成了八纲辨证相对统一的认识。近代医家祝味菊正式提出了“八纲”一词,并于20世纪60年代被纳入《中医诊断学》教材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5]认为应当复提“二纲六变”说;有研究者[6]认为应补充上下辨证,形成上下表里病位辨证、寒热虚实病性辨证、阴阳为总纲的辨证方法。

3 以刚柔思想为中心的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在传承原始医理中不断创新发展起来的,究其思维基础,当是以《易经》刚柔思想为中心进行阐发。刚柔思想是《易经》重要的哲学思想部分,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原始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刚柔思想蕴含着分类思维和整体思维,一直影响至今;同时刚柔二者各有特性,又互相影响,彼此相兼、相济,深深影响着后世中医学,尤其是中医诊断中八纲辨证部分的内容。

3.1 刚柔思想指导八纲辨证的分类 前文中阐述到刚、柔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概念,用刚柔思想来认识、解释、概括万事万物现象是现实可行的方法。基于此认知理论和刚柔思想所确立的分类思维体系,就构建起了八纲辨证的分类方法;同时,受爻性、爻位的影响,引申到疾病、证的诊断方面,就出现了病性与病位的诊断与辨识。正是在刚柔思想的指导下,就形成了涵盖表里病位判断、虚实寒热病性诊断,用以区别疾病类别和归纳病证总纲的阴阳判断的八纲辨证体系。此外,刚柔思想在指导八纲辨证分类的同时,也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方法论指导,即利用归纳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式进行了同类综合判断,建立一套分类标准,使得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诊断有了判断指标,便于临床辨证、辨病,甚至于指导临床用药与治疗。

3.2 刚柔思想正视诸证兼夹的关系 八纲各自概括了疾病一方面的病理本质特征,但是疾病往往没有那么单纯、单一,不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而是相兼错杂、互相转化的,甚至于真假难辨。因此,在运用八纲辨证时,一方面要深刻把握八纲基本证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更要把握好八纲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综合分析和判断。前文中阐述到刚柔思想体现的是一种整体思维,它承认了刚柔二者各有特性;也承认柔可克刚,刚可制柔,二者间存在着对抗的作用;更认识到刚柔可以相互渗透、错杂、转化的问题。刚柔思想对指导八纲辨证中正确处理好基本证和相兼证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八纲辨证在发展的过程中是充分吸纳了刚柔思想中这一精华部分,避免落入机械主义。证的相兼、错杂、转化一直是临床中存在的问题,不可避免也不能回避,八纲辨证形成过程中充分接纳刚柔辩证关系的核心论述,形成了完备、实用的八纲辨证方法,成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历史必然性。

此外,也有医家把刚柔作为一种辨证手段在临床中使用:如清代医家叶天士用刚柔辨证的思想来分析人的禀赋、脏腑的刚柔等[7];现代医家赵志付教授将刚柔辨证用于心身疾病的诊治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辨证论治之路[8-9]。

4 结 语

对中医学的思维基础,业内有着较为一致的认识。也有学者研究了中医诊断的思维,认为“司外揣内”反映了中医诊断的思维模式[10],但对于中医诊断学的思维基础,目前业内尚未有专论出现。笔者在梳理中医诊断学的思维基础中,发现了《易经》的刚柔思想与八纲辨证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提出了“《易经》的刚柔思想为八纲辨证的思维源头之一”这一假说。本文通过分析刚柔思想的内涵、刚柔思想所体现的分类思维和整体思维,着重论证了八纲辨证和刚柔思想二者间的关系来证实了这一假说的合理性。因此,可以认为,《易经》的刚柔思想,是八纲辨证思维的重要基础,刚柔思想在八纲辨证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中医诊断学同仁们,共同致力于中医诊断思维基础的研究,以弥补这一领域的不足。

猜你喜欢
易经诊断学医家
《易经·序卦》探微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王冬龄作品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记忆法在诊断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