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走心才能深入民心

2019-03-26 17:45王运喜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5期
关键词:检察工作新闻宣传检察

■王运喜

当今社会,多元化文化产生了多元价值观,受众往往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在阅读文章时,可能大家时常有这样的感觉,读到的内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通俗地说,就是让新闻宣传直抵读者的内心。不能深入民心的新闻宣传,传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如何更好地把检察宣传“写进”寻常百姓的心里,使之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行动,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探索总结和实践创新。

以“思想”走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和具体的实际行动。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提醒我们,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着内涵更丰富、水平更高的新需求,检察机关如何向人民群众、向社会提供更高品质的法治产品、检察产品,做好检察主体工作是根本,做优做强检察新闻工作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时,要心中有民、一心为民,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做宣传不能一味追求“吸睛”“吸粉”,更重要的是从民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力满足民众精神、生活、价值等层面的需求,让检察工作走进人心、赢得人心。

以“专业”走心。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民众法治意识逐渐增强,检察机关办案是否公平公正,越来越多的民众将会拿着“显微镜”来审视检察工作。现在是说理的时代,检察新闻宣传要恪守法律精神,以法之名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让民众看得见正义,展示新时代检察机关高质量、专业化办案水平,彰显检察工作服务发展、服务民众方面的独特贡献。用法讲故事,用群众身边的事例释法义,提升普法惠民生、助发展、促和谐的工作实效;用法解疑惑,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运用法律专业知识回复群众咨询或疑惑,努力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用法做品牌,设立具有检察特色的法治宣传产品,使法治宣传精准投递,将法治送到群众身边、入到群众心里。

以“技巧”走心。同样的新闻素材,为什么有的文章让人手不释卷,有的文章却令人不堪卒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宣传技巧的成功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写作方式远比简单粗暴的灌输更令群众买账。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推出的“今晚九点半”栏目,深受读者喜爱,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语言朴实无华“如拉家常”,把法律术语转化为生活语言,用平等协商的口吻来交流,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容易拉近受众与新闻宣传的距离;二是叙事引人入胜“如讲故事”,通过一个鲜活具体的案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使新闻更加可读、耐读、宜读。将法言法语、权威解读通俗化、鲜活化,让民众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

以“情感”走心。人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动物,而这种情感又是共通的,富有情感的新闻宣传,能使受众的心灵产生共鸣,触及其心灵最深处的角落。有“温度”的新闻宣传,更能激发人与人之间传递真情。我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受众的“口、眼、耳、鼻、喉”,多方位把民众带入到一个个新闻事件中。对于检察新闻宣传来说,要深挖案件背后打动人心的故事,最大限度符合受众的主体认识,或给人以启示,或给人以警醒,这样的宣传更有生命力。如对“一号检察建议”“赵宇案”“涞源反杀案”等的深度报道,一度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民众纷纷对检察机关的担当作为点赞。

以“服务”走心。俗话说“酒香也要会吆喝”,好言好语也需要好的宣传服务。据调查,在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受众日益碎片化的今天,受众通过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来应对“信息超载”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宣传不但要“言之有物”,还要“传之有术”。要注重受众职业、年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方案,从需求角度推进出检察新闻作品;要选择可听、可读、可视性强的宣传途径,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出检察新闻宣传精品,让宣传与民众更亲密、更贴身;要突出“当下性”,对社会民众广泛关注的重大、特殊案件,第一时间开展个案宣传,更好地满足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检察新闻宣传是展示检察工作的“窗口”和“门户”,通过走心的工作实践把检察产品转变为新闻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以鲜活的检察故事奏响全面依法治国、全民共同参与的时代强音。

观点速递

评论的最终目的是要说服人,对不同对象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目前以移动互联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可以点对点精准定位读者,需求与反馈容易准确了解。从党报评论角度看,这意味着评论要说服劝导的对象可以精细划分,评论要解释说明的问题可以准确定位,评论要引导批驳的观点可以准确把握,无疑有助于深化党报评论影响力。因此,党报评论需借助全效媒体,细分受众群体,针对不同对象,运用不同说服策略。

——崔士鑫,《军事记者》2019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检察工作新闻宣传检察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