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2019-03-28 01:45凌粉香
初中生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我心栀子花作文题

凌粉香

名师简介

凌粉香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

原题回放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②不得抄袭和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命题透视

扬州市2018年中考作文是命题作文,作文题仍旧采用“导语+命题”的形式。导语由三部分构成:先是用诗意的语言阐述了“我心雀跃”的原因,分别从景、人、事的角度给考生设定了4个场景,兼顾时间与地点、听觉与视觉等,有助于考生打开思维;然后,解释了“我心雀跃”的含义,化解“雀跃”一词理解上的障碍;最后点明意义,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引导考生立意。

题目“我心雀跃”是个主谓句。从题面上看,限制点有两个:一是主语“我心”,二是谓语“雀跃”。“雀跃”,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高兴得像雀一样地跳跃”。本题鼓励考生抒写成长过程中真、善、美的东西给予自己的启发和激励,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中的正能量。

就题材选择范围看,这道作文题为考生展开了广阔的取材空间。考生既可以自然事物为素材,畅写感悟;也可以社会活动为素材,力求深度;还可以个人经历为素材,写出独特的生活体验。当然,如果选择优秀文化为素材,对话文化,也是可以的。

评卷扫描

1.选材视野不够宽,“撞车”严重。

本道作文题的选材范围很广,考生可以从自然、社会、个人等多个方面选择写作内容,以此展现对生活的体验与思考。本次考场作文中不乏这样的佳作。不少考生或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兴趣雅好,或描写境外游学、远足、登山等经历,展现了对美的独特感知、对生活的敏锐把握。

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考生的选材重点依旧集中在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上,依旧脱离不了写考试失利,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公外婆对“我”的关爱,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对“我”的关心指导,“撞车”现象严重,让阅卷教师产生了审美疲劳。如果能够在“雀跃”的品质上再进一步,联系生活、人生、成长、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思考,则文章的整体档次将会大为提升。

2.宿构作文比较多,缺乏真诚。

中考作文命题的难点在于限制语不能太多,要让绝大多数考生有话可写,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则是考生容易宿构。例如这道作文题,有些考生的套路感就过于明显,仍然将“压箱底”的李清照、苏轼、司马迁、屈原等人的事例拿来使用,却说不清楚这些历史人物坎坷的人生遭遇是怎么使得“我心雀跃”的。而即便是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不少考生也没有紧扣题目“我心雀跃”展开,感觉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在考场上誊抄了一遍。例如,有的文章乍一看还不错,小作者写自己陪爷爷奶奶下棋、喝茶、写字等,内容具体,文笔灵动;问题是扣题生硬,只是在开头、结尾贴上“我心雀跃”的标签而已。少数考生在文章中也写到自己心情的转变,但表述极为生硬,甚至祖父母的临终嘱托也可使自己内心雀跃,让人哭笑不得。

3.语言表达欠生动,平铺直叙。

在题材接近、立意没有明显高下之分的情况下,语言表达就成了拉开分值的重要指标。如果文章内容充实,且语言表达生动流畅,自然会赢得高分。然而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着实堪忧:平铺直叙,行文呆板,如同流水账;语言平庸,过于口语化,使人感到乏味、单调;写人记事缺乏对材料的取舍,详略安排不当,又不会使用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有的考生甚至连用词准确这样的基本要求都做不到。这样的文章,自然令阅卷教师提不起兴趣,甚至“倒胃”。

迷津指点

1.可以将目光投向乡村的人文风物,以满足读者返璞归真的情结。

看到作文题,同学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老师对这几年扬州市中考高分作文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在这百余篇高分作文中,乡村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乡土气息即质朴无华、自然平凡的气息,这类题材的作文缘何易得高分?老师认为,这可能一方面由于此类作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易于展开描写,容易抒发真情实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此类文章符合读者的审美期待、情感需求。如今,在物质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后,人们开始关注心灵层面的回归,开始推崇乡村的纯朴与诗意,开始追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厚重,因此,饱含乡土气息的文章似乎更容易与读者骨子里返璞归真、田园牧歌的文化情结产生共鸣。

例如“我心雀跃”这个题目,就有考生把目光投向了田园风光,写自己回老家的一次经历,农村的袅袅炊烟、阵阵蛙鸣让自己感到生活的美好,雀跃之情油然而生。这其中,一直生活在乡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最好的写作对象。对同学们而言,他们是你们极为熟悉的人,是生命中永远的牵挂,所以,如果选择写和外婆一道整理菜园子、和爷爷一起写对联,或者回忆奶奶做的一道美食、和外公一起老去的自行车等,就会因为“真”而显得情感饱满,“雀跃”之情就是自然的、发自肺腑的,容易打动读者,诚可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本次考试中,还有少数考生写了庙会、贴春联等乡村风俗人情,谈及其带给自己的雀跃体验,同样让阅卷教师赞叹不已。

当然,同学们在内容选择上也要注重实际。如果没有乡村生活经历,一定不要勉强下笔,否则,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显得虚假、空洞。只有选择自己熟悉的素材,认真思考,才可能完成一篇考场佳作。

2.不妨尝试使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以激发读者追逐诗意的情趣。

要想在万千考生中脱颖而出,考场作文的语言表达必须出彩。丰富美妙的词汇、灵动的句式自然会增添文章的魅力,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其中,传神的词语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不同句式的交替、富有诗意的语言等,都是常用的语言表达技巧,这里不再赘述。

本次考场作文中,就有不少考生善于描绘这样的美的情境,如乡村田园的清新自然、异域风光的旖旎新奇、城市书房的宁静优雅、咖啡小屋的质朴怀旧、落日余晖中奶奶飘飞的银发、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自行车后座上外公温暖的脊背、婴儿车里妹妹粉红的脸颊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温馨之美。并且,此等美的画面往往与小作者美的情感融为一体,让人感到生活如诗一般美好。

一起欣赏几个富有诗意的片段吧:

“推入虾子酱油汤中,豆腐块便如小鱼儿般游散开去,欣然起舞。加入淀粉,汤汁渐浓,豆腐块稍稍定格,如身着素衣的芭蕾舞者,美好,绚烂。捧着热腾腾的吃食,钻进房中。汤汁凝起。忽忆汪豆腐别名‘珠湖雪浪’,望着香雾,倒确有几分空中飘雪、江面滚滚的豪态。”这是描绘汪豆腐的美丽画面,是不是让你垂涎欲滴了呢?

“早晨的云烟轻轻柔柔地笼着,像待嫁姑娘面颊上的两团绯红。对面楼有早醒的花,带着被露水沾湿的清新。万籁仍俱寂,仿佛一场戏剧将开场前的宁静。”如此清新的窗外美景,是不是让你倍感生活的美好呢?

“阳光透过窗子,投下一片跃动的光圈,充满着生命与活力。弟弟此刻在襁褓中傻笑,双眸大而明亮,像两颗葡萄;甜甜的酒窝弯弯的,似能化解世间百忧。”面对这般可爱的新生婴儿,你是否也产生了要抱一抱的冲动呢?

3.讲究一点谋篇布局的技巧,以唤醒阅卷教师疲劳的双眼。

中考作文批阅过程中,面对题材的频繁“撞车”、语言表达的平庸无趣,阅卷教师很容易疲劳。如果文章思路不清、逻辑混乱,更会让阅卷教师“毫不留情”地给出低分。因此,同学们在写作考场作文时,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和严谨的结构,要学会运用一些谋篇布局的技巧。

以本次作文为例,不少考生在结构安排上还是颇具匠心的。他们主要运用了下列布局方法:

双线并行法。善于构思的考生往往会在行文过程中设置一条线索,使文章呈现出形散神聚之美。而巧于构思的考生则会设置不止一条线索,他们往往是编织的高手。例如,有一名考生围绕“温馨的农家生活”这一主线描绘了三幅画面:土灶边烤红薯,圆桌边吃团圆饭,田埂上嬉戏。三幅画面写得有详有略、生动鲜活。此外,文章中还设置了一条情感线索,即小作者的那颗雀跃的心。从“些许雀跃”到“不管不顾地雀跃欢腾”再到“雀跃得难以按捺”,情感的不断升华显示了小作者构思的巧妙。

对比映衬法。有的考生会将两件事或两个人或两幅景对比着写,在比较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或关于生活的思考。例如,有一名考生从眼前的高旻寺与现代都市融为一体的盛况着手描写,回忆了从前去高旻寺时泛舟湖上、清风佛面的怡然。小作者并没有褒此贬彼,而是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肯定了传统美与现代美均能使自己身心雀跃。

片段组合法。这有些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就是通过几个画面的组合,把不同时空的人物和事件剪辑在一起,以突出文章主旨。这种手法取材比较自由,可以省去过渡和铺陈,便于集中精力描摹刻画几个片段,结构层次非常清晰。例如,有一名考生围绕栀子花展开描写,撷取了有关栀子花的三段记忆:“我”为妈妈插上栀子花,小店夫妇烹饪栀子花,栀子花给“我”的书房送来花香。选择的材料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每一处对栀子花的描写都让人感到生活的恬静美好,让人心生雀跃。

猜你喜欢
我心栀子花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栀子花
栀子花开
可为与有为——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作文题评析
栀子花开
本部两刊刊登的部分作文题与2016年中考作文题相同或相近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
我画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