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交互设计研究

2019-03-28 07:15李敏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滨水视线景观

李敏勇

(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城市滨水空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它见证了城市的兴衰发展,它不仅是城市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展现自己文化底蕴与魅力的重要途径。[1]随着全球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保护能源、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热潮。与此同时, 人们不再满足与物质层面的需求, 开始追随精神层面的感受,滨水空间因其在城市中的特殊位置而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对改善城市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种成熟完备的模式,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尤其在交互设计方面尚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文章以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从交互设计的视角对城市滨水景观展开研究。

一、城市滨水空间交互设计的空间特性分析

城市滨水景观一般多指城市中滨临水体如毗邻大河、溪流、湖泊、大海等这样的水域空间,不同类别的水域空间也塑造了不同特征的滨水景观特性。城市滨水景观空间通过对自然滨水元素的巧妙处理,在此基础上塑造适合场景地域特性的人造景观,形成丰富多变的滨水空间,为市民提供了生活交流、休憩娱乐、亲近自然、陶冶情操的绝佳去处。当人们被不断吸引到城市滨水空间的时候,其交互性才得以体现。人们在其间交流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 ,城市滨水空间的社会价值在此实现。城市空间通过人与城市滨水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有活力。[2]因此, 就需要对滨水空间所具有的空间特性进行研究,才能加强人与滨水空间的互动交流。滨水空间的空间特性主要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多层次的空间

城市滨水空间的功能分区因不同人的需求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类型, 这些构成了多样化功能的物质基础。而对空间的类型进行不同的划分是设计的重要步骤,只有对空间进行功能划分才能为人们交流和进行社会活动提供便利,为空间增添人情味。城市滨水景观以其特殊的空间特性,毗邻陆地与水域的交接区域,从陆地空间到水域空间的变换,形成了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多层次的景观空间形态。宏观的城市滨水空间层次是对场地地位的整体分析设计,中观的城市滨水空间设计地域范围内的各相关要素如社会背景、自然资源、人流等各方面的分析和对应设计策略,微观的层次关于每一个受众在该滨水空间设计中综合感官体验。

(二)丰富的视线空间

视觉是人在城市滨水空间最直接的感官体验,通过对滨水空间呈现出的信息进行视觉上的搜集,人可以初步建立对空间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是人与滨水空间互动的基础所在。滨水空间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会因空间的形态、结构、界面而受到影响,丰富多变的视线空间和视觉体验,也造就了滨水景观对市民具有更高的吸引力,使其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交互性。因此对滨水空间视线的组织、视线焦点的设置是滨水空间设计的关键所在。[3]

(三)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历经发展与衰落, 留下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它们蕴含了大量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城市滨水空间是这些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人们对滨水空间的最初感知来自于这些场所留下来的印记,同时它也是人们与过往的时光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将城市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并重视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然后借助具有当地特色景观的营造来增强人们对过去时光的回味和对场地的感知,继而找到心灵上的归宿。

(四)空间的趣味性

在进行滨水空间设计时, 应特别注意空间细节的设计,它是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滨水的好奇心,并且城市滨水空间的特色与品质也可以通过它来体现。因此在进行滨水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对铺装、小品、游憩设施、植物的把握,它们可以借助对人感官的刺激来让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4]因此, 为了实现人与滨水空间的互动交流, 需重视设计元素中蕴含的形态、颜色、质感等细节,或营造一些变化丰富的视觉空间来激发人们的兴趣。

二、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现状

国外滨水空间研究的重点逐渐提升到将人作为中心, 如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和Kallang河道修复、澳大利亚的Jack Evans船港等,集结了生态、历史、社会、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研究范围从最初的空间形态往更加深层次的文化、经济、管理等方面扩展,对人在空间的心理感受更加关注。

我国滨水空间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刚开始是为了治理水系污染,提升城市周边环境和改善城市面貌。[5]典型的如秦皇岛汤河公园、广东中山岐江公园、都江堰水文化广场等,这些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实例中,因为缺少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完善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或侧重景观生态、或侧重文化与人的感知方面,在项目实施的时候,空间形态过于单一、居民使用率低、缺少地域文化特色等一些问题开始显露出来。

三、城市滨水空间交互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城市滨水景观的交互设计重点在于协调处理景观环境中人工设计、自然环境与空间系统的平衡 ,区别于普通的城市景观设计。滨水景观的交互设计中,场地地缘文化的处理、场地景观节点的表现形式、场地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处理彼此间紧密相联又相互影响。然而当下城市滨水景观在交互设计上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功能、形态和类型单一

虽然滨水空间对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有着重要作用,但从当下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大部分的滨水空间单纯为了提高城市绿地范围,大面积铺设草坪,这对于有限的城市滨水空间造成了极大浪费。除此之外,滨水空间的类型与功能相对单一,大面积的硬质广场是主要的空间类型,导致空间缺少私密性与趣味性,特点不够鲜明, 空间形态大同小异。[6]最终使人们不愿在此空间过多停留,慢慢失去滨水空间的活力。

(二)视觉空间组织无序,缺少视觉焦点

视线的组织是滨水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空间可以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并且人们对于滨水空间的第一印象也源自于视觉的冲击。然而当下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对于滨水空间的视线组织并未引起重视,在视觉的重要节点的处理与人对滨水景观空间的感受缺少相关研究,最终表现的空间效果差强人意。同时大部分的滨水空间设计手法趋于雷同,从而导致人的视线只能停留在一小块区域,缺少丰富的视觉空间体验。[7]

(三)空间缺乏特色

当人们在空间感受与其在脑海中对景观的印记相符时,人们便会对这个空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所以如何将人们脑海中的城市印记以景观设计的形式重现在滨水空间中,是滨水空间特色营造的重点所在。然而从当下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情况来看,大多设计缺少对城市滨水文化的相关探究,一些场地与空间所蕴含的特质并未在设计中得到体现,滨水空间的特征不够显著,缺少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

(四)缺少空间趣味性

能更多吸引人们到滨水空间游玩的关键在于空间的趣味性。然后根据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的滨水空间都没有对空间的趣味性引起重视,常常忽略空间环境气氛的营造与空间关键节点设计 。[8]比如在一些节点设置的景观小品,因为没有考虑该城市的地域文化,所以传达出的主题与最终效果缺少创意,无法吸引游人的目光,没有达到营造空间环境气氛的效果。而有一些滨水景观的设计则忽略了人与空间交互时所需的空间要素,如空间的尺度、营建方式不能满足市民行为需要。除此之外,景观的外在表现方式直观的影响了人的感官体验,过于单一或过于嘈杂的空间序列关系,都会使受众的心理体验受到影响。

四、基于景观交互设计的城市滨水空间改造策略

滨水景观设计对市民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引导意义。合理的城市滨水景观在无形中塑造市民行为,而市民行为需求也在无形中对空间提出新的设计诉求。城市滨水景观交互设计通过景观空间语言与市民行为方式间的交互影响设计,致力呈现适合场地地缘特性和城市大众行为的景观空间形态。当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水平与手段层次不一,基于景观交互设计的城市滨水空间改造策略变得尤为迫切。

(一)以人性化设计塑造多样化的感官体验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自古至今,人们喜欢以自然景观比德。滨水景观得天独厚的亲水性造就了其独特的感官体验,水域与陆域间所形成的局部微气候也带给人心广神怡的感觉体验。同时,滨水景观区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互动、抒发自我情感的场所,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人在空间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感受这个空间。其中视觉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之外,人的触觉、听觉、嗅觉同样不容忽视。因为空间体验的舒适度不单只是人在视线范围内所能看到的景观,它还与人的直觉感受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景观的诉求已不仅仅不限于功能性的满足,而是转化为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综合体验,所以在滨水空间的舒适度设计中,应对知觉感受的丰富性和人性化设计引起重视,尽可能在融入空间地域特色的同时,让使用这个空间的人感受到愉悦感,从而加强人与滨水空间的互动。[9]

(二)以景观形态构成丰富视觉空间组织

景观空间的形态对人们的行为属性在潜移默化中也会产生一定的交互影响。滨水景观空间中的构成要素如空间的尺度、不同材料的肌理与色彩、景观节点的表现形式等等,形成滨水景观空间丰富的视觉流线和空间组织。滨水空间中的视觉空间组织应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行为模式研究,结合景观设计手法,形成合理、有序的视觉空间组织,更好地引导人与环境的交互。在进行滨水空间设计的时候,需要防止人的视线被干扰或打断,保持人在空间中视线的延展性和通透性,使人对滨水空间留下一个流畅和完整的印象。因为人在滨水空间活动的时候,会受到滨水空间视线组织的影响。为了让人可以更好的感受滨水空间中优质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视线通廊的营造是滨水空间视线通畅性的关键保障。当人的观赏线路被阻碍的时候,会在这个空间形成不舒服的心理体验,当在不同区域布置视线中心点的时候, 人们会因此在这些区域进行视线的切换, 在区域空间的氛围营造中起到视线衔接的作用。

(三)从地域文化着手重塑地域特色空间

地域文化特色作为滨水景观设计的深层要素,在滨水景观的交互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域文化中的物质形态、民风民俗等一起赋予滨水景观深层的文化内涵, 它彰显了一方水土中的民风民情,使滨水景观的设计更加饱满更具内涵。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景观空间,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文化记忆,同时对城市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地域特色空间的营造对人与滨水空间的交互起着关键作用。它主要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提取城市滨水空间周边原有的滨水文化景观中特色的元素,对其进行提升与运用, 在保留原有空间特色的前提下,尽可能还原之前存在的文化底蕴与生活气息,让这座城市的滨水空间重获新生;[10]另一方面对于近期建成的滨水景观空间注重空间细节设计,将原有滨水景观中提取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运用于小品、铺装、植物等景观要素当中,让新旧空间更提时更好地衔接与过渡。

(四)通过主题特色营造趣味空间

滨水趣味空间的营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建造有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这不仅需要重点关注滨水空间的亲水性和文化传达,还需注重滨水空间氛围的营造并且最终的效果可以吸引游人的目光。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滨水的自然优势吸引着更多的人们选择身处其中,开展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所需的活动。在滨水景观中,丰富多变的景观节点和趣味空间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参与到滨水景观中,增强滨水景观的交互性,将城市滨水景观的价值最大化。营造趣味空间的方法有许多,最常用的一种是将滨水空间划分为具有主题的不同分区,并且根据不同主题的类型特点来营造该区域的空间氛围与意境。趣味空间的营造不仅可以从大的主题分区切入,空间的细部设计同样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可以根据场地的类型特点设置与游人互动的喷水设施,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游玩体验。趣味空间的营造在使滨水空间的体验方式变得多样的同时还让前来游玩的人们从充分感受到与滨水空间互动的乐趣。[11]

五、结语

城市滨水空间以其自身特殊的地缘环境,承载着人们丰富的日常活动和社会活动。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除了滨水所要考虑的生态性和技术性要素之外,设计最终需要满足的是人们在这个环境中的交互需求,通过对场地环境的塑造和人的行为模式地合理引导,从而达到人工设计、自然环境与空间系统的平衡。随着以人为本和生态观念的价值回归,城市滨水空间的交互设计也愈显得重要。滨水景观具有生态效应、景观架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敏感属性,建立有效灵活的设计规划、开发以及监督机制是保障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有效实现的制度保障。藉此,在滨水空间设计中,要把握好规划方向和设计原则,充分与滨水空间所在城市设计的整体规划相协同,尊重地方文脉,对土地、水体、开敞空间进行生态设计, 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增加市民近自然空间,提升城市形象。

猜你喜欢
滨水视线景观
景观别墅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火山塑造景观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你吸引了我的视线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