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砥砺兼程路 栉风沐雨铸辉煌
——建国以来桐城市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纪实

2019-03-29 01:31彭旵生桐城市委办公室
安徽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桐城市科技

文/彭旵生 吴 昊(桐城市委办公室)

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距省会合肥98公里,南邻安庆市68公里,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和合肥都市圈内城市之一。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1个国家级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7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6万。先后获得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省知识产权强县(市)示范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风雨兼程70年,春华秋实70载。当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当改革的春风吹满大地,回首过去的岁月,桐城这座古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市”到“创新驱动发展”,勤劳智慧的桐城人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执科技之笔,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骄傲和自豪的奇迹。“文都”这块土地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再次迸发出了超乎寻常的青春与活力,为桐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

一、探索,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摸石前行(1949年至1977年)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桐城仅有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县农机研究所2家科研单位,100余名科技人员。但是,他们以顽强的精神,推动着全县科技工作在艰难中曲折前进。50年代,全县共完成312项科研任务。其中主要以水稻农业技术推广为重点。1953年推广实行选用良种、培育壮秧、小株密植水稻生产3项新技术。全县种“胜利籼”中稻1.6万亩,建成珠城乡、石河乡、小园乡良种繁殖基地3个;推广合式秧田1463亩;采用小株密植法栽植水稻21.95万亩(占水稻总面积40%)。通过3项技术的推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当年全县粮食总产比1949年增长0.96倍。

1960年和1961年,县内承担和参加各级下达的科研项目97项,其中省定项目17项,地区定项目37项,县定项目43项。全县全民所有制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9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3人,农林技术人员55人,科研人员14人;集体所有制科技人员99人。全县8个大公社均设立科委,并分别建立农业中学1所。1964年,省农业厅、农科院和县人委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分别在徐河、范岗等公社蹲点,建立农业样板,试办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农科网,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

然而十年浩劫,县内科技组织瘫痪,科技人员大部分下放或改作其他工作,科技活动停止,如破土幼苗般欣欣成长的科技事业遭受重创。

二、启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沐雨复苏(1978年至1994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明确了“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从而澄清了长期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打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长期禁锢知识分子的桎梏。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桐城县委、县政府以创业者的姿态和超人的勇气与魄力,审时度势,明确定位,确立发展战略,健全职能机构,积极支持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全县科技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桐城迎来了真正的科学春天,全县科技工作和科技人员思想上得到了解放、政治地位得到极大提高、组织政策和科技队伍得到落实和壮大,一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得到了应用和推广,这一时期全县科技事业呈现出群情激昂,蓄势待发的态势。继全国科技大会后,安庆地区相继召开了科技大会,有关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相继出台,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尊重和重视,科技工作者的激情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科技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得以完善与恢复。1978年,由县科技指挥小组升级成立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县农业机械研究所、县植保站、土肥站、农业站、畜牧兽医站、以及县气象站、县地震台、县建筑设计室、县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室等主要科研机构开始正常工作,基层农科网逐步健全,并配备专职农技人员队伍。全县57个公社均建有农科站、种子队和良种场,并有专门的实验耕地和人员。全县初步形成了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科研网,为农业科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人才保障。县办工业和大集体企业的主要工厂都设立技术科、车间成立技术革新小组和技术攻关小组等。科技团体、科协组织也相继恢复活动。1979年2月,县第一家学会组织——桐城县农学会成立。同一时期,县成立了纠正冤假错案领导小组,实事求是地处理了历史遗留的问题,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科技人员待遇逐步得到提高。下放到农村的科技人员陆续回到原来工作岗位,分配当工人的大学生全部恢复干部身份,学非所用的科技人员返回科技队伍,蒙受冤屈的科技人员均得到平反安置。同时录用社会闲散科技人员和“以工代技”人员等,科技队伍逐渐恢复壮大。据统计,1980年,全县全民所有制专业技术干部1681人,工程技术干部137人,农业技术干部87人,卫生技术干部302人,科研人员10人,其它各类专业干部1181人。1980—1981年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称评定,全县授予技术职称人员256人,其中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244人,主要分布在农业、卫生和工程技术部门。1983年底,全县智力资源现状调查统计显示,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64人,包括工程技术人员151人,农业技术人员101人,科研人员7人,卫生288人,教学人员1745人;获得技术职称的各类技术人员590人,其中中级62人,初级303人,技术员225人;各类能工巧匠5.6万人,另有未上岗科技人员6人。1986—1992年,配合星火项目实施,通过借调、引进急需人才以及开展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科技人员增加到1.09万人,其中高级1100人,中级1650人,初级5400人。随着科研机构和人员队伍的渐次复苏,各类科研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开展,大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1982—1985年,共完成科研项目39个,其中省3项、地区11项、县25项,获利196.5万元。1985年,县首次评定1978年以来主要科技成果97项。1986年,全县开始实施星火项目,至1995年,共实施星火计划项目80项,其中国家11项,省34项,安庆市12项,获得省星火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国星火金奖6项、银奖7项。1978—1994年,全县共有47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地区级表彰奖励。

三、追赶,在科教兴市的大潮中鼓风扬帆(1995年至2005年)

20世纪90年代,全球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风起云涌。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全国随后掀起了“科教兴市”的浪潮。面对新形势,桐城市委、市政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了“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科技优势,先后实施“安徽省‘121’科技进步示范县”、建设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重大科技工程,有力地促进和支撑桐城经济的发展,赢得了科技经济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同时,加强调研,深入谋划决策,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身政策体系。自1997年以来,每年根据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以促进“知识创业、人才兴业”为目标,组织有关专家调研分析本市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和切入点,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策划并提出具有牵动性的年度开发项目建议和年度科技工作计划,制定出台《关于建立桐城市专家技术顾问团的决定》《关于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关于对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人实行奖励暂行办法》《桐城市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人才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设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的决定》等政策。一系列科技工程的实施和政策的出台,为全市科技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各项科技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重大突破。这一时期,全市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49项,2003年首次承担实施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计划项目1项(盛运公司“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与设备研制”)。全市累计研发科技成果111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新产品6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8项。全市有12家企业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星火创新型龙头企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乡镇企业科技先导型企业。美祥公司先后开发了有布基阻燃橡胶地板(省高新技术产品)、火车橡胶风档(国家重点新产品)、纳米级阔幅阻燃PVC地板布(省科技专项),产品供不应求,效益连年翻番。2000年上缴税金200万元,2001年猛增到618万元。鸿润集团通过实施省农产品加工科技专项,开发的高档吊绒在国际市场十分抢手,连续两年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企业被评为国家星火创新型龙头企业和全国纺织行业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庆龙公司通过实施省重点科研计划《活塞销微机控制稀土渗碳直接淬火技术研究》,转化应用活塞销微机控制稀土渗碳直接淬火这一国内领先技术,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品率,又降低了消耗和工人的劳动强度,累计增加效益80多万元。同时,借助桐城市“国家富民强县”工程实施的东风,加速农业新技术革命,因地制宜,建设安徽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安徽省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示范区以及老梅药用植物园、嬉子湖镇特色瓜果园、挂车河镇阳光特种动物养殖园、文昌草莓种植园和范岗镇全省最大西洋杜鹃生产基地等一批特色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园区指导农民种,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有力地带动了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进示范推广了组织培养、营养诊断全素平衡施肥、植物茎芽尖剥离脱毒、水稻叶色诊断与精准施肥等一批农业前沿技术;美国胖龙温室连栋大棚、无敌长寿膜、可降解塑料地膜等新型材料;两系杂交稻、意杨101、微型马铃薯、日本宝交早丰草莓、小香瓜、比利时杜鹃、石斛等一批填补本市空白的农业新品种。农业生产已初步形成“品种优质化、布局区域化、生产特色化”的开发模式。先后建设了20万亩优质水稻、23万亩优质油菜、5万亩脱毒山芋、100万只鹅鸭养殖基地、250万棒香菇、2万亩优质茶园。农产品优质化率达60%。2001年桐城市荣获“全省农产品优质工程十强市(县)”“全省畜牧业生产先进市(县)”。

四、跨越,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蓄势待发(2006年至2018年)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桐城市的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活动日趋深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桐城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暴露出隐忧:自然资源缺乏、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开始逐步丧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企业发展缺乏自主创新的源生动力等等。强烈的忧患意识使桐城感觉到“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颁布,这份凝聚了2000多名中国专家心血的中国科技发展新蓝图,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对我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与部署。201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科技改革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改革。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提出了“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发展的系列部署和要求为正在苦苦寻求科技事业新突破的桐城人指明了一条新路途。仿佛在一夜之间,勤劳智慧的桐城人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气势与节奏,开始了在科技事业上的新征程,桐城市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将科技工作的重心调整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条主线上来。

进入21世纪,桐城市各项科技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重大突破。全市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全市共组建了国家级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家、企业独立技术研究院3家;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增幅达29.8%,逐步形成以新材料、先进智造与自动化、生物医药为主的高新产业体系。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倾力打造国家高分子质检中心、经开区“双创园”“青桐”众创空间等科技服务平台,探索“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规上企业”的发展模式,累计建成并投入运营科技型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牯牛背农业—农村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国家“星创天地”备案。市政府围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首位产业,与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共建“桐城市先进技术与产业创新研究院”,先后与安农大、安工大组建“校市科技合作战略联盟”,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达成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引导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中科大、合工大、安工大等省内外5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关键技术合作研发与先进成果转化,全市获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03项,有效发明专利25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件。桐城市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省知识产权强县(市)示范市”等荣誉称号,六次入选“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科技厅已经从机关连续选派8名干部到桐城市挂职科技副市长。

2018年以来,随着桐城市实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桐城市的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强化高企培育工作,积极组织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8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33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149.5亿元。科技服务不断强化。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市直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活动,30余家市直机关部门以“店小二”精神服务企业120家,联合举办政策集中宣讲会8场,引导24家企业成功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指导企业申报2017年度安庆市科技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推荐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9项、安庆市科技项目3项,盛运、嘉联获批省2018年度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协同推进校企创新。积极组织开展政产学研合作,赴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物质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帮助企业寻求智力支撑,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就关键技术与科研成果进行协同攻关、联合研发。2018年累计组织产学研合作对接会12余次,推进合作项目6项。加强人才资源集聚。稳步推进郝吉明院士工作站、卢秉恒院士工作站和桐城创新中心建设,推荐申报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2人,成功申报认定2018年安庆市科技特派员26名,绿福科技“安徽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关键技术研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获批第三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着力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包装印刷、新材料刷产业,推进建设“双港镇—江南大学软包装产学研基地”“双新开发区—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技术创新基地”“安工大校市合作联盟”等政产学研合作基地,有效发挥示范基地聚集、辐射和示范效应,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促进产业优质发展。营造浓厚“双创”氛围。2018年成功举办了桐城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金亿新材料代表安庆市参加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决赛,并荣获安徽赛区总决赛企业成长组三等奖,是安庆市唯一一家荣获名次的企业。组织评选桐城市科学技术进步奖,表彰先进科技创新成果1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引导经开区双创园申报省级双创园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孵化中心,打造科技企业孵化“温床”。

改革永不停步,创新未有穷期。面对科技发展新态势,桐城的科技工作者们正肩负重任,砥砺前行,在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中,铺就一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桐城市科技
笔中“黑科技”
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挑起了“金扁担”
桐城市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推广“五良”法 养出健康猪
科技助我来看云
新农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科技在线
桐城市发展优质米品牌现状及对策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