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理论研究

2019-03-29 01:31丁铎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安徽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淮南市服务业信息化

文/丁铎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淮南市作为安徽省辖地级市,位于我国华东腹地,地处安徽中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淮南市对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高速增长的煤炭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全球煤炭行业总体下滑,同时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的支柱型煤炭行业不足以为淮南市提供充足的经济增长动力,建设以信息化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信息化城市迫在眉睫[1]。

一、信息化城市与信息服务业概述

1.信息化城市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随着现代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的深入,信息化城市作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逐渐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目前,“信息化城市”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但普遍认为以信息产业为核心发展的城市可称为信息化城市。

2.信息服务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服务业研究的不断深入,大体上可将信息服务业分为传统信息服务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传统信息服务业的主体为人工,大多使用人工服务的方式,提供信息查询与咨询服务;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主体为高新科技,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将信息以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形式传递给相关行业。

信息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规模和资本规模,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生产与就业结构的转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概况

图1 2008—2017年淮南市信息服务业经济总值及占第三产业的比重

2008—2017年淮南市信息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2008—2014年淮南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较平稳,2014年之后信息服务业的经济总值增长迅速,至2016年,信息服务业经济总值接近10亿元,较2008年翻两番;2017年,信息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2.55%,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2]。

2.基础设施现状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淮南市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系统以及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和服务环境。

一是移动网络逐步普及。根据《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淮南市“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截至“十二五”末,淮南市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94.5万户,普及率为56.7部/百人,城市建成区实现光纤深度覆盖,农村区域行政村100%光缆到达,并逐步向自然村延伸。TD-LTE网络建设和规模商用不断加快,已实现全市移动4G信号全覆盖。

二是社会信息化应用不断加快。信息化应用已覆盖到全市科技、医疗、教育、社区、文化、交通等众多领域,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市。

三是政务信息化大幅提升。市、县(区)两级电子政务内、外网基础网络体系全面建成,网络体系通过千兆光纤覆盖全市。建成政务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多规合一”“权力清单”等多个公共业务应用系统。

3.发展环境分析

淮南市作为一个新兴的信息产业城市,现阶段具有非常优越的信息服务业发展环境。现利用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等方面对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环境进行简要分析[3]。

(1)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出台了若干支持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见,为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为信息服务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2)经济环境。淮南市经济实力较为雄厚。《2018年淮南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60亿元,年均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5亿元,年均增长4.2%;财政收人162.3亿元,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6∶47.4∶42,服务业较上年提高1.5%,产业向中高端不断迈进。良好的经济基础为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社会环境。从需求上看,随着淮南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从劳动力市场来看,截至2017年,淮南市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40.5%,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的32.1%,成为就业人数最多的团体[2]。逐年壮大的研发队伍为科技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4)技术环境。从技术层面分析,在信息服务业领域,淮南市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上已经达到中等成熟水平,处于开发阶段的大数据及云计算平台较多,技术理论和基础支撑软件较为成熟;在物联网、无线互联、GIS技术、BIM技术上已经达到高级成熟水平,为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技术环境。

4.发展成果分析

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信息服务产业跨越式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增加。淮南市信息服务产业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以文献信息为主向以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现代信息服务业过渡,尤其是最近几年,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信息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活力最强的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均实现创新突破。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卓有成效。在基础设施方面,淮南已基本完成感知网络、光纤宽带、无线网络、政务网络、卫星网络建设,建成若干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截至2015年,淮南已全面完成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部署应用,建成“云海超级计算中心”,成为华东地区“云计算”“海应用”领域的核心集聚区。

图2 2008—2017年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有所提高。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淮南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层次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优势产业技术水平均保持国内领先,专利申请与技术市场成交量均处于同等水平城市前列,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大数据产业发展提速,目前已建成大数据存储、交易、应用和服务三大中心,基本完成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发展目标。

三、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

国内通常用增长贡献法和增加率贡献率来评估一个产业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4]。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法,即用一个产业的增长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影响来评估其贡献程度,具体公式如下:。其中,△Vi表示在某段时间内的某个地区里的某个产业的增加值;△GDP表示在这段时间内该地区GDP增加值;Ri表示该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将2008—2017年淮南市信息产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带入公式,得到Ri值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2008—2014年期间,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为平稳但水平不高,2015年由于淮南市整体经济的下滑,使得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最低水平,2016年又有所起色。该数据表明,淮南市信息服务业总体量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够稳定,对经济总量难以产生较大的实质性影响。可见,淮南市信息服务业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在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各个方面加大支持和投入,以便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

四、推进淮南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与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虽然淮南市信息服务业整体已达到较大规模,但与其他同经济水平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然存在缺乏国际竞争力、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未来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推进。

一是细化政府职能,加大扶持力度。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各部门需要精心组织、统筹兼顾,发挥引导职能,为全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推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推进信息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从根本上减少政府行政干预,以免耽误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二是加大金融支持,提升信息服务业层次。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广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增加对淮南市企业的资金投入。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拓宽渠道筹措资金,发挥市场机制参与重点信息服务业项目建设的作用,提高服务企业融资的能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信息服务业层次。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发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淮南市及安徽省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源优势,并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实用型高水平人才。政府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引进人才,企业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主动吸引并留住高层次信息服务业人才;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现有人才素质。

猜你喜欢
淮南市服务业信息化
又是荠菜花开时
雨中即景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煤矿外围实现煤炭找矿新突破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