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

2019-04-02 05:53翟美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奥沙利胃癌病灶

翟美萍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病发率和死亡率,大部分患者确诊后已接近晚期,进行手术后也无法根治,因此手术后需要配合化疗,进而避免术中和术后残留病灶组织进一步扩散和转移,降低复发率的同时可提高生存率[1]。现阶段临床未有具体规范的化疗方案,而临床常用顺铂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临床效果,但会对患者产生一定损害,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研究安全性高的联合化疗方案,以确保临床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应用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者通过病理、CT、胃镜检查全部确诊为晚期胃癌;均知晓本实验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脏疾病患者、传染病患者、沟通交流障碍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患者中, 男30例, 女13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2.5±5.1)岁;胃癌类型:未分化癌6例、黏液癌11例、腺癌26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8例, 女15例;年龄55~74岁, 平均年龄(64.1±5.3)岁;胃癌类型:未分化癌5例、黏液癌15例、腺癌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胃癌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经典ECF方案进行治疗, 主要包括:顺铂, 第1天静脉滴注75 mg/m2;亚叶酸钙, 第1~3天静脉滴注200 mg/m2, 5 h/d, 静脉滴注结束后注射5-氟尿嘧啶500 mg, 并持续静脉滴注2.5 g/m2的5-氟尿嘧啶48 h。持续治疗3个月, 并于治疗后每周检查2~3次血常规, 治疗后通过胃镜及CT检查病灶情况。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则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主要包括:奥沙利铂, 第1天静脉滴注125 mg/m2,2 h/d;亚叶酸钙, 第1~3天静脉滴注200 mg/m2, 5 h/d, 静脉滴注结束后注射5-氟尿嘧啶500 mg, 并持续静脉滴注2.5 g/m2的5-氟尿嘧啶48 h。持续治疗3个月, 并于治疗后每周检查2~3次血常规, 治疗后通过胃镜及CT检查病灶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中性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治疗效果应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 当患者病灶消失且保持>1个月则为完全缓解;当患者病灶缩减至原来的50%以上, 并能保持>1个月则为部分缓解;当患者治疗后病灶直径缩减率<30%则为稳定;当患者病灶增长超出原来的50%, 或产生新病灶则为进展。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化疗后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中性粒细胞下降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位居世界死亡率第2位、病发率第4位,在国内每年病发胃癌的患者例数约为40万,患者病发初期无显著临床症状,确诊后大部分已发展至中晚期,其中有将近50%的患者出现了局部转移或进展,进而无法通过手术根治[2]。胃癌对化学治疗较为敏感,因此化疗是胃癌晚期患者常用的重要治疗方案,但是现阶段化疗药物使用并无明确标准,临床所用的化疗药物具有一定差异,致使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也有所差异。因此,探求科学、合理且安全的使用化疗药物是现今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据相关研究显示,针对一些无法进行手术根治的患者,使用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单一使用化疗药物,此外还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一项胃癌化疗相关的Meta分析显示,3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且不存有顺铂或蒽环的治疗效果最佳。

奥沙利铂属于一种化合物,是第3代新型铂类衍生物,该药的作用靶点为DNA,DNA和该药中的铂原子产生蛋白质交联、链间交联、链内交联,阻止合成DNA,进而起到良好的抗肿瘤功效[3]。该药和顺铂的化学结构差异较大,奥沙利铂对DNA产生作用速度快于顺铂,是其10倍,作用较强且牢固,因此奥沙利铂更具有良好抗癌活性,同时不会和顺铂出现交叉耐药性。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晚期胃癌化疗中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确切,而奥沙利铂已逐渐成为现阶段治疗晚期胃癌的一种重要药物[4-6]。

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行经典ECF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后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中性粒细胞下降及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说明,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而患者病情恶化至晚期后,其机体各项功能均明显减弱,不耐受化疗,这就需要选择一种毒性低且治疗效果确切的方式,而通过奥沙利铂进行的化疗方案更实用。

综上所述,晚期胃癌应用以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具有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奥沙利胃癌病灶
长时间停用奥沙利铂再次使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黄芪注射液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防治效果观察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