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4-02 05:53栾冰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实验组

栾冰冰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肺外结核病[1]。目前,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仍较高,结核性脑膜炎主要与结核淋巴感染、免疫力低等因素有关。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抽搐、呕吐等症状,容易导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出现继发性癫痫和脑实质损害,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研究旨在分析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实验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39.24±10.45)岁 ;发病时间 10~98 d,平均发病时间 (62.24±12.11)d。对照组男 20例、女 25例 ,年龄 21~66岁 ,平均年龄 (39.11±9.41)岁;发病时间 10~97 d,平均发病时间 (62.21±12.64)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护士监督和督促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时遵医使用药物, 做好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隔离措施。为不能进食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和鼻饲, 增强机体营养状况。定时帮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翻身并预防压疮的出现。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 以避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出现交叉感染。

1.2.2 实验组 实验组采用康复护理。①基本护理。保持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房清洁, 提高患者舒适度。入院后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介绍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主治医师和负责护士, 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安全感。每天早上测试实验室相关指标, 以了解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康复情况。②夜间护理。每晚检查房间, 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设置床栏, 预防坠床。③饮食护理。根据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饮食习惯, 结合病情, 制定健康食谱, 加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营养摄入。④心理护理。向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解释与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相关的知识, 让患者了解疾病并减少恐惧。询问患者的感受, 列举出成功治疗的病例和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经验, 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增强治疗信心。指导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性康复训练, 分散注意力, 同时配合运动和音乐治疗, 减轻患者的痛苦, 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⑤出院指导。叮嘱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养成健康的习惯, 定期运动, 以增强体质[2,3]。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前后生存视角质量(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并发症(耳鸣、四肢麻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2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45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满意36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为80%;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视角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分别为(61.05±5.72)、(61.96±5.21)、(61.27±1.34)分,实验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分别为 (61.98±5.71)、(61.00±5.21)、(61.65±1.22)分;护理后,对照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分别为 (83.83±1.21)、(83.31±1.11)、(83.78±1.56)分 ,实验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分别为(94.42±2.51)、(95.85±2.11)、(96.16±0.23)分;护理前 ,两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0.56±2.21)d,短于对照组的(13.45±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耳鸣4例,四肢麻木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8.89%;实验组发生耳鸣1例,四肢麻木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护理工作量大,因此护理效率会受到影响[4]。结核性脑膜炎具有传染性,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心理问题和低协调性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需要康复护理。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更为人性化的护理内容,使护理工作更加全面细致,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5-7]。康复护理代表了现代文明的进步,更符合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帮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效率和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社会视角、生理视角、心理健康视角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0.56±2.21)d,短于对照组的 (13.45±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生存视角质量评分,减少耳鸣、四肢麻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结核性脑膜炎实验组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16SrRNA基因检测在儿童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Vaccination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