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创客大研究吉隆坡展风采

2019-04-04 01:06徐靖程仲玉维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选科创客课题

徐靖程 仲玉维

2018年11月初,吉隆坡“工程与科学展(KLESF)国际挑战赛”上,来自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张瑞阳同学研究的“大数据视角下的高考选科影响因素研究”课题荣获优胜奖。在参加国际赛事之前,张瑞阳同学的项目就在第四届北京“小创客”创意市集中与其他6个项目脱颖而出,他曾与北京市14个区55所学校的134名“小创客”一起进行了项目展示。张瑞阳同学不仅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了课题研究成果,更向世界展示了北京市在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

不甘作为“小白鼠”,课题研究解难题

继上海、浙江等地相继实施新高考改革之后,2018年8月,《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提出2017年入学的学生,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成绩和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政治六门中选择的三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张瑞阳同学作为北京市新高考改革的第一批学生之一,面对高考改革“六选三”选科,他也很迷茫、很纠结,他开玩笑地说“自己是第一批小白鼠”。

张瑞阳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17级科技班的学生,同时也是北京市2017年“翱翔计划”学员。在高一上学期,对大数据充满兴趣的张瑞阳选择进入了三十五中的“大数据与科学计算实验室”。面对自己在“六选三”选课面前的迷茫和纠结,张瑞阳在实验室导师王霞的带领下,开始了“大数据视角下的高考选科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研究,他想通过自己的研究调查清楚影响学生选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何选科更加科学等,以此对自己和同学的高考选科有所幫助,对学校高考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乃至对北京市的高考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驰骋赛场展风采,赛后成长收获多

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队伍代表同场竞技,张瑞阳充满自信,认真、热情回答专家评委和老师们的提问,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同时也展现了良好的中国形象,这也是带队教师时刻强调他注意的。

赛场上自信的背后,是张瑞阳研究课题一年以来辛勤刻苦的付出。为完成课题研究,张瑞阳利用每周科技课及寒暑假、周末等时间,进行不断的调研、测试、分析、撰写论文,终于完成了这个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探究项目。从课题之初通过微信问卷星发放实名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再到对数据进行分析、标准化处理,这些工作对他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尤其是论文中使用的SPSS统计方法等,更是大学课程的知识,专业性极强。实验室指导教师王霞为同学们精心录制了微视频学习课程,以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课题研究。在准备比赛期间,恰逢学校期中考试,张瑞阳更是在忙碌的准备过程中见缝插针地复习,克服疲劳和懒惰,做到了比赛、备考两不误。

从课题研究初始,到出国展示参赛,每一个环节张瑞阳都全身心地投入。除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的提高等,张瑞阳从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收获的更多的是课题研究能力、对事物的统筹安排能力、自身科学素养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的提升。“虽然最终只是获得优胜奖,但是,向来自各地的参赛选手和专家评委介绍我们的作品和北京市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做法,我也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张瑞阳在赛后谈道。

牢记使命,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从2007年至今,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体系架构初见端倪,12年的实践探索了人才培养机制体制的创新,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与模式,实现了北京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普及化探索实践。

北京市在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方面,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推出一系列培养创新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小创客”的培育。“小创客”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以学生创造力发展为核心,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小创客张瑞阳同学所在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是北京市“翱翔计划”物理与地球科学领域基地校,也承担着北京市其他“翱翔计划”学员的培养任务。张瑞阳同学的成长历程,也是北京市“翱翔计划”学员的培养过程,每一位学员都会在这里经历项目式的课题探究,在指导教师和专家导师的引领下,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北京市对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探索和实践的一个缩影。

“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教育是以知识和分数为价值追求的教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校长朱建民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家经济正在转型,经济转型的背后就是人才的转型,人才转型就要靠教育的转型,靠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改变。”

一直以来,三十五中在科技教育和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和探索,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天文台等院校机构合作,建设了十个国家级高端探究实验室,并由专职博士担任首席研究员,面向有科学兴趣、科学潜质和科学志向的学生开放。他们可在线上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并在导师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开展探究实验,完成课题研究,达到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的目的。未来,作为北京市的翱翔基地校,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十大实验室课程将全部上线并对全国学生开放,为更多的学生搭建学习平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正如朱建民校长所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十五中和北京市在不断谱写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又一个新的篇章,也必将培养出更多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王亚斌,罗瑾琏,李香梅.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第八战略专题组.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J].教育研究,2010(7).

黄岩,谢嘉梁.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评价原则[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4).

苏强.发展性课程观:课程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2011(6).

猜你喜欢
选科创客课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新高考选科走班先行先试探索成功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