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真实学习,提升真实学力

2019-04-04 01:06王敏军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力信息技术

王敏军

【摘 要】新的时代不再追求以知识为中心的学力,需要的是“在真实情境中能有适应性专长”的人才,更重视以“真实性学习”为中心的真实性学力。教学应该为真实而学,为真实而教;相应地就应该在真实中学,在真实中教。笔者结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成功案例,从“营造学习氛围、梳理学习目标、整体布局内容、调整实施结构、巧用教学方法、激励有效理答”六个维度阐述了基于“真实性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建构的若干策略,以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彰显信息技术学科的特质,演绎真实性学习的真谛。

【关键词】信息技术;真实性学习;学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9)02、03-0142-05

现状审视

新的时代不再追求以知识为中心的学力,需要的是在真实学习、生活情境中有适应性专长的人才,更重视以“真实性学习”为中心的真实性学力。教学应该为真实而学,为真实而教;相应地就应该在真实中学,在真实中教。但在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依旧时不时出现“墨守成规”“画地为牢”式的教学桎梏,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构建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范式。

1.现状审视

现状之一:教师无视因材施教。信息技术课堂的教材因受到全省各地区教育均衡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作品呈现“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样式编写的。如果教师机械地教教材,学生机械地学教材,学生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形成“一人生病,全班吃药”的现象,因材施教更是无从谈起。

现状之二: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由于教师无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弱,学生不仅在知识、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上没有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以致用更无法实现。

2.归因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之所以会时不时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对深化课程改革、社会需求和育人规律等缺乏正视。

(1)课程还原过于机械,忽视了课程的生活性

审视当前的教学,教师往往忽视对课程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重复、机械照搬课程中的内容。教学中,需要教师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反复、仔细揣摩该课程的构建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单元的谋篇布局,关注课程内容的实施在生活中的重现,还要随机应变,以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生活和后续学习需求。

(2)课堂教学过于简单,忽视了应用的真实性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拘泥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输,虽有运用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但这些案例往往生搬硬套,忽视了信息技术学习应用的真实性。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完善学生的综合应用。

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开展真实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教学的真实性越强。

3.概念界定与理性思考

在众多的教育目的中,解决为未来面临问题提供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是重中之重。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促进学生的真实性学习”是设计与技术教育的重要理念。

(1)概念界定

什么是“真实性学习”?它是指允许学生围绕着与己相关的真实性世界中的问题和项目进行探索、讨论和意义建构的指导性方法。

基于核心素养的真实性学习主要包含以下6个维度(图1):真实的学习氛围;前置的教学目标;整体的学习内容;合理的组织结构;多维的学习方法;智慧的师生理答。其反映的是这样一个真实的学习过程(图2)。

(2)理性思考

真实性学习强调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的创设,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享,强调真实性评价,在于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凸现“与真实世界相联系与融合”“实质性地对话交流”“进行高层次的思维”“追求知识和理解的深度”“提供促進学生取得成就的社会支持”等特征。

实践探索

真实性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它具有多元化实践参与以及领域内工具及符号的应用等特征,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1.营造真实氛围,梳理学习目标

真实性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真实的体验,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和目标是真实性学习极为重要的学习支持体系。

(1)创建学习环境,渲染真实氛围

在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学科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熟知的生活背景相结合。从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入手,过渡到抽象的信息技术学科概念,再通过还原、应用到新的生活情境等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首先要合理选择学生所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再将其能转化为鲜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获得真实的学习感受,激活思维潜能。如在执教浙江摄影出版社三年级下册《多样的输入法》一课时,紧扣“多样”这个教学基点合理设计悬念,渲染真实教学氛围。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一,尝试用语音输入法(学习“讯飞语音输入”微课);探究学生在语音输入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任务二,不会读的字尝试手写输入法(学习“易笔字手写输入法”微课)。

让学生在理解“输入法”的同时,重点体验语音、手写等输入法,最后畅想、设计未来的输入法。教学是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以真实的信息技术设备、设施为支撑,通过独立探究、互动教学、真实操作体验等手段,体会不同输入法的优缺点,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现实情境中主动地解决问题。

(2)呈现逆向思路,合理前置目标

教学设计可以顺着教学内容的思考,也可以基于标准的逆向思维,在核心素养视野下真实性学习属于后者,体现着由课程标准出发确立教学目标,再由目标设计内容主题并寻找相应的学习材料。如,在执教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初识Scratch》一课时,就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合理解析教材两个层面有针对性地梳理教学目标。

通过合理确定目标,学生认识Scratch的界面,掌握“坐标”的概念与“点击绿旗开始、移动、移动到、平滑移动到”四条指令这两块内容,并能利用坐标与动作指令进行一些简单的作品创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计算机编程给我们带来的帮助。

逆向思路的教学提倡从“终点” (教学目标)出发开始设计活动,关注的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我教给了学生什么”。设身处地,蹲下身来,从学生立场出发,基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真实水平,制订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2.整体布局内容,调整实施结构

真实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自我展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它从内容上注重单元整体教学推进,从结构上注重“整体——局部——整体”编排。

(1)关注单元整体,重构教学内容

基于课程标准、教材编排、学情分析等维度的整体把握,对学习内容进行统整、拓展,形成基于主题的教学单元,可以灵活合理地重组教学内容,形成对教学整体的把握。如,在执教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下册《学习好助手》单元时,就合理使用单元整体教学,使学习活动更有深度。原单元安排5课时,学习内容涉及文本框的布局与排版、按比例绘制自选图形、模板化处理图片、Word中插入统计图、PowerPoint中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使用等领域。单元整体教学统筹后安排为4课时,学习内容整合为“赏析优秀作品,分析纪念册构成元素及可能需要的知识储备;Office中图片、图形处理,专用图形处理软件;准备图文素材,构建相册框架;综合制作毕业纪念册”。

通过单元整体组织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单元”的主题作用,避免“单元”和“课时”脱节的弊端。《学习好助手》单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后,将5课时分散的、点到即止的学习内容真正意义地串成单元主题下的真实性学习。

单元整体教学可以相对合理地处理那些发展滞后的教学内容,对教材整体上把握,并成重构内容与目标体系,用统整的视角去谋篇布局教学,充分发挥教材编写的优势,学习兴趣和效率一定会大大提升。

(2)聚焦核心问题,合理布局结构

真实性学习的课堂结构以首要教学原理为基础,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推进课堂教学的实施,聚焦问题或者面向任务开展教学,并以此经历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的教学循环圈。如,在执教浙江摄影出版社《浏览数码图库》一课时,就利用首要教学原理合理设计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聚焦核心问题:ACDSee软件中有多种方法可以浏览图片,为什么要设计那么多种浏览图片的方法?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解决真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梳理提炼ACDSee软件设计多种浏览图片方式的原由后,学习的目标也就自然达成了。当学生在真实世界遇到问题了,学习旅程才是真正开始,以学生主动唤醒旧知作为新学习的基础、真实体验经历的学习过程、主动运用新掌握技能解决问题等维度为标志。

3.巧用教学方法,激励有效理答

真实性学习要求教师根据内容和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方法,通过理答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程度,为后续的学习做好近铺垫和远铺垫。

真实性学习中教学方法与有效理答本身可以看作学生进行真实学习的支持部分。这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真实的问题研究者,研究如何在实践场景中解决问题与完成任务,特别是如何与他人合作界定问题、分析与分解任务、合作研究问题等。

(1)多维多法配合,合理使用方法

基于核心素养关照下的真实性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四种方法(教师讲授、教师示范、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展开(见图3)。

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和“学”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能彼此单独存在。如,在执教浙江摄影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数据处理与分析》一课时,就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将多种教学方法多维度配合使用,从而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课中类似了解统计图类型和用途这样的纯知识,教师讲授可以加快课堂推进速度;第一次插入Excel统计图表就可以采用类似“微课”这样的教师示范;巩固熟练统计图的环节上就可以让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制作经验;修改格式、美化统计图的过程中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学习的推进,重要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会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变化不断產生新的变化。教无定法,所有的教都是为让学生学会学习。

(2)教会学生提问,呼唤智慧理答

真实性学习的目的既有知识的掌握,也有能力的培养,还有态度的变化。课堂,是生命成长的地方,一次恰当、积极的理答行为可能给学生的终身成长带来积极影响。教师要关注眼前的学生学习状态,让他们在课堂智慧理答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丰富成功体验。如,在执教浙江教育出版社拓展性课程《光线传感器》一课时,设计了如上表的思维激活单(理答单)。

积极有效的理答行为对学生最为有益,理答行为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理答对学生学习和心理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它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画龙点睛”的功效,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绪和学习意志,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其思维激荡,情感流淌。

反思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更重视以“真实性学习”为中心的真实性学力。学生真实性学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需要处理好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关系。

1.真实性学习要关注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真实性学习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方式、人性化的评价方法为特征,不仅仅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的实践能力,更注重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不断地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搭建多维学习体验平台。

2.教师如何更好地适应真实性学习

真实性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努力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帮助学生和谐发展,这对教师上课的深度、跨度和灵活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开拓学习的更大空间,有较强驾驭课堂等教师专业核心能力,以适应学生真实性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刘徽.英国设计与技术教育中的真实性学习[J].上海教育,2017(26).

梅萍.真实性学习与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思[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4).

徐伟.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21).

李志华.也谈“单元整体”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J].创新时代,2017(3).

猜你喜欢
学力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以实验促进学生学力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