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信息化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019-04-04 01:06李宗芹王爱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校课件动态

李宗芹 王爱东

中职生学习兴趣差、基础薄,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根本提不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可喜的是,这些学生接受现代化信息知识的能力非常强。作为一名中职一线数学教师,笔者不断追求探索,借助计算应用课程和数学应用软件、家校信息网络为学生搭建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动手等方面终身受益的能力,尽最大努力让数学课成为高效的课堂,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最优化,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课程搭台,让学生自主为数学课堂添彩

笔者所在的学校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始就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学生先后可以学习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中文操作系统Windows 7、Word、Excel、Powerpoint、通信与网络基础、网页制作等基本内容。笔者结合每周所学计算机内容,完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开放性的形式布置相关作业。

学期初,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学生上网搜索,下载一周4节数学课预习PPT课件和Word练习题。每个宿舍安排一名学生,从中优选一份上传给教师。学生从课件和习题的优选对比中,学会了鉴别课件和习题的优劣,也将预习过程做到了极致。随着Word软件的学习,前期笔者将作业发给学生,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排版,打印出来手写解答。后来学生逐渐学会录入电子版答案并上传,笔者在网上进行批阅。伴着Excel软件的学习,课堂测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笔者都会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排序、求和及数据对比,写出考试分析、标记易错题,最后笔者进行试卷分析统计。随着函数学习的深入,笔者引导学生利用Excel强大的函数功能作出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的图象。在学生们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础知识之后,我就开始指导学生制作简单格式化的数学课件,要求每节课按“情境导入、探索新知、讲练结合、课堂小结、随堂检测”五个环节来设计。每位学生的课件都上传到学生和家长的QQ群里,让学生从学期初的借他山之玉到化茧成蝶来成就自我。

软件搭台,让学生体验数学动态之美

数学应用软件在图象描绘、数据处理、精确计算、实验探索、动态演示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单纯的讲解更快捷、更形象、更高效。

利用Powerpoint包含的多种模板版式和图形动画等多媒体元素,轻松地制作出包括文字、图片、图表、图形及声音等各种元素的独具特色的演示文稿。简单的Powerpoint还能够制作出较复杂的几何图形动态变幻的效果。如在“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等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学生通过探索,发现了平面向量自由移动的基本概念,深刻地理解了平面向量坐標表示的意义和作用。

几何画板是一个集动态讨论、数学分析、函数作图等功能于一体的几何工具。只需要熟悉软件简单的使用技巧,就可以随心所欲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和验证结论,它能创造一个几何实验环境来发挥学生自主创造性。讲解“指数函数”图象性质时,教师可在几何画板中任意输入不同的a,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底数a的变化对其图象的改变。

Mathtype是强大的数学公式编辑器,与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配合使用,能够在各种文档中加入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符号,是编辑数学资料的得力工具。教师平日里所用的教案、试题、课件等数学文档中的数学公式都是用Mathtype来编辑录入的。

Camtasia Studio具有强大的屏幕录像、视频剪辑和编辑、视频菜单制作、视频播放等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屏幕操作的录制和配音、视频的剪辑和过场动画制作、添加说明字幕和水印等。比如“函数极限的求法”等微课的制作,就是利用Powerpoint和Camtasia Studio分别完成前期课件文档和后期录屏制作的,两者有机结合将文档转换成动态音像俱佳的视频。

还有Authorware、Mathmatics、Matlab、CarbiGeometre等教学软件的使用,都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可利用它们做数学实验。由此,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获取知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智慧,提高学习的能力,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信息网络搭台,让家校实现自主高效的联动

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搭建起来的家校互联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促进了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拓宽了家校合作渠道和平台,从而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

在我校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又建成了学科资源库,让学生可以获取教材之外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这种“自助餐式”的数学学习,不仅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知识需求,还可以实现人机互动进行自主组题、测试、线上交流和网上答疑。班级建有学生QQ群、家长微信群,学校还有微信公众号,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作业布置都上传到信息化平台,周末学生在家就可以连线教师进行现场答疑或是留下语音信息进行咨询。这一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拉近了家校距离,是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家长和老师可以动态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状况,使教书育人收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陈琼婴.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函数的单调性》教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5).

李林.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52.

李浩.数学教学中注重信息化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2013(10).

于莉萍.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29-30.

猜你喜欢
家校课件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