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良好开展

2019-04-07 23:31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知识点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素质,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言行修养以及较高的道德觉悟等。道德与法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要不断钻研学习,不断更新课本以外的知识,让自己的认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掌握充足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举一反三,课内课外融会贯通,学生才能学得有趣。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此外,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丰富已有的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中少走弯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提升自我思想道德,在为人师表方面起到表率作用。以高尚的思想觉悟为学生树立楷模,用自身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在语言上,要对学生负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时,注意沟通方式,在学生面前讲话要有分寸,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在行动上,要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必须先做到。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

目前的多媒体教学应用十分广泛,适合运用于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事先由教师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先制作有关公民分类的课件,然后结合影视资料进行教学;如果学习“公民需要遵守宪法”这类主题,可以选取网络上有关人民遵守宪法情景的短片和讲述遵守宪法意义的视频;如果教学相关宪法知识类的教材,可以播放相关纪录片或是学者讲解相关宪法知识的视频。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让初中生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课堂上,为初中生营造生动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多角度、多方式、立体化教学,最终更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因此在教授《道德与法治》时,不可一味地进行宣讲,否则学生对于相关知识会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一定要注意用有意义的案例结合理论进行教学,把书本内容生活化。例如,在教授“自救自护我能行”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上课之前布置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发生意外后的自救自护方式以及为什么采取这些方式的问题,接着在正式教授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生火灾或地震时应该怎么做,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最后,笔者再进行总结告诉学生到底应该怎么做,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遇到危险时的自救与自护方式。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构建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教师定期组织法律规范讲堂和法律知识宣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营造出浓厚的法律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基础性法律常识。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法治主题的黑板报,绘制法治宣传画册,定期开展法律宣传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法律积累,也可以让学生自觉树立法律的意识。

五、良好的师生交流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积极探讨他们关心的新闻。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探讨,将自己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进行交流,要做到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尊敬自己。在课外,教师也应该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努力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与相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教师更加信赖,从而在课堂上专心听讲,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重教学评价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考评主要以应试考试成绩为依据,迫使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然而,考试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还影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因此,各地区的初中学校应多角度地对学生在道德与法律方面的知识进行考评。例如,每月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评,除了对理论知识进行考评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同时也使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落实到实处。

七、设置学习目标

科学合理地设定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习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达成点。因此,目标的设定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方向性的错误。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目标、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而细致。比如课时,要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本课所涵盖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最终确定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对网络、网络交往以及使用网络语言的看法,了解网络的特点,初步感受网络的两面性。【能力目标】学会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提升客观看待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抵制网络不良诱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辨别能力,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理性看待网络的意识,初步培养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三维目标的设定,从表及里,形成的是对学生综合学科素养的培养体系,学生可以从身边或自己经历的事去理解教材知识,从而树立并形成真正的技能与素养。

总之,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对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进行内容和方式方面的创新,提升实用性内容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提升自己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学习。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知识点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一张图知识点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