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为什么,下课做什么

2019-04-08 09:07黄红蓝
关键词:网瘾成长辅导

【摘 要】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而大学生早已成为“网民”的重要参与群体。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强,学习压力较小,更易受到网络的侵蚀。本文旨在通过对一名“网瘾少年”的辅导帮教经历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学生管理办法。

【关键词】网瘾;辅导;成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006-01

一、辅导背景

小凯(化名),男,18岁,大一新生,家中有两个姐姐,家庭条件一般。该生因在家中排行最小,从小较为宠溺,但与家人沟通不够,性格内向、自卑、不善与人交往。进入大学后,小凯屡次出现旷课及夜不归宿等违纪行为。据了解,小凯总是独来独往,大部分时间都在网吧度过。大一上学期,小凯有一次连续48小时在校外上网,后由同学和老师劝回,学校对小凯给予了纪律处分。本学期,小凯又一次超48小时上网不归,学校通知家长到校,据家长反映,小凯在家时就有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

二、辅导过程

1.案情分析。

小凯其实是大学生沉迷网络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他们离开父母的管束,脱离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开始自己独立面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的新变化、新问题,难免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并通过一些违反校纪校规或常理、道德的行为来体现。此时的他们,最需要了解他们困境的人施以援手,提供建议,引回正途。

2.辅导依据。

第一,通过走访小凯室友、宿管老师,我大致掌握了小凯沉迷网络的程度。第二,通过对所得信息的综合分析,我认为小凯的“网瘾”有两方面成因。

第三,案例中的小凯,看似是一名“网瘾少年”,但问题的根源是他借助虚拟的网络世界逃避现实。

3.辅导目标。

结合以往的辅导经验,我认为要想改善小凯的情况,应该让他想明白两个问题:上课为什么?下课做什么?

从学业规划角度来说:通过辅导,希望该生认识到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和顺利毕业的必要性,然后设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并落实执行,制定奖惩措施作为保障。最后,他应该努力补上拖欠的课业,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生活适应角度来说:通过辅导,希望逐步打开他的心扉,培养他主动交流的习惯;联合同学、家长慢慢引导他融入集体生活,制造机会让他发现自身特长,找到自信。

4.初期辅导。

4.1 心理疏导。

被处分后,可以观察到小凯情绪低落,目光躲闪,显示出一定程度的羞愧感。为了释放他的负面情绪,减轻他的防备心理,我从生活琐事入手,让他开口交谈。接着告诉他,纪律处分绝不是为了伤害他,而是借此手段惩戒错误行为,最终实现远离错误的目的,如果决心改正,并且做到考察期内不再违纪,可以申请撤销处分,给予他改正现有表现的信心和动力。

4.2 现状分析。

谈话中,我询问小凯上网的理由,他明确表示只是消磨时光,于是我让他衡量“学好专业知识”与“玩游戏”哪一种行为对找工作更有帮助。随后,我向他列举一些长时间上网造成不幸事件的真实案例,提醒他不管是从身体还是心理的角度,都应该把上网行为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4.3 提出建议。

谈话后期,我询问小凯以后的打算,以此来评估辅导效果,他说”再也不去网吧,戒掉上网的习惯”。我鼓励他有改正自身缺点的决心,但也告诉他凡事不能矫枉过正,应自主使用网络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

首先,我建议他应该多找事做,分散注意力。再者,找到自己的特长并有规划的进行培养。

5.深度辅导。

5.1 直面现实。

小凯说,他不知道所学专业将来是否好就业,觉得与其这样混沌度日不如去“闯”社会。通过和专业老师沟通,我给小凯提供一些思路:(1)“学”不一定能“致用”,但不学一定更“无用”。(2)介绍历届学姐学长的就业情况,启发他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3)提供就业规划指导,告诉他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4)点醒他“退学”就是逃避现实。现在衣食无忧的他尚且无法适应校园生活,更别说走入社会,自力更生了。

5.2 家校合作。

小凯的父母几乎完全不知道他在学校的生活状态,导致他长期缺乏关心、关注、关爱。我与家长多次讨论小凯沉迷网络的深层次原因,最终达成共识,父母努力学会与小凯做朋友,多倾听他的心声,给予他足够的温暖,增加现实生活带来的满足感和吸引力。但也要做好小凯“网瘾”问题多次复发的心理准备,用耐心和信心,帮助他实现从虚拟到现实的良好过渡。

5.3 友情相助。

发动小凯的同学进行帮扶,比如:室友帮助小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班干部带动小凯参与校内外活动,让他习惯喧闹场合,学会一些人际交往技巧。

5.4 后续巩固。

要从根本上打破“网瘾”坚冰,就要不断加强和巩固辅导效果。首先,我要求小凯的班干部定期汇报小凯的表现,如有好转及时表扬,如有滑坡及时介入。其次,为小凯建立心理辅导档案,为他定制辅导计划,记录辅导过程、效果和总结。最后,与小凯家长保持联系,及时沟通。

三、辅导效果

在多方努力下,小凯已逐渐走出“网瘾”的阴影。尤其是本学期,他再无旷课与晚不归通报,也开始旁观一些活动,大家均反映他开朗了许多。甚至有一次,我意外地收到他的qq消息:“老師,我的手机坏了正在修理,可能会出现联系不上的情况,有事可以通过我室友找我。”这一举动让我又是感动,又是欣慰。

四、辅导启示

本文只是一起普通的大学生“网络成瘾”辅导案例,但也能从对个案的分析与处理中总结经验和方法,为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帮助。小凯的故事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辅导问题学生必须树立全局观。从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个人经历、现实表现等多角度寻找问题症结,从而“对症下药”,更不要急于给学生“贴标签”。

但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做的又不仅仅是“按方抓药”,辅导的本质在于“助人自助”。就像案例中的小凯,如果让他明白了两个问题:上课为什么,下课做什么,“网瘾少年”也能变成“三好学生”。

参考文献

[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8/t20180820_70488.htm.

[2]闫博.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引入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21),137-138.

作者简介:黄红蓝,女,1990年5月,中共党员,湖南长沙人,现任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网瘾成长辅导
独立院校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