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因子对高油酸油菜品质的影响

2019-04-15 01:40王丽娟黄丽君陈小玲张振乾
作物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芥酸油酸施肥量

王丽娟,黄丽君,陈小玲,张振乾*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 410128; 2 祁东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湖南祁东 421600)

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发展潜力巨大[1]。随着菜籽油产量的提高,人们对菜籽油的品质越来越重视[2],越来越倾向对高油酸油菜的培育。油菜油酸含量越高,营养价值也越高[3],保质期也越长[4]。同时,高油酸菜油对人体心血管健康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5]。由于高油酸油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成为近年来油菜研究一大热点,受到众多育种学家的关注。

研究表明,生长环境对油菜的品质和产量都存在一定影响[6,7]。有学者研究发现,施肥、播种、除草方式和种植密度等因素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油菜的产量[8,9]。关于油菜品质和栽培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特别是针对栽培因子和高油酸油菜品质间关系的研究更少。笔者查询到的相关文献中,仅余艳锋等[10]对油菜栽培模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环境因素对油菜的品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认为选用适合的栽培模式可以在提高菜油产量的前提下进一步改善菜油的品质。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油酸油菜,促进油菜产业的优质、高效发展,笔者选用施肥量、施肥类型和种植密度等栽培因子,研究在不同因子组合下油菜品质和产量间的差异,旨在为油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湘油708,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在湖南农业大学内耘园基地进行,试验用地为水旱轮作地。按种植密度、施肥类型、施肥量三因子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设两个空白对照CK1、CK2,均不施肥,种植密度为15万株/公顷。施肥类型设2个水平,分别为Y(有机肥),F(俄罗斯进口复合肥,NPK含量45%);施肥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D(75 kg/hm2)、Z(162.5 kg/hm2)、G(250 kg/hm2);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分别为1(15万株/公顷),2(30万株/公顷),3(45万株/公顷),共60个小区,小区面积16 m2。

1.3 试验方法

1.3.1 取样

各小区随机选择长势均一的材料5株,每株取5个角果分别收种子。

1.3.2 脂肪酸测定方法

色谱柱:DB-5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5%苯基-95%聚二甲基硅氧烷);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50℃,以10℃/min升温至200℃,保持10 min,再以10℃/min升温至300℃,保持10 min;汽化室温度:300℃;检测器温度:300℃;载气:高纯氮气,分流比100∶1;柱流量:1 mL/min;裂解炉温度:350℃;接口温度:300℃。脂肪酸甲酯化:400 m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与800 mL乙醚石油醚溶液。测定指标: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芥酸[11]。

1.4 数据分析

运用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油菜的品质改良主要指油菜的脂肪酸成分和含量改良,当前油菜研究以高油酸、低芥酸为主。本试验测定了所有处理下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下油菜脂肪酸含量比较 %

续表1

处理代号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芥酸总占比亚油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油酸总占比YD24.338hH1.742oO0.051fF6.127.391eE0.529iI0.752bB76.551jJ85.16YD33.957mM1.843kK0.077cC5.864.795pP0.732aA0.878aA79.609eE85.99YG14.110lL1.950gG0.086bB6.144.937oO0.523iI0.274fF79.681dD85.32YG23.869oO1.801mM0.053eF5.714.257rR0.631dD0.101jJ81.588bB86.48YG35.816bB2.772aA0.058dE8.636.633jJ0.420mM0.136hH63.754rR70.88A0.2650.9130.5270.1000.1610.0240.055B0.5580.0010.0330.5430.117<0.0010.818C0.0630.0200.2800.0740.1220.0500.254

注:A代表施肥类型,B代表施肥量,C代表种植密度。

2.1 不同栽培因子对油酸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间油酸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大到小为FD3、YG2、FZ2、YG1、YD3、FZ1、FD1、FG1、FZ3、YD2、YZ2、FG3、FG2、FD2、YZ1、YD1、YZ3、YG3。处理FD3油酸含量最高,高达81.637%,其次是YG2的81.588%,FZ2的80.43%。而处理YG3油酸含量最低,只有63.754%,处理YZ3也只有66.816%,极显著低于该高油酸油菜品种理论油酸含量(78%)。

当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相同时,施复合肥处理组获得的油菜籽油酸含量的平均值和施有机肥处理组获得的油菜籽油酸含量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YG1显著高于FG1,YG2显著高于FG2,FG3显著高于YG3,FD1显著高于YD1,YD2显著高于FD2,FD3显著高于YD3,FZ1显著高于YZ1,FZ2显著高于YZ2,FZ3显著高于YZ3。

当施肥类型和种植密度一定时,3个施肥量水平的油酸含量平均值差异显著,低施肥量>中施肥量>高施肥量。FZ1显著高于FD1,FD1显著高于FG1;FZ2显著高于FG2,FG2显著高于FD2;FD3显著高于FZ3,FZ3显著高于FG3;YG1显著高于YZ1,YZ1显著高于YD1;YG2显著高于YD2,YD2显著高于YZ2;YD3显著高于YZ3,YZ3显著高于YG3。

当施肥类型和施肥量一定时,3种不同种植密度处理获得的油菜籽油酸含量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30万株/公顷>15万株/公顷>45万株/公顷。FG1显著高于FG3,FG3显著高于FG2;FD3显著高于FD1,FD1显著高于FD2;FZ2显著高于FZ1,FZ1显著高于FZ3;YZ2显著高于YZ1,YZ1显著高于YZ3;YD3显著高于YD2,YD2显著高于YD1;YG2显著高于YG1,YG1显著高于YG3。

2.2 不同栽培因子对芥酸含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间芥酸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FG1显著高于YG1、YZ2;YG1、YZ2显著高于YZ1、FG2、FZ3;YZ1、FG2、FZ3显著高于YG3、YG2、YD2;YG3、YG2、YD2显著高于FD2;FD2显著高于FG3、FD1、YZ3、FD3;FG3、FD1、YZ3、FD3显著高于FZ2;FZ2显著高于YD1。芥酸含量最高为FG1的0.094%,最低为YD1的0.01%,每一处理组获得的芥酸含量都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双低油菜标准的3%。

控制施肥量和种植密度时,不同施肥类型处理的芥酸含量平均值差异不显著。FG1显著高于YG1;FG2显著高于YG2;YG3显著高于FG3;FD1显著高于YD1;YD2显著高于FD2;YD3显著高于FD3;FZ1显著高于YZ1;YZ2显著高于FZ2;FZ3显著高于YZ3。

当施肥类型与种植密度相同时,不同施肥量处理的芥酸平均含量差异显著,高施肥量显著高于低施肥量。FG1、FZ1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FD1;FG2显著高于FD2,FD2显著高于FZ2;FZ3显著高于FG3,FG3显著高于FD3;YG1显著高于YZ1,YZ1显著高于YD1;YZ2显著高于YG2、YD2,YG2、YD2差异不显著;YD3显著高于YG3,YG3显著高于YZ3。

当施肥类型和施肥量一定时,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芥酸平均含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3。FG1显著高于FG2,FG2显著高于FG3;FD2显著高于FD1、FD3,FD1、FD3差异不显著;FZ1显著高于FZ3,FZ3显著高于FZ2;YZ2显著高于YZ1,YZ1显著高于YZ3;YD3显著高于YD2,YD2显著高于YD1;YG1显著高于YG3、YG2,YG3、YG2差异不显著。

3 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的油酸含量随着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考虑到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双低一高”[12]品质需求,选择施用复合肥、肥料用量160 kg/hm2、密度45万株/公顷为适宜。油酸是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一旦缺少会引起机体机能失衡[13],增加油酸含量对优质油菜的培育有重要影响。营养元素合适的肥力、合适的种植密度,能满足各种生化反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合适的生长条件,促进油菜生长过程中的净光合速率,提供更多的油脂代谢底物,从而提高油酸含量。

增加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近年来油菜品质培养的一个热点[14]。在本试验中,种植密度对饱和脂肪酸影响显著,施肥类型一定,施肥量较高时,30万株/公顷处理组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处理,施肥量中、低时,15万株/公顷处理组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处理;施肥量对芥酸含量影响显著,且低施肥量组显著低于高施肥量组,减少芥酸含量可以通过减少施肥量达到目的;种植密度对亚油酸含量影响显著,高施肥量时45万株/公顷处理的亚油酸含量最高,中施肥量时亚油酸含量随密度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在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复合肥处理获得的油菜籽油酸含量普遍高于有机肥处理获得的油菜籽的油酸含量,但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油酸含量影响显著,高施肥量时45万株/公顷处理的油酸含量最高,中施肥量时油酸含量随密度增加呈现递减趋势。芥酸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可以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施肥量来降低芥酸含量。

4 结论

合理的栽培措施对油菜品质具有一定调控作用。综合肥料种类、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等栽培因子,以施用75 kg/hm2有机肥、45万株/公顷条件下的油菜品质为佳,可作为高油酸油菜种植的参考条件。

猜你喜欢
芥酸油酸施肥量
江西省不同品种油菜籽中芥酸含量的调查研究
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基于皮克林乳液的低芥酸菜籽油基凝胶油的性质及应用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花生中的翘楚――高油酸花生
甘蓝型油菜种质群体芥酸和硫苷含量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高油酸花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